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
甘肃省下辖
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
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2022年,全市下辖2个街道、3个镇,总面积1224平方千米。2024年末,嘉峪关市常住人口为31.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86万人,城镇化率为94.75%。
历史沿革
先秦为西羌地,秦为乌孙地,西汉初为匈奴昆邪王地。
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初置酒泉郡,嘉峪关一带隶属酒泉郡天依县管辖。东汉时为延寿县辖地。
三国,为魏国酒泉郡禄福县所管。
西晋,改禄福县为福禄县。东晋十六国,为前凉张轨所据,继为西凉李磊所管,后归北凉沮渠蒙逊。北魏置酒泉军,后改为酒泉郡。
隋初,废郡置肃州,属福禄县管辖。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属张掖郡福禄县管辖。
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肃州,八年置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罢府,天宝初为酒泉郡,乾元初复置肃州,属陇右道。大历元年(766年)为吐蕃所辖,后张义潮以州归唐,为酒泉县辖地。
五代、宋为回鹊所据,后属西夏。元属甘肃行省肃州路。
明洪武五年(1372年),冯胜平定河西地,始筑嘉峪关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设嘉峪关所,属陕西行都司肃州卫。
清置肃州直隶州,嘉峪关亦归其管辖。中华民国时为酒泉县辖地。
1949年9月25日,酒泉县解放,嘉峪关属酒泉县辖地。
1958年8月1日,酒泉钢铁公司(简称酒钢)成立:9月中旬,酒泉县在酒钢建设基地设嘉峪关临时管理委员会:12月,撤销酒泉、金塔两县,设立
酒泉市,撤销嘉峪关临时管理委员会。
1959年,设置酒泉市嘉峪关区。
1962年,撤销嘉峪关区,成立嘉峪关办事处,隶属酒泉市城关镇领导。
1965年7月,设立嘉峪关市,由甘肃省直接领导。
1970年5月,嘉峪关市改为
县级市,隶属酒泉地区领导。
1971年9月,改为地级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9年7月,雄关区、长城区、镜铁区撤销。12月,设立雄关街道和钢城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嘉峪关市下辖5个
乡级行政区,包括2个街道、3个镇,分别是
雄关街道、
钢城街道,
峪泉镇、
新城镇、
文殊镇。嘉峪关市人民政府驻体育大道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嘉峪关市位于
甘肃省西北部,
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17′,北纬39°47′。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
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千米;西连石油城酒泉
玉门市,至新疆
哈密650千米;南倚终年积雪的
祁连山与
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千米;北枕黑山,与酒泉市
金塔县相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气候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
荒漠气候,年均气温在6.7℃—7.7℃之间,年日照3000.2小时。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全年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1.4℃,其中10、11、12月偏低,其余月份均偏高;全年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5、6、8、12月,12月降水异常偏多。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春旱较明显。进入夏季以后,降水增多,与历史同期相比相差较小。全年大风日数15天,沙尘天气3次,雷电等短时强对流天气11次,寒潮5次。
水文
讨赖河横穿嘉峪关市境内,内陆河流
讨赖河发源于青海省讨赖掌,流经嘉峪关市、酒泉市、金塔县,全长360千米。流经嘉峪关市境35千米,年平均径流量4.85亿立方米。河源区域有冰川120余条,积水面积133平方千米,储水31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嘉峪关市地处戈壁腹地,干旱少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32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依靠发源于祁连山并流经市境的讨赖河提供,有新城、文殊、峪泉三个中型灌区,灌溉总面积6万亩。城乡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大量靠地下水。嘉峪关市地下水储量为1.4408亿立方米。城市和各灌区蓄水总库容7233万立方米,城市人均水面面积11平方米。开源、调蓄、供水、输水、节水工程基本配套,为城市建设、酒钢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动物资源
嘉峪关市境内鸟类有麻雀、原鸽、沙鸡、野鸡、山鸡、喜鹊、杜鹃、寒鸭、布谷鸟、黄鸟、苍鹰、猫头鹰、啄木鸟、斑鸠、雪鸡、灰雀、山雀、蝙蝠、鹞子、鸽虎、野鹦鹉、鸥鸟、野鸭、天鹅、白鹤、灰鹤、水雀、呱呱鸡、百灵鸟、大雁和燕子等。兽类有黄羊、青羊、盘羊、野兔、狼、狐狸、黄鼠狼、旱獭、猞猁、石兔、刺猬等,分布于山区和戈壁荒漠中水草较多处。其中黄羊、野兔数量较多,其余动物现已极少。1958年以前还发现过野驴。爬行动物类有蜥蜴、蛇、壁虎、蛤蚧、青蛙、蟾蜍、鼠(可分为子午砂鼠、五趾跳鼠、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等),还有蜗牛。鱼类有鲤鱼、鲢鱼、鲫鱼、狗鱼等。昆虫类据1981年、1994年、2002年农林生物普查统计,嘉峪关市境内有昆虫320种,隶属两门3纲、16目、85科。其中天敌(有益昆虫)隶属两纲(昆虫纲、蜘蛛纲),8目、23科、77种;害虫隶属两纲(昆虫纲、蜘蛛纲),9目、61科、243种。
植物资源
嘉峪关市域内的植被类型为典型的戈壁荒漠型植被,植被的水平变化较大,但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因境内山地属石质荒漠性山地,剥蚀强烈,几乎寸草不生,水平变化随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西南向东北逐渐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砾质荒漠类型及夏雨型或短命型的草木和碎屑石戈壁荒漠类型转为喜温性禾草类、旱芦苇、芨芨草等。超旱生灌木、半灌木及草木植物,为适应干旱荒漠的严酷条件,以它们不同的生理生态机质来适应干旱条件,如叶面积缩小或退化而以绿色嫩枝代行光合作用;广布的根系,在极端干热期落叶或休眠等。天然植被植株矮小,种类简单、稀疏,覆盖度不等(由西南的5%~6%向东北递增到30%~90%)。
矿产资源
