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隶属于
四川省南充市,位于
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西南部、
嘉陵江中游西岸,北靠顺庆区、西充县,西南靠遂宁市,东南靠广安市,东连高坪区。介于东经105°45′0″—106°0′0″之间,北纬30°27′30″—30°52′30″之间,总面积117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嘉陵区共下辖5个街道、17个镇、2个乡。截至2022年末,嘉陵区常住人口52.5万人。
历史沿革
上古
嘉陵区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嘉陵江沿岸就有先民居住。
原始社会的唐尧、虞舜时,属“有果氏之国”。
商
属巴人之国,周为巴子国地。
后期,为阆中县之域。
西汉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为纪念纪信舍身保刘安汉之功,在纪信家乡设安汉县,嘉陵区属之。
隋
开皇十八年(598年),安汉县更名为南充县,嘉陵区仍属之。
之后,南充建置发生多次变更,嘉陵一直隶属南充县。
清
宣统二年(1910年),南充县划分为六区,现嘉陵所辖区域为当时的南区和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
1950年至1993年,现嘉陵辖区一直分属于南充县、南充市(县级)。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原南充地区的南部县、西充县、仪陇县、蓬安县、营山县和新设立的顺庆、高坪、嘉陵三区(县级),代管省辖阆中市。嘉陵区是新组建的县级行政区,由原南充市、南充县所辖部分乡镇组成。
2018年7月31日,四川省政府批准嘉陵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立地级南充市。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南充市设立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嘉陵区辖金宝、里坝、龙蟠、双桂、西兴、大通、安平、金凤、曲水、李渡、吉安、安福12个镇和三会、太和、礼乐、大兴、一立、龙岭、木老、世阳、盐溪、火花、文峰11个乡,嘉陵区人民政府驻火花乡。
1997年,嘉陵区辖14镇23乡。即:火花镇、金宝镇、里坝镇、龙蟠镇、双桂镇、西兴镇、大通镇、安平镇、金凤镇、曲水镇、李渡镇、吉安镇、安福镇、集凤镇、三会乡、太和乡、礼乐乡、大兴乡、一立乡、龙岭乡、木老乡、世阳乡、盐溪乡、文峰乡、移山乡、土门乡、白家乡、天星乡、大观乡、新庙乡、龙泉乡、晏家乡、桃园乡、双店乡、积善乡、华兴乡、大同乡。
2000年,嘉陵区辖18个镇、30个乡。
2004年,嘉陵区辖21个镇(火花、金宝、里坝、龙蟠、双桂、西兴、大通、安平、金凤、曲水、李渡、吉安、安福、集凤、三会、龙岭、一立、世阳、晏家、文峰、龙泉)、27个乡(太和、礼乐、大兴、木老、盐溪、移山、土门、白家、天星、大观、新庙、桃园、双店、积善、华兴、大同、桥龙、龙池、八角、石楼、大树、河西、羊口、新场、临江、和平、巨石)。
2005年8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嘉陵区八角乡更名为花园乡,乡政府驻地从烨尖沟村1组迁至桦尖沟村10组。嘉陵区辖21个镇、27个乡。即:火花镇、曲水镇、李渡镇、吉安镇、龙岭镇、
金凤镇、安福镇、安平镇、世阳镇、大通镇、一立镇、龙蟠镇、里坝镇、
集凤镇、金宝镇、三会镇、西兴镇、双桂镇、
文峰镇、
晏家镇、龙泉镇、河西乡、移山乡、木老乡、大树乡、新场乡、羊口乡、土门乡、临江乡、双店乡、和平乡、
白家乡、华兴乡、大同乡、巨石乡、盐溪乡、桥龙乡、龙池乡、天星乡、大观乡、大兴乡、新庙乡、桃园乡、太和乡、积善乡、花园乡、石楼乡、礼乐乡。
2006年6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南充市嘉陵区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和南充市嘉陵区与高坪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嘉陵区辖42个乡镇。
2011年9月6日,经四川省政府和南充市政府批准,南充市嘉陵区撤销文峰镇,同时举行了凤垭、都尉、文峰三个新成立的街道办事处的授牌仪式。
2014年,同时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花园乡,设立花园镇,撤销河西乡,设立河西镇。7月30日,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西兴镇成立街道办事处。随着西兴街道办事处的挂牌成立,加上火花、凤垭、都尉、文峰街道办事处,嘉陵区街道办事处总数已达5个。
2015年,嘉陵区管辖6个街道、22个镇、18个乡,政府驻耀目路。6个街道:火花街道、都尉街道、凤垭街道、文峰街道、西兴街道、南湖街道;22个镇:金宝镇、里坝镇、龙蟠镇、双桂镇、大通镇、安平镇、金凤镇、曲水镇、李渡镇、吉安镇、安福镇、集凤镇、三会镇、龙岭镇、一立镇、世阳镇、七宝寺镇、河西镇、花园镇、龙泉镇、木老镇、华兴镇;18个乡:太和乡、礼乐乡、大兴乡、盐溪乡、移山乡、土门乡、白家乡、天星乡、大观乡、新庙乡、桃园乡、双店乡、积善乡、大同乡、桥龙乡、石楼乡、新场乡、临江乡。
2017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木老乡建立木老镇,以原木老乡的行政区域为木老镇的行政区域;撤销华兴乡设立华兴镇,以原华兴乡的行政区域为华兴镇的行政区域。
