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教育目标上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张艺术来源于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创作中成长,将创作实践融入基础教学之中,使学生提早进入创作状态,已成为我校在人才培养独具一格的教学特色。在办学过程中,实验教学为保障我校高成才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川美术学院实验教学共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在办学之初,学校创始人著名设计教育家李有行、沈福文教授就主张“艺术与实践并重,传统与创新兼顾”的办学理念,相继建立了印染、漆艺、陶瓷、版画、雕塑等实验室,构建了我校教学结合创作的人才培养模式。60年代我校雕塑系师生利用课程创作的大型群雕《
收租院》,被赞誉为“雕塑史上的一次革命”;70年代,沈福文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创作的漆画挂盘,作为见证
中美建交赠送国宾的礼品。这一系列的教学成果奠定了四川美术学院在中国艺术界的重要地位。
经过十年动乱,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正轨,我校对停滞多年的实验室进行了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修建实验教学环境1500㎡,增添、自制多项实验设备总值达160万,更新实验技术、提升实验工艺,其中获三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建立了部分专业的实验教学大纲和运行管理制度。其间,师生们将创作选题结合课程教学,先后完成了一大批享誉中外的重要作品:前院长叶毓山教授创作的“毛主席纪念堂雕像”;罗中立院长在80年代(学习期间)创作的油画《父亲》,成为了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77、78级学生创作的代表中国现代艺术重要阶段的“伤痕美术”;以及“长征纪念碑”,“歌乐山烈士纪念碑”,赠送香港、澳门回归的礼品,“五粮液形象设计”,“重庆洪崖洞山地民居保护性改造”等重大创作项目,为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涌现出张晓刚、叶永青、庞茂琨、郝大鹏等一大批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与设计领域的艺术家,成为引领中国当代艺术与设计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秉承办学传统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2001年学校成立了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并自筹经费480万元修建了5640㎡的实验教学大楼,投入经费300多万元更新、升级了陶瓷、服装、版画、
雕塑实验室,并新建了建筑、摄影、动画编辑、演播等实验室,形成了实验教学场地相对集中、学科专业覆盖面较宽、实验技术较为先进、基本满足办学规模扩大后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教学条件。在此期间,实验中心加强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对外交流活动,学校多次组织各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知名艺术院校,调研相关学科建设、实验教学及管理运行模式的先进经验,并与我校办学特征进行有机的融合。总结多年办学成就,提炼出独特的实验教学理念——“跨域融合”,构筑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启发学生艺术心智为核心,以创新型实验为主导的艺术实验教学体系,产生了丰硕的实验教学成果。
随着学校主体进住大学城新校区,办学条件得以彻底改观,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校根据既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以实验教学理念“跨域融合”为导向,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集中修建了新校区实验中心11974㎡;建成服务于两地办学的实验区域,新老校区实验室总面积达18577㎡,累计投入3360.6万元。建有1个材料超市、18个实验室、45个车间及工作室、1个陈列区、2个多功能教室、2个管理办公室。形成了实验设施齐备、综合配置高、共享性强、规模较大、专业面向广的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由课堂
传授式教学转向实验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层次上,实现了从基础实验教学为主提升到以专业实验教学为主。根据实验教学理念制定了明确的实验教学定位,构建了由设计、绘画、雕塑、工艺、影视5个实验教学功能模块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了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区域艺术教育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学时数为26万人时/年,开设实验课程92门(其中《泥塑》、《
创意服装设计》、《现代绘画技法》三门实验课程被评为重庆市级精品课程)。
四川美术学院经历68年的办学历程和实验教学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实验教学理念、定位、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造就了一大批杰出艺术人才,砺炼了一支名师辈出的师资队伍,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