嘉峪关市已发现各类矿产11种岩金、砂金、铜、白云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石料(凝灰岩)、建筑用砂、石英岩、水泥用黄土、铸型用粘土、地热。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8种岩金、白云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石料(凝灰岩)、建筑用砂、石英岩、水泥用黄土、铸型用粘土,占全市已发现矿种73%,未查明资源储量3种(砂金、铜、地热),占全市已发现矿种27%;在已查明矿产资源中,金属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7种。这些矿产目前全部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其中尤以建筑用砂石和铸型粘土开发利用优势明显。全市有采矿企业19家,所生产的矿产品主要用作建筑材料。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嘉峪关市常住人口为312663人。
2023年末,嘉峪关市常住人口为31.5万人,比上年减少0.13万人。其中:0—15岁人口为5.17万人,占16.4%;16—59岁人口为20.47万人,占64.98%;60岁及以上人口5.86万人,占18.62%;65岁及以上人口为4.37万人,占13.88%。人口出生率为7.62‰,人口死亡率为6.35‰,自然增长率为1.28‰。城镇人口29.82万人,城镇化率为94.67%。
截止2024年末,嘉峪关市常住人口31.51万人,出生率8.21%,死亡率6.92%,自然增长率1.29%,城镇人口比重94.75%。
参考资料来源
经济
综述
2023年,嘉峪关市完成生产总值382.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48.38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27.29亿元,增长11.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87亿元,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5.38亿元,增长1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47亿元,增长16%,金融业增加值18.74亿元,增长7.9%,房地产业增加值8.89亿元,增长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129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66.7:31.5调整为1.9:64.9:33.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7百分点。
2023年,嘉峪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61元,比上年增长6.3%;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35384元,增长4.3%;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18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59元,增长6.3%。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嘉峪关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2.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3.7%。房地产开发投资12.78亿元,下降60.1%,其中住宅投资11.28亿元,下降57.9%。房屋施工面积303.2万平方米,增长5.7%;房屋竣工面积1.96万平方米,下降52.8%;商品房销售面积37.65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销售额18.96亿元,增长8.3%;待售面积25.81万平方米,增长20.3%。
2023年,嘉峪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11亿元,同口径增长41.7%。其中,税收收入18.51亿元,增长34.7%;非税收入8.6亿元,增长59.8%;增值税9.12亿元,增长100%;企业所得税0.43亿元,下降9.8%;个人所得税0.25亿元,下降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34亿元,增长28.2%。
第一产业
嘉峪关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大、农村小,属城郊型农业,是城市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嘉峪关市耕地全部为水浇地,村、田、路、渠、电、通信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是甘肃省农业先进地区。
2023年,嘉峪关市粮食总产量3.03万吨,比上年下降3.5%。其中,夏粮产量0.66万吨,下降21.4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1万亩,比上年下降5.34%,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55万亩,下降20.51%;折粮薯类种植面积0.04万亩,下降20%;蔬菜种植面积2.44万亩,增长7.5%。
2023年末,嘉峪关市大牲畜存栏1.26万头,比上年增长3.72%;牛存栏1.22万头,增长4.55%;羊存栏9.4万只,增长7.93%;猪存栏3.91万头,增长1.36%。牛出栏0.37万头,增长5.55%;羊出栏6.55万只,增长12.55%,猪出栏6.26万头,增长12.16%。全年肉类总产量0.6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0.48万吨、牛肉产量0.04万吨、羊肉产量0.1万吨。鲜蛋产量0.12万吨、奶类产量3.45万吨。
2023年,嘉峪关市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03万吨,下降12.1%;园林水果产量0.39万吨,增长8.6%;蔬菜产量11.62万吨,增长2%。
第二产业
嘉峪关市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辅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主要有各类钢铁加工,如钢筋、钢丝、罗纹钢、标准紧固件,钢门窗等企业。此外,还有棉纺、服装、针织手套、皮鞋、食品、粮油加工、饮料等厂家。
2023年,嘉峪关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42.68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8%。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9.9%,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5.6%,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9%。九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三升六降”。其中,电解铝产量170.5万吨,同比增长1.7%;铝合金产量166.4万吨,同比增长42.9%;水泥产量231.4万吨,同比增长12.2%;生铁产量553.7万吨,同比下降11.3%;粗钢产量629.7万吨,同比下降11.5%;钢材产量659.5万吨,同比下降0.4%;发电量207.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1%;铁合金产量23.9万吨,同比下降10%;葡萄酒产量416千升,同比下降19.6%。