截至2017年末,全区辖20个乡、20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509个行政村、82个居民社区。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嘉陵区共下辖5个街道、17个镇、2个乡。嘉陵区人民政府驻
火花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嘉陵区位于
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西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北靠顺庆区、西充县,西南靠遂宁市,东南靠广安市,东连高坪区。介于东经105°45′0″—106°0′0″之间,北纬30°27′30″—30°52′30″之间,总面积为1179平方千米。距南充市中心城区仅3千米。
地形地貌
嘉陵区位于川中台拱构造单位之内,区内侏罗系红尘分布广泛,且地质构造稳定。全境位于南充市北部低山区以南的南部丘陵区内,地势从北向南逐渐降低,海拔由500米下降到256米。地貌由高丘逐渐变为低丘或低丘平坝。
嘉陵区境内中、低丘分布广,面积大,且二者交互出现。其岩层多为红色砂页岩、泥岩夹砂岩,岩质疏松,容易遭受侵蚀。丘体在流水及嘉陵江干支流的长期作用下支离破碎,大小不等,一般成串分布,多为圆顶或尖顶,呈桌状、垅岗状等。
气候特征
嘉陵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宜农。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由于受秦巴山脉的阻挡,一般不会入侵境内,形成冬暖、春早、霜雪稀少的有利气候,为小春粮食作物和经济林以及越冬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春季势力强大的北方冷空气也不时越过秦岭,进入区境,形成寒潮低温天气,给大春作物播种和小春作物抽穗扬花带来不利;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西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影响,构成光、热、水同季的气候资源优势,有利于大春作物的生长发育;但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又常常导致干旱,暴雨、风雹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秋季受西风带和环流气势的共同作用,常会造成秋雨连绵,对秋播和晚秋农业构成威胁。
嘉陵区多年平均气温17.6℃,1月平均气温6.5℃,极端最低气温-3.4℃(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1.9℃(2006年9月6日)。最低月均气温14.7℃,最高月均气温32.7℃。平均气温年较差21.4℃,最大日较差19.3℃(1997年8月21日)。生长期年平均266天,无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长达340天,最短为26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547小时,年总辐射84.7千卡/平方厘米,日照和太阳辐射量都是全国最少的地区之一。0℃以上持续期352天(一般为12月20日—次年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1020.1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1.1天,最多达178天(1974年),最少为113天(196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529.4毫米(1952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81.8毫米(197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7月最多。境内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空气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为79%。境内多雾,每年的雾日多出现于10月份至次年1月份,其中又以12月份为最多,年平均雾日在30天以上。年平均风速在1.2米至1.7米/秒之间,一年中无风的时间在50%以上,是全国著名的小风气候区。2017年平均气温17.5℃,比历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0.1℃。2017年极端最低气温0.6℃,出现在12月20日;2017年极端最高气温40.1℃,出现在7月27日。
水系水文
嘉陵区降水充沛,地下水多分布于境内嘉陵江的干支流沿岸第四系冲积、洪积层中。
嘉陵江为流经嘉陵区的最大河流。区内主要河流有西溪河、曲水河、盐溪河、流溪河、吉安河等,均为嘉陵江支流。
地表径流
在地质的构造、地貌和气候的综合作用下,嘉陵区地表水系较为发达,溪河较多。其地表径流的深度与降水的分布大体一致,降水多的地方径流深度大,降水少的地方径流深度小。地貌条件也影响径流,低山区坡度较陡,径流能迅速集中,不容易渗漏,降水成为河川径流的比重大。在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低山区往往比丘陵平坝的地表径流深度更大。嘉陵区的浅丘地带,径流深度仅有250毫米。
地下水
