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境内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面积9122.6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067.9公顷,分为笋子山(红龙湖)和八节洞(梁家山)两个片区,包含黄荆老林森林资源和景观资源,行政区域归属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7′8″~105°53′0″,北纬28°6′8″~28°20′16″。北接贵州省赤水市,与国家级赤水风景名胜区连片,西接四川省叙永县,与国家级画稿溪生态自然保护区连片。
地形地貌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赤水河流域,是典型的白垩纪红色砂岩丹霞地貌区,也是地球同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平均海拔1300米。
气候特点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向贵州高原过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寒冷。气温差异大,无霜期长,年降雨量偏少,湿度适中,日照较充足,常年多夏伏旱。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年均气温17.8℃~13.1℃,盛夏平均气温不到23℃,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8万个。
水文特征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属于赤水河流域,境内有红龙湖等湖泊和八节洞等瀑布。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94%,拥有珙桐、红豆杉、桫椤、厚朴、白花、泡桐、棕树、大叶茶等众多国家一、二类保护植物。树干平均直径为21厘米,高15.4米,树龄一般在30~40年,最高树龄达150年左右。经初步勘察有林地面积约32万亩木料积蓄量67万立方米以上。
动物资源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有野生脊椎动物314种,有豹猫、猕猴、黑熊、云豹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具有国家意义。
主要景点
综述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分为八节洞(梁家山)和笋子山(红龙湖)两个片区,包含黄荆老林景观资源和森林资源精华部分,主要有红军树、八节洞瀑布群、环岩、普照山、红龙湖、官山、笋子山等景点。
红军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抗日进入川黔边境,到达黄荆老林金鱼溪、桃子坝驻营短宿的两颗大树,至今仍保留完好,当地群众喜称“红军树”,以此对当年红军的怀念。
八节洞瀑布群
八节洞是一段1500米长的河段跌落出八段瀑布。河水破峰而出,急流飞泻,八节洞自上而下形成八级高滩,共有大小八个瀑布,故名八节洞,总落差达120米。
第一、二、三节瀑布为“三连滩瀑布”,河水倾泻而下,形成总高度近200米,宽约50米的三节瀑布,雨季时,水帘高挂,逐级下洞。
第四节“大漩涡瀑布”,高约70米,宽约40米,水落地后不是沿河往下,而是全部流入瀑布下方的石洞,该洞穿山而下,向下一瀑布汇聚,入洞水流形成旋涡并伴有轰鸣,故名大漩涡瀑布。
第五节“含羞瀑布”,仿似美貌少女,看见远方客人,用手捂嘴嗤嗤作笑,欲说还羞。
第六节“情人瀑布”,两股水流悄悄从石后流过,无声无息,仿佛害羞的情人在此幽会,欲遮还羞。
第七节“白云岩瀑布”,水流轻柔,飘飘洒洒,清泉流淌,空灵秀美,因流经陡峭的白云岩石刻文化长廊而得名。
第八节“黑龙潭瀑布”是高约40米,宽约30米的瀑布,瀑水飞泻而下时,在此形成一道白色的纱帘,被称之为泸州的黄果树瀑布。
蟒童滩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蟒童滩,滩石呈红色,溪水自上轻缓而下,传说古代苗族少年阿黑在此力斩巨蟒,巨蟒血留河滩,故滩石呈红色,得名蟒童滩。
情人桥
情人桥原名白云桥,始建于南宋年间,后于1980年局部维修,桥体全为当地丹霞石材,横跨于地质奇观北纬28°线和八节洞瀑布群河谷。该桥本为方便川黔两省人民通商交往的“茶马古道”而建,见证了川黔两地人民交往的友谊之桥,后因当地少数民族散居较多,少数民族同胞在情人佳节时,隔河对唱情歌,有缘人相会于桥上,演绎了一段段跨越北纬28°线的爱恋,故得名情人桥。
普照山
普照山,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南大门,海拔1700米,山势雄奇,凌云屹立。普照山是南宋袁世盟入蜀平南、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之“奇兵暗道”主要路径。因历史上曾建有普照寺,故名普照山。
红龙湖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红龙湖四周群山环抱,绿树掩映,地质岩层是白垩系红色砂岩构成的中山峡谷丹霞地貌。水深25米。以面积最大的红龙湖为主,月儿湖、琴蛙湖、尾坝井等大小6个湖泊将红龙湖拱卫在中心,是川南独有的高山湖泊群,暂未对外开放。
笋子山