2023年,嘉峪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5.7亿元,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29.7亿元,同比下降25.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2.4%。四大支柱行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7.2%;实现利润总额30.9亿元。
第三产业
由于地理区位优越,20世纪70年代国家在嘉峪关设立的三个二级批发站,货物供应整个河西地区,后来辐射到青海的北部矿区、新疆的哈密地区和内蒙的额济纳旗。通过坚定不移地实行名品名店经销、连锁超市经销和有规模有特色专业批发经销策略,已基本构筑起以批发市场为主体,大型商场为骨干,点多面广的集贸市场、连销超市、名品名店为网络的市场体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2亿元,增长23.7%;餐饮业1.15亿元,增长16.3%;其他行业1.38亿元,下降19.7%。嘉峪关市集市贸易成交额4.6亿元,比上年下降6.4%。
2023年,嘉峪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7.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2%,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36.64亿元,增长7.59%。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存款376.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04%;其中,活期存款103.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3%,定期及其他存款27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1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34.46亿元,增长10.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34.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1%。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贷款78.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5%,其中短期贷款24.54亿元,比上年末下降0.24%,中长期贷款54.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1%。
2023年,嘉峪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长10%。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85.89亿元,增长9.7%;餐饮收入额9.11亿元,增长12.2%。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26.19亿元,增长9.8%。其中,石油及制品类9.06亿元,增长18.3%;汽车类5.55亿元,增长6.6%;医药类1.21亿元,增长45.5%;烟酒类3.32亿元,增长14.7%。
2023年,嘉峪关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4.8亿元,下降11.8%。其中,进口总额13.7亿元,下降9.5%;出口总额1.1亿元,下降34.1%。2023年,嘉峪关市国内旅游收入63.21亿元,增长328.3%;国内旅游人数895.54万人次,增长223%。境外入境旅游人数1.49万人次,增长2079.2%。游客平均停留天数1.53天,增长1.32%;客房出租率为50%,比上年增长67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公路
2023年,嘉峪关市公路里程1153.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44.2公里,新建二级以上公路5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5公里。全市公路运输业实现客运量3673万人次,增长21.14%;旅客周转量44400万人公里,增长23.89%。民用航空完成旅客吞吐量41.53万人次,增长7.92%,货邮吞吐量590吨,下降10.4%。本年新注册汽车7939辆,增长28.44%;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86175辆,增长7.78%;本年新注册轿车7026辆,增长31.3%;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79602辆,增长8.79%。
铁路
航空
嘉峪关酒泉机场(Jiayuguan Jiuquan Airport,IATA:JGN,ICAO:ZLJQ),位于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西南距嘉峪关市中心9千米、东南距酒泉市中心22千米,为4D级国内支线机场、国际迫降场,属高原机场(1559.1米)。截至2022年,嘉峪关酒泉机场航站楼面积为8300平方米,设3部登机廊桥;民航站坪机位9个,其中B类3个、C类4个、D类1个、E类1个;跑道长3000米、宽45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
2023年3月25日21时15分,嘉峪关酒泉机场2022-2023年冬春航季最后一个航班安全起飞。3月26日00时01分,机场正式关闭,开始进入预计半年的停航扩建期
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2023年9月7日上午11时,随着厦航MF8211航班在嘉峪关酒泉机场平稳降落,标志着嘉峪关酒泉机场正式复航。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凯出席复航仪式并宣布嘉峪关酒泉机场正式复航。省民航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席必泽,酒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崔福祥分别致辞,省民航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罗斌主持复航仪式。
2024年11月29日,随着江西航空RY6625航班的平稳降落,嘉峪关酒泉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嘉峪关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16人,下降33.91%;普通高中招生1998人,增长1.16%;初中学校招生2773人,下降2.94%;普通小学招生4891人,增长24.36%;特殊教育招生3人,在校6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2228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98.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8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58%。