嘉陵区的地下水,按含水层类型来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松散堆积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境内嘉陵江的干支流两岸第四系冲积、洪积层中,越靠近河道,地下水蓄量越丰富。埋藏浅,容易开采。在区内的嘉陵江及其支流的河漫滩、阶地的砂砾石层中,含水层深2米至3米,主要靠降水与河水以垂直、横向渗入补给,单井出水量100立方米至500立方米/日,最高达1000立方米/日。第二种为碎屑岩孔隙裂隙水。这种水在嘉陵区分布广泛,以侏罗纪紫红色岩层为主。分布极不均匀,变化也大,部分地方为承压水。其出水量相差很大,最小的仅20立方米/日,最大的可达1000立方米/日以上。孔隙裂隙水系大气降水以垂直渗入形式补给,贮存于岩层的孔隙、裂隙之中。出水量不稳定,雨季水量大,天旱时则减少,一般是秋季最旺,春季最小。
水系
嘉陵区地处嘉陵江中游。嘉陵江自北向南,从东部流过。区内较大的支流有西溪河、曲水河、盐溪河、流溪河、吉安河等。以嘉陵江为干,这些河流呈树枝状水系。区域内河流的主要特征是:河道蜿蜒曲折,曲流发育。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大,南北高差较小,河水流速平稳,河流发育过程中常左右摆动,形成许多的曲流。河道的弯曲程度较大,嘉陵江有“九曲回肠”之状。河道弯曲系数一般都在2以上;流量大,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区内的河流径流主要来源是降水,其次是地下水。流量的大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主要随降水的变化而增减。受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影响,区域的河流径流年内变化明显。
土壤类型
嘉陵区的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种类较多。境内成土母质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古风化亮及古沉积物、近期各类沉积物、各种母岩风化物。紫色砂页岩的风化物分布尤为广泛,对土壤的发育及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在紫色母岩风化物上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分布非常广泛,形成一个以紫色土为基础的土壤系列。这些土壤相互穿插交错分布,往往在一个地域内,出现众多的土壤类型。紫色土约占全区土壤面积的60%以上。其次是水稻土,占全区土壤的30%左右。
紫色土
嘉陵区各乡镇紫色土分布广泛。紫色土碳酸钙含量较高,由于淋溶程度不同,其碳酸钙含量多少不一,PH值亦有差异。区内紫色土可划分为三个亚类:
中性紫色土:由侏罗纪沙溪庙组、自流井组的砂岩、泥岩风化发育而成,PH值价于6.5至7.5之间。土壤中富含钙、钾等盐基物质,矿物养分含量较高。按其母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灰棕紫泥土和暗紫泥土,在区境内广泛分布。
酸性紫色土:由侏罗纪砂岩和泥岩的残积物发育而成,PH值一般小于6.5。该土壤土层深厚,但缺乏有机质,矿物养分含量低,且质地粘重,耐旱不耐涝,耕性差。区内的酸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之中下部地势比较低平的地方。
碱性紫色土:由侏罗纪蓬莱镇组、遂宁组,白垩纪城墙岩群砂岩、泥岩的坡、残积物发育而成,PH值一般大于7.5。该土壤富含碳酸钙,其肥力相差较大。依据母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红棕紫泥土、棕紫泥土和黄红紫泥土,分布于区内各地。
水稻土
嘉陵区境内的水稻土土层深厚,一般磷、钾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全中性或微酸性耕性好。由紫色土、黄壤、冲积土等母质经过人类耕作,长期积水栽种水稻后熟化形成的一种土壤。区内水稻土分为三个亚类。
淹育型水稻土:根据成土母质的不同,这类水稻土还可以分为灰潮田、紫潮田、黄潮田、紫泥田、钙质紫泥田、沙黄泥田、冷沙黄泥田等。它透气爽水,协调水分、养料、空气和湿度的能力较强。淹育型水稻土一般分布在区内丘陵的支沟和正沟之上部,包括长期水旱轮作的田块。
潴育型水稻土:依据成土母质与水分条件的变化,还可分为潴育灰潮田、老冲积黄泥田、紫泥田等。由于长期的淋溶作用,其盐基流失,有效养分含量不高,土壤结构较差。
潜育型水稻土:由于长期被水淹没,土温和水温都比较低,土层处于还原状态,有效养分含量少,泥土深而难耕。根据母质差异分为下湿紫泥田、紫泥田、黄泥田等,主要分布在冲沟交汇处,以及长期关冬水的沟田。
新积土
嘉陵区境内的新积土是由河流冲积物直接发育而成。土层深厚,矿物养分含量较丰富,土质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供肥力强。按土壤冲积物的来源分为灰棕新积土、紫色新积土、黄洪新积土等。新积土主要分布于嘉陵江及其支流西充河、曲水河等沿岸各地。
植被条件
嘉陵区的原生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在人类长期开垦种植活动的影响下,原来的自然植被已被农田取而代之。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区域内多为马尾松、柏树与杉木等构成的林地。遭破坏后,形成黄荆、马桑、小果蔷薇、白栎、栎等构成的灌木丛。
