嗜肺军团菌
军团菌科军团菌属细菌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有鞭毛,革兰氏阴性,军团菌属多形态性的短小球杆菌。二名法 Legionella pneumophila Brenner DJ, Steigerwalt AG, McDade JE 1979
简介
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协会会员中曾爆发急性发热呼吸道疾病,经研究,发现一种细菌命名为嗜肺军团菌。随后,许多有关细菌暂被列入这一属,且追溯研究发现早在1943年即有军团人员病的病例。现已提出了超过30种军团杆菌,至少19种是人类肺炎的病原。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嗜肺军团菌(占病例的85%~90%),其次是L. micdadei(占5%~10%),再次是L. bozemanii和L. dumoffii。此类细菌形态相似,具有共同的生化特征,引起类似疾病。
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特征描述
嗜肺军团菌不抗酸,无孢子,无荚膜,类似于杆菌。不能分解明胶、糖类或是尿素,同时,不可参加酵解反应。嗜肺军团菌无色,也非自身荧光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测试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
专性需氧,在自然界可长期存活,如在蒸馏水中可存活139天,自来水中可存活369天,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菌落特征为灰白色,有光泽,湿润,圆形,凸起,并有特殊臭味。革兰氏染色不明显,多用镀银法或Giemsa法染色。
细胞膜结构
虽然是革兰氏阴性的有机体,可是它巨大的感染力是来自于它独特的细胞外膜小叶上包含有脂多糖抗原。
血清不仅用于血液凝集的研究,还可用于直接观察荧光标记过的组织抗体。患者体内的特殊抗体可以被荧光抗体间接检测。这项测试也已成功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微量凝集试验
发病机理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细胞兼性寄生的细菌,可入侵变形虫,或是人类的巨噬细胞内。该菌的感染力在抗体和血清补体存在下大大提高(但并非绝对需要两者存在)。该菌会因噬菌作用被伪足包裹进入巨噬细胞,之后,菌体被细胞产生的自噬体包裹起来,这却阻止了溶酶体的溶解。在这层保护之下,细菌大量繁殖。该菌利用一种型为IVB的分泌系统分泌的名为Dot/Icm(细胞器运行缺失/细胞内繁殖)宿主入侵效应蛋白。这些效应器可以提升细菌在宿主细胞的存活力。该菌会在培养液里由II型分泌系统产生一种大小约为39kDa的金属蛋白,这种蛋白对某些组织培养的细胞有毒害。II型分泌系统也是完全毒化作用的必需。[1]
197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举办了一次退伍军人会议,参加者中超过200人发生肺炎,其中34人遇难。经查明,这次事件的元凶是一种当时尚未发现的细菌——嗜肺军团菌(该病也因此命名为军团病)。这次事件反映了嗜肺军团菌并非小面积的人与人的传染。
基因组
2004年,三种类型的嗜肺军团菌的基因序列已被成功测定,这为从分子生物学层次了解嗜肺军团菌及军团菌属铺平道路。对180种嗜肺军团属的DNA序列改变的基因比对检测证实了其基因具有高塑性以及频繁的突变频率。更详细的有关其生活周期的资料是来自于对生活在其自然宿主——卡氏棘阿米巴之中的嗜肺军团菌的基因表达分布的研究。研究发现了嗜肺军团菌的生活周期分为两段,而且深入研究了其可感染、可复制的特性。
微生物检查
(1)常规PCR:鉴定标准是通过电泳来判断是否有扩增的核酸片段以及扩增产物的大小是否正确。
(2)实时荧光PCR:通过对实时荧光PCR反应的每一个循环产物进行荧光信号的实时监测来判断分析。
防治原则
加强水资源管理及人工输水管道和设施的消毒处理,防治军团菌造成空气和水源污染,是预防军团菌病扩散的重要措施;治疗首选红霉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1:3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