科学技术
2023年,嘉峪关市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7项;应用技术成果17项;专利授权量837件,下降5.1%;发明专利授权量108件,增长145.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5.9件;签订技术合同169项,增长5%;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2.1亿元,增长106.5%;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家,增长26%。
文化事业
2023年末,嘉峪关市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
体育事业
2023年,嘉峪关市有体育场地1060个,体育场地面积83.38万平方米。全年举办体育竞赛活动74次;参加比赛人数32000人;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20次。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奖牌80枚,其中金牌21枚,银牌27枚,铜牌33枚。
医疗卫生
2023年末,嘉峪关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0个,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660张,卫生技术人员433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57人;注册护士279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32人。乡镇卫生院3个,乡镇卫生院床位65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90人。
通信传媒
2023年,嘉峪关市邮政业务总量1.13亿元,增长24.3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5亿元,增长24.53%。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量4.06万件,下降58.44%;包裹业务量0.12万件,与上年持平;快递业务量317.43万件,增长56.9%,快递业务收入0.85亿元,增长36.72%。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82亿元,增长21.4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43万户。其中:城市14.67万户,农村0.7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4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17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37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2.15万户。
社会保障
2023年末,嘉峪关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5.62万人,增长1.88%,其中职工11.16万人,增长1.4%,离退休人员4.5万人,增长3.11%;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15万人,下降0.19%;年末参加职工医疗保险10.7万人,增长3.06%,其中职工7.46万人,增长3.88%,离退休人员3.24万人,增长1.23%;参加失业保险6.95万人,增长4.55%;参加工伤保险7.43万人,下降0.09%,其中参保农民工0.41万人,下降49.76%;参加生育保险7.12万人,增长2.73%;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31万人,增长1.4%。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4586人,下降3.77%;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339人,下降0.85%;城乡医疗救助4477人次;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59人,下降19%;市慈善协会接受社会募捐144.33万元,增长120%。2023年末,嘉峪关市共有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个,养老服务机构10个。社会服务机构床位120张,养老服务机构床位758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31个。
历史文化
戏剧
明清以来,嘉峪关是过往客商及使者聚集的重要场所,守关将士以及往来人员经常在这里举行歌舞演唱活动。诗人墨客赞誉“嘉峪山前舞月圆”。在古代,嘉峪关的戏剧活动大都在
关城内。唱戏的时机,一是喜庆之日,二是祭典之日,三是传统节日。多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正月十五日、五月十三日、六月二十四日等,多则5—7天,少则3天,看戏者有过往的客商、驻守嘉峪关的官兵、远近的乡民。
节庆
2018年6月19日至6月21日,
国家旅游局、
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在嘉峪关市举办。期间将推出中国甘肃——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旅游合作交流活动、国际旅行商大会、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嘉峪关丝路神画主题公园开园仪式、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旅游考察踩线活动等七大系列活动。
2018年9月,由
国家电影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计划在嘉峪关市举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嘉峪关市政府公布了七批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保护名录。目前,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24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8人,1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和8个生产性保护基地。
世界文化遗产
嘉峪关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友好城市
2017年8月,嘉峪关市与
北京市西城区举行友好区市协议签约仪式,正式缔结为友好区市。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嘉峪关概况.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网站.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