嘉陵区属盆地中丘陵植被小区。以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为主。落叶阔叶植物有壳斗科的麻栎、栓皮栎、板栗、刺槐等,多与柏树混生在一起,形成针阔混交林。嘉陵江边的一些老阶地上,有以麻栎、栓皮栎、白栎等组成的灌木丛以及马尾松林。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嘉陵区水资源主要存在形式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由地表径流与河川径流中的过境水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了全区水资源的主体。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深330多毫米,人均拥有水量仅688立方米,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水能资源是构成全区能源结构的主体。区内水能资源分布较广。大小河流中,以嘉陵江的水能资源最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658—891立方米/秒。
土地资源
2017年,嘉陵区有耕地面积58678公顷(实行国土二级分类)。
植物资源
用材林木
嘉陵区的用材植物品种主要有:樟科的樟,罗汉松科的
罗汉松,柏科的柏、侧柏、桧,松科的
冷杉、云杉、云南松、马尾松、油松,桦木科的桤(又名水青冈),桃金娘科的桉,杉科的杉、柳杉,玄参科的泡桐,蝶形花科的槐、刺槐,榆科的白榆,楝科的椿、川楝,金缕梅科的
枫香,桦木科的桦,木犀科的女贞(又名冬青、白蜡树),山茱萸科的
灯台树,紫树科的旱莲木(又称喜树、千丈)。竹类也是嘉陵区重要的用材植物。禾本科的慈竹、斑竹、楠竹(也称毛竹)等,在区内各地分布广泛。
花卉
主要品种有:睡莲科的荷(又称莲),蔷薇科的梅、
月季花、海棠,茜草科的栀子花,菊科的菊,腊梅科的腊梅,锦葵科的
蜀葵(又名一丈红)、木槿,山茶科的山茶,木兰科的玉兰、黄桷兰(也称白兰),杜鹃花科的杜鹃花(亦称映山红),木犀科的茉莉,兰科的石斛(又名吊兰)、蕙兰、墨兰、黄蝉兰,毛茛科的牡丹、芍药,天南星科的马蹄莲,石竹科的中华石竹、香石竹(又称康乃馨),石蒜科的朱顶红、文殊兰、风雨花(亦称石蒜花),报春花科的报春花、
仙客来、
四季报春、
藏报春,百合科的风信子(又称洋水仙)、百合等。
野生纤维植物
嘉陵区的野生纤维植物以禾本科和桑科植物所占的比重最大。主要有:水柳、河柳、紫枝柳、柘、构、小构、黄葛树、山合欢、麻核桃、响叶柏、枫杨、桦、小叶桑、鸡桑、珍珠莲、紫宁麻、水麻、狗筋草、五月瓜藤、云南紫荆、云南葛藤、蜡子树、梧桐、芦苇、野燕麦、狗尾草、灰木、木冬瓜、水红木、八角风、厚叶冬青、甜根子草、荻、华中石楠、白茅、拟金茅、中华槭、野桐、沙楠子树、青榨槭、芫花、构皮芫花、丛毛羊胡子草、柳莓、香花岩豆藤等。
野生药用植物
嘉陵区药材资源丰富,主要有:巴豆、鱼腥草、金钱草、蒲公英、灯心草、龙胆草、黄芪、野茨菰、龙牙草(又名仙鹤草)、蛇莓、车前草、夏枯草、益母草、马鞭草、白茅根、虫姜、毛茛、紫金牛、瓶儿小草(又称一支箭)、白芨、节节草、马齿苋、水香蒲、铁线蕨、乌蕨、金银花、虎耳草、侧柏、淫羊霍、天南星、龙胆草、小木通、大木通、黄连、菖蒲、天门冬、
常春藤、牵牛花、霍香、盐肤木、金鸡脚草、萍(又名四眼草)、石蒜、算盘果、断肠草、木槿、牛膝、女贞、艾蒿、连翘、怀山、
马蹄金、南柴胡、金丝梅、马兰、石松、芡实、凤尾蕨、槲蕨、接骨木、茴香、茵陈蒿、川桂、锦鸡儿、志远、旋花、紫金牛、裂叶秋海棠、马桑、五加、大戟、荨麻、桑寄生、地榆、马甲子、五味子、棣棠花、木贼、抱石莲、地肤、地苦胆、
爬山虎、山苍子、青藤、紫苏、散血草、翠云草、元宝草、前胡、地锦、通脱木、紫花地丁等。名贵药材主要有:天麻、川党参、川明参、杜仲、何首乌、野百合、沙参、茯苓、厚朴、华中五味子、峨眉五味子、银杏、红花、枸杞、柴胡、川芎、麦冬、香附子、川白芷、当归、大黄、半夏、泽泻、续断、枳壳、桔梗、栝楼(又名瓜篓)、薄荷、防风、秦艽、吴茱萸、七叶一支花等。
野生油料与芳香油植物
嘉陵区的野生油料与芳香油植物以樟科和芳香科的植物为主。主要品种有:三尖杉、柏木、华胡桃、地肤、云南樟、香叶子、木香花、黄连木、野漆树、野胡萝卜、老君槲、楠、紫苏、桂花、山枇杷、竹叶椒、大叶楠、野茉莉、川木姜子,羊春条、石松和川康槭等。
其它野生经济植物
嘉陵区其它野生经济植物有蕨、
南天竹、重阳木、
野丁香、木麻黄、麻栎、栓皮栎、青冈栎、薄皮鼠李、酸枣、莎草、忍冬、夹竹桃、小果蔷薇、刺梨、苔草、大麻、皂角、异叶天仙果、川山橙、蜈蚣草、钩栗、山柿、拐枣、刺楸、野芝、麻、野凤仙花、南苜蓿、紫花苜蓿、野豌豆、鹅儿肠草、清明草、野葡萄、苦荞麦、扁刺栲树、箭杆杨(又名钻天杨)、乌桕、相思树、意大利杨、北京杨、湿地松、金樱子、马桑绣球等。
动物资源
野生脊椎动物嘉陵区的野生脊椎动物主要有兽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鸟类。
兽类主要有野猪、
果子狸、狼、野兔、黄鼬、蝙蝠、赤狐、鼯、褐家鼠、刺猬、松鼠、小家鼠、鹿子、岩松鼠、社鼠、獾、貉、野猫、青猴、黑线姬鼠、水獭等。
爬行类动物主要有乌龟、鳖(又称团鱼、甲鱼)、菜花蛇、
乌梢蛇、水蛇、
烙铁头蛇、翠青蛇、蝮蛇、石龙子(又名四脚蛇)、壁虎、
赤链蛇等。
鱼类品种繁多,主要有:鲤、草鱼、黄腊丁、鲶、中华倒刺鲃(也称青波)、白鲢、鲫、鳙、乌鱼、黄鳝、青鳝、南方马口鱼(桃花)、赤眼鳟、黑尾鰺条、草胡子鲢等。还有鲌类,它包括青梢红鲌、翘嘴红鲌(也称翘壳)、蒙古红鲌;鲴类,有云南鲴、方氏鲴、黄尾鲴和斜颔鲴。珍稀鱼类品种有长吻(又名江团鮠)、黄排(亦称胭脂鱼)、白鲟等。江团肉细味美,无鳞少刺,被人们誉为席上珍品,嘉陵区李渡河段的江团就很著名。
两栖类主要有中华大蟾蜍(又名癞蛤蟆)、沼蛙、黑斑蛙、泽蛙、四川狭口蛙、日本林蛙等。
鸟类中捕食害虫的鸟类有伯劳科、山雀科、燕科、鸽科等的鸟。如啄木鸟科的啄木鸟,黄啄木鸟,杜鹃科的膺鹃、大杜娟(也名布谷鸟)、四声杜鹃(也称包谷雀)、大山雀(又名白脸雀)、家燕、金腰燕、虎纹伯劳、红尾伯劳等。主要食谷物和杂草种籽的鸟类有:乌鸦、喜鹊、斑鸠、竹鸡雉鸡、小云雀、土画眉、白腰文鸟、八哥、白头翁、红腹锦鸡、
寿带鸟、
