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姐妹》,海子创作的抒情诗歌,是
海子自杀之前创作力最后爆发阶段的一首
代表作,这里的“四姐妹”指代海子爱过而又失去的四个女子。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四姐妹
诗歌原文
荒凉的山冈上站着四姐妹,
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
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空气中的一棵麦子,
高举到我的头顶,
我身在这荒凉的山冈,
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光芒四射的四姐妹,
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
想起蓝色远方的四姐妹,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
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
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
赶着美丽苍白的奶牛, 走向月亮形的山峰!
到了二月,你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滚过春天的雷,你是从哪里来的?
不和陌生人一起来,
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
不和鸟群一起来,
四姐妹抱着这一棵,
一棵空气中的麦子。
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
明日的粮食与灰烬,
这是绝望的麦子,
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作品赏析
《四姐妹》是海子自杀之前创作力最后爆发阶段的一首代表作,是一首完美而纯粹、饱含着绝望呼喊的抒情诗。据他的朋友讲,这里的“四姐妹”指代海子爱过而又失去的四个女子,因此诗中的绝望情绪有着诗人真实生活史的意义,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海子把他的全部人生自觉地转化为诗歌。由于海子敏感、内向的性格和对自身生存处境的自卑,爱的情感只有在诗中才得到充分表达。
诗的第一段奠定了空间和情感的基调:荒凉的山冈成为天与地的边缘,在“所有的风”中冷峻、空旷,爱情在诗人濒临生死边缘的时刻幻象式地“结伴而行”,使“所有的日子”破碎。呼应着这种空无和破碎,诗人自身在第二节出场,身在荒芜的山冈,却“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房间的空对应着山冈的荒芜,一个封闭一个开放,其间的差异就是代表自然冷酷生命的风(空气)。正是这风将破碎的日子吹离山冈,吹到了诗人的房间,从而落下成为灰尘。“灰尘”也呼应着海子诗歌中的“土地”,它是土地自身的破碎和死亡,是土地在孕育粮食之后被风所剥离的碎片,这层关系又在最后一节的“粮食与灰烬”的并置中回响,构成了一个无法再生的绝望意象。
在第二节中出现了一棵突兀的麦子,在空气中“高举到我的头顶”,成为诗歌的中心视点。就在诗人之前创作的《
黎明(之二)》中,也出现了一棵类似的麦子:“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吐着芳香,站在山冈上。”这里的麦子就是诗人的化身。作为一个出生在南方稻作区的农家孩子,海子之所以选择麦子作为主要意象,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已经自觉地选择中国北方和西部作为诗歌的原型空间,而且时常干旱缺水的麦田比之水土相混的稻田,能够更强烈地反映土地、河流(水)与粮食(生命)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对
梵高的认同,他称梵高为“瘦哥哥”,他笔下的麦田是“从地下强劲喷出的/火山一样不计后果”(《
阿尔的太阳》),这种命运的决绝和悲壮也是海子在诗歌中自觉追求的。于是,麦子、麦田成为海子诗歌中最频繁的意象,在诗人笔下,翻滚着金黄麦浪的麦地就是诗歌的天堂。“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
五月的麦地》)这是诗歌国度的理想画面,但现实是孤独的:“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里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这种孤独在《四姐妹》中得到极度强化,麦子明确地变成了一棵,甚至失去了土地的依托而孤悬在空气中,甚至记忆中的生命丰饶之美和怀念中的拥抱都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空的房间和灰尘,一个仿佛世界末日或时间尽头的场景。
第三节是爱与美的意象的复杂汇集。四姐妹既“糊涂”又“光芒四射”,有一种无辜无知的美丽。在诗人的梦中,诗歌与爱情的记忆自然融合,使爱人成为诗歌,而不仅仅是进入诗歌:“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她们形成了海子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远方,但这个“蓝色”的远方不同于读者熟悉的“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的空旷远方,而是在时间上返回源头,呼应着诗人早期写作中的水的意象,“发蓝的河水”(1983年《
农耕民族》)、“蓝色的水”(1984年《
历史》)等,并指向“美丽苍白的奶牛”。这一节中的清新宁静的色彩感接近于早期的“乡村颂诗”(如《
村庄》《
女孩子》等),因而也更显出了诗歌内在的绝望。
既然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诗歌就在第四节转向了对多出来的主体“你”的追问。在二月这个冬春之交、生命即将复苏、雷声惊醒记忆的时间点,诗人发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只有一系列的否定:“不和陌生人一起来/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不和鸟群一起来。”这里集中出现的三个排比意象“陌生人”“马”和“鸟”,都是与诗人和诗歌密切相关的。“陌生人”来自
荷尔德林谱系中的诗人形象,他在众神退隐的世界之夜孤身走过苦难的大地,寻找从开端处就失落的灵魂的故乡;也是“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归还给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黎明(之二)》)中的接收者。他是过去的诗人和未来的诗人。“马”在海子的诗歌中更是常常直接指代诗歌甚至诗人本身,如他笔下的荷尔德林:“告诉我那黑暗是什么/他又怎么把你淹没/把你拥进他的不恰当的怀抱/像大河淹没了一匹骏马。”“人们把你像系马一样/系在木匠家一张床上。”(《不幸——给荷尔德林》)而在《
九月》中,“只身打马过草原”的孤独行者更是诗人的典型形象,但这里的马是“运货马车”,一个负重的形象,承担着作为“物质的短暂情人”的诗人形象。“群鸟”则如同《
亚洲铜》中“爱怀疑和爱飞翔”的叙述,以及后来诗歌中的“黑夜颜色的奥秘之鸟”(《
野鸽子》)、“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黑夜的献诗》)。但是在这个作为时间尽头的最后二月,它们都已经远离诗人,使他成为一个赤裸的人、“绝望的麦子”。
于是在最后一节,出现了绝望催生下的神话般的爱情景观:“四姐妹抱着这一棵/一棵空气中的麦子/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明日的粮食与灰烬。”但这爱情也是死灭和空旷,诗歌终结于后期海子诗中反复出现的强力重复:“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漫漫征程,最后只能“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
日记》),诗人独自选择了失败,“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春天,十个海子》)。在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他最终也放弃了太阳,在形式化的无尽道路(铁轨)上走向死亡。
在最后的死亡中,海子实现了远方与家园、土地与天空强力合一的“一次性写作”,正是在这个时间的尽头、生命的尽头,才真正敞开了“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的远方,一个众神死而复生、真理作为美而降临的空场。
作者简介
海子(1964一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庆人,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