笋子山是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的主山脉,因其山势尖削盛产竹笋而得名。笋子山脉东西向横亘黄荆老林中部,主峰笋子山海拔1732米。这里原始林广布,古木参天,藤萝缠绕,多珍稀动植物。
恐龙足迹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在黄荆老林石凤窝的一块红色砂砾岩表面上发现了一个大型白垩纪早期留下的恐龙足迹化石群,随后又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兽脚类、蜥脚类、鸟脚类、翼龙、驰龙等类型的恐龙足迹。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内连续多次发现恐龙足迹,而且种类繁多。这些恐龙足迹遗存,为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古生态环境学等研究提供了资料。
禁毒鱼虾石刻
禁毒鱼虾石刻位于桂花河畔,是一块刻有“禁毒鱼虾”正楷大字的清代巨石,左上角款识题作“府正堂示”。“正堂”,是清代主官的代称。这样的碑刻在黄荆镇还有两处。“沿河毒鱼大伤生命,水流下游人饮亦病。”朴素的文字道出了黄荆老林先民们的“环保意识”。
标本馆
动植物标本馆运用科技、标本陈列、自然场景营造等手段,打造互体验展馆,是保护区未来资源保护、科考科普、文旅发展的支撑。
开发与保护
基础建设
1998年,国家全面禁止长江上游天然林商品性采伐,黄荆老林转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000至2006年,黄荆老林林区退耕还林6460亩,并于2004年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有村落、农家、露营地等设施。也设有黄荆老林自然保护中心,旨在推动黄荆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资源保护工作。每个月巡护监测队员便会组队进入深山,进行两次以上巡护监测。
截至2023年5月,黄荆镇共有106名生态护林员,实现全镇329平方公里面积全覆盖。
品牌建设
2004年,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获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称号。
2011年,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获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
2014年,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获四川省级旅游度假区、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称号。
2017年7月21日,黄荆老林正式批准设立“四川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清嘉庆九年(1804年)的63年间,川黔两省官府五次封禁,今天的黄荆镇麻子岩和黄连沟的两块古碑上,当年的禁令依然清晰可辨。当地文史专家认为,“黄荆”的名称便是源于对“皇禁”的误读流传。
红色文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右纵队(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在元厚渡河后,爬上马鹿坝,翻越莲花山,进入古蔺北部的黄荆老林。在店子坝分为两路,依靠当地贫苦农民带路,一路经龙爪坝、陈家岩、香楠坝、大寨向叙永抵进;一路插向桃子坝、莽筒坝、桂花场奔向叙永。
红军在渺无人迹的黄荆原始密林中穿行两天三夜。饿了煮点野菜、吃点干粮,天黑了就背靠大树席地而眠,战胜雪夜严寒、豺狼虎豹的侵袭,征服了黄荆老林。红军在店子坝、胡家山路口和桃子坝一带的大树上,刻上路标,写下标语。在树下埋锅造饭,烧火取暖,靠背而息,席地而眠。黄荆老林中的穷人称树为“红军树”、石为“红军石”、杜鹃为“红军花”、野菜为“红军菜”,成为红军经过黄荆老林红军路线的标记和文化遗产。
右纵队穿过古蔺黄荆老林后,在桂花场又分为两路,一路向叙永以东的三岔河前进;另一路折向大寨,向叙永以南的鹤六营、沙包树西进。
中央纵队和左纵队(红三军团、红五军团)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29日从土城浑溪口渡赤水河以后,沿西岸南下,通过陶场坝分作两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随中央纵队经小天堂、马蹄坳、汪家沟到龙沟进入古蔺县境。毛泽东从孙家坝过古蔺河进入永乐。
品牌活动
2015年5月,黄荆老林首届森林帐篷文化节举行,拉开了2015中国·古蔺黄荆老林英雄会的序幕。
2018年6月,第十届黄荆老林英雄会开幕式暨首届森林摇滚音乐会在黄荆老林拉开帷幕。
2021年5月,CCTV-7国防军事频道《军迷行天下》播出《原始森林里的红色足迹》,探寻散落在泸州黄荆老林的红色印记。
交通线路
四川成都市区出发—厦蓉高速—蓉遵高速—县道104—黄荆老林。
泸州城区市政府出发—厦蓉高速—X014—黄荆老林。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2 20:33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