岩鸽、柳莺、红嘴相思鸟、棕头鸦雀等。食小鱼、小虾的鸟类有:白鹭、苍鹭、赤麻鸭、秧鸡、翠鸟、鸳鸯、鹈鹕、秋沙鸭等。猛禽主要有隼形目的鸢(又名老鹰)、雀鹰(又称鹞鹰、鹞子)等。
野生无脊椎动物的植物害虫主要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玉米螟、菜螟、小菜蛾、麦潜蝇、二十八星瓢虫、菜粉蝶、地老虎、蝼蛄、蟋蟀、麦长管蚜、稻叶蝉、稻苞虫、稻飞虱、天蛾、野蛞蝓、蜗牛、桃蚜、桔蚜、星天牛、褐天牛、桃柱螟、梨小食心虫、马尾松毛虫、粘虫、麦长腿蜘蛛、牛虻、尺蠖、棉铃虫、小绿叶蝉、铜绿金龟子、棕色金龟子、散白蚁、黑点介、金花虫、豌豆潜叶蝇等。
药用或食用的主要有田螺、河蚌、斑蟊、蜈蚣、蟹等。
益虫主要有蚯蚓、
金小蜂、
七星瓢虫、食虫虻、
狼蛛、赤眼蜂、螳螂等。
矿产资源
南充地处四川盐沉积盆地-南充岩盆的核心。嘉陵区地下盐矿资源丰富。盐层厚度大于100米,且为优质岩盐,品位很高,氯化钠含量260克/升以上,一级品率97%至98%。盐层顶板、底板均为厚约1米至3米的灰白色硬石膏岩,界面清楚,便于水溶开采。
嘉陵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在侏罗系自流井群发现了大安寨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层。嘉陵区属大安寨油层产油区。该油层是一个非常规的、非均质的、受岩性控制的生物灰岩裂缝性油气藏。与石油伴生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存在于大安寨油层。叠系中统雷口坡组气藏储层厚10米左右,地质储量2亿立方米/平方千米,地处该气藏的李渡镇有闭合面积14.5平方千米,地质储量约29亿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22年末,嘉陵区户籍人口67.1717万人,其中:女性人口31.7575万人。常住人口5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38万人,农村人口26.12万人,城镇化率50.25%。2022年,嘉陵区出生人口3168人,死亡人口442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36‰。
政治
嘉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军
嘉陵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全杰
嘉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姚春明
经济
综述
2022年,嘉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1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1.3亿元,比上年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4%、-35.5%、68.1%,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9、-0.5、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8:45.1:34.1调整为21.3:42.9:35.8。2022年,嘉陵区民营经济增加值138.5亿元,比上年增长0.6%,比GDP增速低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0.8%;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84.3亿元,比上年下降0.3%;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8.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1%,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嘉陵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7亿元(含经开区),比上年增长1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5%;第二产业投资37.1亿元,比上年下降6.7%;第三产业投资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财税收支
2022年,嘉陵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291万元,比上年下降26.77%,其中税收收入27780万元,比上年下降46.2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4796万元,比上年下降6.09%,其中,农林水支出71506万元,比上年, 下降19.59%;科学技术支出139万元比上年下降86.32%;教育支出87346万元,比上年下降5.71%;卫生健康支出27748万元,比上年下降11.25%。
人民生活
2022年,嘉陵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6元,比上年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99元,比上年增长6.6%。
2022年,嘉陵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2%。
第一产业
农业
