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狭口蛙(学名:Kaloula rugifera)是姬蛙科、狭口蛙属的
两栖动物。体宽扁;头宽大于头长;吻短而圆;鼻孔近吻端;鼓膜隐蔽,鼓环清晰;无犁骨齿,内鼻孔后缘各有一条明显嵴棱;舌大,卵圆形。前肢适中;指端略膨大;内掌突小、外掌突向心部位有一小纵凹陷。后肢粗短;趾端圆略膨大;关节下瘤明显;蹠突2个,相距远,具游离刃,内蹠突大于外蹠突。皮肤较光滑,背部有小圆疣,体侧及肛周围略多;枕部有一横肤沟;颞褶细弱。腹面皮肤光滑。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39毫米,雌蛙体长49毫米左右。体宽扁;头宽大于头长;吻短而圆,吻棱不显;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距和上眼睑宽;
鼓膜隐蔽,鼓环清晰;无犁骨齿,内鼻孔后缘各有一条明显嵴棱,外侧细内侧粗壮,两嵴棱在中线处几乎相遇;舌大,卵圆形,后端一般无缺刻,或略有凹陷。
前肢适中,前臂及手长超过或几乎等于体长之半;指端略膨大,前缘平切状,第二、第四指几乎等长而略长于第一指;关节下瘤发达;内掌突小、外掌突向心部位有一小纵凹陷。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酣关节达肩后,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不到体长之半;趾端圆略膨大,雄蛙除第四趾蹼达第三关节下瘤外,其余均为全蹼,雌蛙则具半蹼;关节下瘤明显;蹠突2个,相距远,具游离刃,内蹠突大于外蹠突。
皮肤较光滑,背部有小圆疣,体侧及肛周围略多;枕部有一横肤沟;颞褶细弱。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一般为橄榄绿色或草绿色,也有草黄色的,雌蛙多为深灰色或灰黄色;小圆疣基部散有大小不等的黑点;上、下唇缘黄绿色;肩部每侧多有1条宽的浅色斜行带纹。雄蛙咽喉部深灰黄色,胸、腹部米黄色,雌蛙咽喉部灰色或乳白色,有灰黑色小斑。液浸标本棕褐色或棕黑色,斑纹隐约可见。
雄蛙指端背面有两簇骨质疣突,每簇由多个骨疣组成;整个胸、腹部有一片厚皮肤腺;具单咽下外
声囊;雄性线紫红色。
单生,卵径1-1.5毫米,
动物极棕黑色,
植物极乳白色;外层卵胶膜在动物极上方平扁而略宽,成为帽状“漂浮器”。
第37-38期的蝌蚪全长平均31.0毫米,头体长约11.2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77%左右。小蝌蚪黑灰色,大蝌蚪一般为橄榄棕色,但随所在环境而有变异,在污水内或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色深,在清水内或阴暗条件下则色浅;有的个体背正中有1条米黄色纵脊纹。第31期的蝌蚪,后肢约3毫米,全长31毫米,尾长20毫米左右;体形宽扁;尾弱,尾鳍高而薄,尾末端钝圆。吻端宽圆,早期蝌蚪无外鼻孔,鼻孔出现时位于眼前方背中线两侧;眼小,位于头的两极侧,从背面不易见到;出水孔位于腹后端中线上,极近肛部,有弧形皮肤褶覆盖着;肛孔小,位于尾基中央。口位于吻端,无唇齿及角质颌,上唇平直,下唇呈马蹄形。已具四肢的变态期蝌蚪尾长18.0毫米时,口裂已形成,背面色斑及小痣出现,指、趾及掌、蹠突均与成体相同。
栖息环境
四川狭口蛙生活于海拔500-1200米的平原和山区,常栖于山坡石块下,土穴内或草丛中,有的隐匿在树洞内。
生活习性
四川狭口蛙一般难见到其活动,但到夏季该蛙活动频繁,尤其在大雨后形成的临时积水水坑附近,昼夜都可听到“姆-阿(mā-ā)、姆阿……”的低沉叫声,鸣叫时身体膨胀几乎呈球状。四肢常伸直停留于水面,被惊扰后立即潜入水中或很快从另一侧再浮上来,此时极易捕获,被捕后该蛙身体皮肤上分泌出极黏稠的分泌物。
分布范围
四川狭口蛙仅分布于中国甘肃(文县)、四川(仪陇、平武、都江堰、彭州、成都、峨眉、乐山、雷波)。
繁殖方式
四川狭口蛙产卵季节因地区和降雨迟早而异,在成都、都江堰市、彭州及峨眉山多在6-8月,大雨后白天也能见到雌、雄蛙的抱对行为,产卵时常浮于水面。四川狭口蛙繁殖高峰期时多在气温升高到最高或近于最高温时(32-34℃)又突降大暴雨后,即进入临时水坑中产卵繁殖,产卵时的气温因下雨降温为20-27℃,繁殖水域水温比气温偏高1-2℃。四川狭口蛙繁殖水域选择在临时水坑,一般不到永久性湖塘中产卵,水深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最深者为50厘米。繁殖行为多在大雨或暴雨后傍晚进行,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胸部,腹部厚腺体紧粘着雌蛙的背部皮肤,在交配过程中甚难分离,在雄多雌少的情况,常常发生2-4只雄蛙争抱1只雌蛙的现象。抱对后一般缓游1-3小时后才开始产卵,长者达5-6小时之久。产卵行为表现为多次分批产卵,每次产卵1-23粒,多为7-20粒。每只雌蛙产卵1663-3277粒,平原地区卵产于屋旁、路边的临时水坑内、山区则多在废类坑产卵。卵单粒漂浮于水面,受精卵在正常情况下发育迅速,20多天就完成变态,幼蛙在水坑附近活动。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