2022年,嘉陵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68.7万亩,比上年增长1.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2.18万亩,比上年增长1.3%;油料播种面积25.4万亩,比上年增长0.2%。2022年,嘉陵区粮食产量35.3万吨,比上年减少1.7%。
畜牧业
2022年,嘉陵区出栏生猪65.4万头,比上年增长2.9%;出栏牛0.75万头,比上年增长7.1%;出栏羊31.3万只,比上年下降0.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嘉陵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1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8.0%。
建筑业
截至2022年末,嘉陵区资质等级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75户,期末从业人员14125人。2022年,嘉陵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不含劳务分包企业)107.85亿元,比上年增长8.8%。完成竣工产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9.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15%,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5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幅71.8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8.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18%。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嘉陵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城区市场消费品零售额63.2亿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35.5亿元,与上年持平。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零售业零售额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住宿业零售额3.0亿元,比上年下降0.3%,餐饮业零售额17.6亿元,比上年增长0.6%。
对外经济
2022年,嘉陵区进出口总额77467万元(不含经开区),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直接进口额19万元,比上年下降68.3%;出口额77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1%。
房地产业
2022年,嘉陵区房地产开发投资61.8亿元,比上年下降14.5%。商品房施工面积77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3%。商品房竣工面积3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商品房销售面积104.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5%。
交通运输
嘉陵区地处川东北中心,“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与成都、重庆构成三角形的2小时经济圈,是四川省“K”字形的重要节点。达成铁路横贯东西,建设中的兰渝铁路纵贯南北,成南高速、渝南高速、南充绕城高速、遂西高速与国道212线、318线在此交汇,距高坪机场仅5千米,嘉陵江南充段298千米的水域全面通航,使嘉陵区成为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
截至2022年末,嘉陵区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3811千米,等级公路(含高级、一、二、三和四级公路)3752千米,高速公路49千米。境内铁路营运里程23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嘉陵区共有小学29所,在校学生31939人。普通中学校点40个,在校学生23947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嘉陵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381个,有床位数2433张,卫生技术人员22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1035人。
历史文化
综述
嘉陵区地处
四川盆地东北部、
嘉陵江中游。唐尧、虞舜之前,嘉陵即为“有果氏之国”,自春秋战国以来,皆为都、州、府、道、署的治所,自汉朝设安汉县开始,已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址众多,民间文化艺术独具特色。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以嘉陵江、凤垭山等依山傍水为典型自然环境特征的山水文化;以南充西区革命游击队等为典型特征的红色文化;以七宝寺书院群、田坝会馆、羊龙庙等文物为载体的历史文化;以千年绸都第一坊、丝绸文化主题公园等为典型特征的丝绸文化等。境内有佛教胜地七宝古刹,省级文物田坝会馆。
嘉陵区的民间文艺主要有曲艺、音乐、舞蹈等,别具特色。李渡镇的高跷狮舞、金宝车幺妹、嘉陵蛴蟆节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体现了嘉陵人民勤劳、勇敢的品德和聪明、超脱的智慧。“相声”、“三句半”主要集中在部队、学校,在“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活动中表演。
音乐以民歌较为盛行。劳动人民在打夯筑坝、开山取石中,用自编劳动号子,一人领唱众人和,以统一动作协调力量较为普遍。民间喜爱的乐器有京胡、二胡、琵琶、扬琴、笛、箫、筝、唢呐、大小提琴、小号、圆号、中号、长号、萨克斯、钢琴、电子乐器、打击乐器等。吹奏乐在嘉陵最流行,农村婚庆以秧歌锣鼓和唢呐吹奏为主,丧葬祭祀中以川剧锣鼓为主。城市迎亲以电子乐器和管弦乐器为主。吹奏曲调和内容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
民间舞蹈有莲霄、车灯、旱船、秧歌舞、腰鼓舞、彩绸舞、扇舞、龙舞、狮舞。近年流行跳健身舞。其中龙舞、狮舞多在春节、元宵或其他重大活动中举行,高跷狮舞是嘉陵区独特传统舞,主要分布在李渡、新场等乡镇。在区城,由嘉陵区文化馆组织的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健身舞、交谊舞、扇舞、剑舞等10多种舞蹈深受群众喜爱,嘉陵区广场是城区最大的舞蹈活动场地,每天早晚,参加各种舞蹈的人数达3千多人。
文艺创作主要有美术、书法、文学作品等。文学创作以散文、诗歌较多,有国家、省、市作协会员20多人。
地名由来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蚕丝被
嘉陵造蚕丝具有丝绸颣节少、光泽一致性好等特点,其织物表面光洁、散射少、色泽均匀、手感柔软、弹性好,平纹织物不易起皱。2018年,嘉陵区蚕丝被产量超过70万床,居中西部地区之首。2019年3月,中国丝绸协会授予当地企业“中国蚕丝被研发基地”称号。
柑橘
嘉陵柑橘是嘉陵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果实呈扁圆形,大小较均匀;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肉橙色,肉质细软、多汁、囊壁薄、极化渣,糖度高,风味浓郁,酸甜适口,无核,品质优。嘉陵柑橘中维C含量高,个大皮薄、汁水丰盈、果味浓郁、酸甜适口。已建成水果产业基地12.8万亩。
桑茶
嘉陵区桑园面积已达到8万亩(其中,良桑2万亩、果桑1万亩、茶桑5万亩),产芽叶8000吨。桑农春季采芽生产春桑茶,人均实现增收4000元以上;夏秋采叶生产桑叶粉、霜桑茶,人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嘉陵桑茶曾获得“全国文博会丝绸创新产品金奖”“花茶产品金奖”“百年世博茗茶金奖”等多项奖项。2016年,“桑叶茶杀青方法”获得四川省专利三等奖和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同年9月21日,嘉陵桑茶作为国礼,随李克强总理出访加拿大、古巴,礼赠出访国家领导人。
种猪
嘉陵种猪体型高大,被毛全白,头长脸宽而微凹,耳大而竖立,背部平直而稍呈弓形,腹充实而紧凑,后驱宽长。猪身红润,猪毛粗而稀,猪脚圆而直。由于优质种源和基因持续改良技术的提升,嘉陵种猪产仔数多、仔猪整齐度高、泌乳性好,活仔数多,保证了种猪品质和生产效率处于优秀水平。
著名人物
蒲谦益
果州流溪县大兴场(今大兴乡)人。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乡试考中解元,第二年考中进士(殿试第二名探花),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敷文阁学士,乾道八年(1172年)迁任中书省参知政事(副丞相),淳熙十五年(1183年),因“坐诬受陷”被削职罢官。卒葬蟠龙场三教铺(今龙蟠镇三教堂村)。
韩士英(1478—1573年)
字廷延,号石溪,今世阳镇马兰沟村人。明正德五年(1510年)中举,正德九年(1514年)与杨升庵中同榜进士。官吏部主事,转户部郎中,不久外放江西榷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总督遭运,巡抚江南。第二年(1543年),领南京兵部尚书衔。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卒于嘉陵区世阳镇马兰沟,葬墓嘉陵区天星乡杉树坝紫金山。
陈以勤(1511—1586年)
字逸甫,号松谷,别名青居山人,籍贯李渡镇阁老坟村,北宋显族
陈尧佐之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及第,授官检讨,进修撰。后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理机务。长期担任裕王(即穆宗隆庆帝)讲官。在嘉靖二十一年太子载壑薨时,世宗置裕王、景恭王为储,并建两邸供二王居。万历十四年(1586年)六月十九日,病卒于嘉湖(今北湖)之滨报恩寺侧。死后,赠太保谥文端。万历十六年(1588年)葬于栖乐山麓。
陈于陛(1543—1596年)
字元忠,号玉垒山人,籍贯李渡镇阁老坟村,明代穆宗朝宰辅陈以勤之子。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第,对策高等,选翰林院庶吉士。隆庆六年(1572年)迁修撰,万历十七年(1589年)掌翰林院,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擢礼部尚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冬,因去南郊外感寒病发而死。终年53岁,归葬于南充城西火凤山下桂花坪。
杨松年
明神宗万历壬辰科(1592年)进士。居官清节自励。历任贵州德江县县令、甘肃徽州(今徽县)太守、贵州按察使,平叛播州(今遵义市)宣慰使杨应龙,以军功授南京光禄寺卿,抵御倭寇,后告老还乡,卒赠兵部侍郎。
杨文岳
顺庆府南充县(今曲水镇)人。明神宗万历乙卯科(1615年)举人、万历己未科(1619年)进士。历任兵部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太仆寺卿,不满魏忠贤被谪江西右参政,先后任湖广按察使、广西按察使、云南左布政使、陕西布政使、保定总督、兵部右侍郎。率军抗击李自成,被困河南汝宁府(今汝南县)不降被杀。
侯会同
南充县南路汉塘(今李渡镇)人。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中举。同治四年(1865年),京考中进士,名列前茅。同治五年(1866年),以进士资格参加殿试,众考官纷纷推荐侯为赐进士及第一名(武状元),可是殿试主考官以监生出身为由,将其录为进士及第,名列第三名即武探花。后调任福建省建宁镇总兵,始终无以施展抱负,最后病卒于任上。
韩全朴(1891—1971年)
号守斋,南充县石楼乡(今双桂镇)韩家沟人。民国八年(1919年)考入北京陆军大学第六期。民国十二年(1923年)回到四川,应吕超之邀,在泸州任讨贼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王陵基出任陆军三十集团军总司令兼72军军长,韩任副军长,继后任军长,被授陆军中将军衔。1943年,在对日作战中身负重伤,回四川万县治疗。1960年回到南充市,寄居在市郊栖乐垭一亲戚家中,1971年病故。
王恩洋(1897—1964年)
字化中,南充县集凤乡(今集凤镇)水龟山人。一生主要从事儒家及佛教的研究与活动,著作很多。1951年秋,任川北政协顾问。1952年9月,任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及省政协委员。1957年至1960年,应北京中国佛学院邀请,讲授《佛学概论》。在北京期间,曾托上海佛学书局将1942年所完成的巨著《大乘阿昆达摩杂集论疏》复印200部,作为资料保存。1961年,他因病返回成,1964年2月5日在成都病逝。
任白戈(1906—1986年)
南充县龙泉乡(今龙泉镇)九栋碑村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任共青团四川地委(相当于省委)负责人,川东学联常委。民国十六年(1927年)秋,担任共青团川西北特委兼成都市委组织部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受党的委派以特派员身份去邻水县指挥暴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起历任抗大七分校三大队队长、抗大总校陆军中学校长。1975年9月起,先后任中共四川省委顾问、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主席、省文联名誉主席。党的十二大后,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6年,在成都病逝。
任乃强(1894—1989年)
字筱庄,南充县双桂乡(今双桂镇)人。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在北京《晨报》供职。民国十八年(1929年),应胡子昂之邀,赴川边考察。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应张澜之邀一行5人赴广西等地对华南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筹建西康省时,被推荐为建省委员再次入康,继续康藏地区的考察研究。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任西康省通志馆筹备主任,为撰修第一部《西康省通志》殚精竭虑,作了大量工作。1989年3月病逝前,还嘱其子女将节衣缩食积攒的存款捐赠家乡小学,作为奖励优秀学生的基金。
赵完璧(1904—1994年)
南充县大通乡(今大通镇)人。14岁时毕业于大通川主宫高等小学堂。自修一年后,考入南充建华中学。民国十四年(1925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国画系。毕业后,又向著名金陵书画家吴昌硕请教,并勤学篆书,颇有功底。返川后,他受聘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兼任四川私立美专教员。1939年夏再到成都,创办私立岷云艺专,任常务董事兼校长,直至成都解放。1994年1月16日逝世于成都,葬于青城后山。
陈祖湘(1918—2008年)
南充县李渡乡(今李渡镇)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公私合营建业银行成都分行经理,公私合营银行成都分行第一副经理,民建成都市筹委、秘书长、副主委、主委,市工商联常委、副秘书长,市政协副主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建四川省委常委、副主委、主委、名誉主委,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省商业厅副厅长,第一、二、三、四届省政协委员,第四、五届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委员、常委、咨议委员会常委,第六、七届省政协副主席。1999年9月离职休养。2008年9月在成都病逝世,享年91岁。
荣誉称号
2017年,嘉陵区被评为“中国绿色生态柑橘之乡”。
2019年3月,中国丝绸协会授予嘉陵区“中国蚕丝被之乡”称号。
2021年3月18日,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