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名,主掌春、夏、秋、冬四季。秦汉所祠的八神之一。《
史记·封禅书》:“八神:一曰
天主 ,祠 天齐 八曰 四时主 ,祠
琅邪 。
琅邪 在 齐 东方。”
司马贞 索隐:“《地理志》: 琅邪县 有四时祠也。”
姜太公封齐时,作
八神,将四时主神立于琅琊山上。《礼记·孔子闲居》中说:“天有四时,春夏秋冬。”《
淮南子·本经训》讲的更明确:“四时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礼。”可见四时主神在八神中居于中心地位,与人民的生活最为密切,主宰着四季,决定着庄稼的生长和农业丰收,以及影响人类有节奏的生活。无论帝王君主还是人民大众,都要崇拜它、祭祀它、祈求它保佑农业丰收和生活幸福。
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到琅琊台祠过四时主神。中国古代历法、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导古代先民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四时主文化的核心内容。
司马迁在《
史记》中记载:“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地“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二曰地主,祠太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
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时主,祠琅邪。”《
史记》中记载的齐地“八神”中之四时主神在今山东省
胶南市琅邪台。
所谓“四时”,即一年中的四季,一时为一季。“四时主神”,即掌握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
神主。先民们为什么将四时主神立在
琅邪山上?这需要从分析太阳、大海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开始,研究四时主神祠的起源。
琅邪山一带地处我国黄海岸边。在古人的观念中,大海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对琅邪一带的先民来说它是有着养育之恩的摇篮。一年四季随着潮涨潮落,丰富的海产品给琅邪地区的先民们提供了生活物质保证,也正是这些海产品,滋养了琅邪地区的原始文化。正是基于此,先民们才选择在这里设立神祠、祭台,以祭祀和感谢四时主神给人们带来的富足。
姜太公受封于齐地之后,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随乡就俗治国政策。他因袭当地传统习俗,在齐国做成了“八神”。其中,将四时主神祠设在
琅邪山上,琅邪山遂成为历代帝王、文武大臣、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名家方士向往的地方。而后,也由此发端,历经沧桑,发展形成了琅邪文化。
据《管子戒》载,桓公将东游,问于
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琅邪。”琅邪山上有“四时主”。
齐桓公凭当时自己的霸主地位欲代周天子行封禅礼之意,学周天子巡游琅邪等名山大川、祭祀
神主;景公时,齐国有复霸之势,所以也学桓公的样子巡狩名山大川祭祀神主。据《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二十五年灭吴之后,“徙都琅邪”并在琅邪山上立
观台,以望东海,祭祀东海之神,即四时主神,祈求完成统一中原之霸业。据《
史记》记载:
秦始皇先后于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10年三巡琅邪,在
琅邪台立刻石,颂秦德,遣
徐福入海求仙,祭拜八神,祈求长享帝王之乐。秦二世
胡亥继承皇位以后,于公元前209年春东行郡县,行礼祠名山大川至琅邪,并刻诏书于
秦始皇所立石旁。《汉书》记载:汉武帝
刘彻于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6年、公元前94年和公元前93年四巡琅邪,并祠神人于交门宫;汉宣帝
刘询于公元前51年东巡琅邪,并祠四时主于
琅邪台上;东汉明帝刘庄,在位期间亦曾行幸琅邪。
由于历代帝王的巡守和祭拜,
琅邪台很自然地成为历代文臣武将、达官贵人的祈拜之地。秦代大将军
王翦之子列侯武城侯王贲及王贲之子列侯武城侯
王离于公元前219年,随从始皇帝东巡郡县,到达琅邪,并在海边与丞本
隗林、丞相
王绾、卿
李斯一起参与谋划为始皇帝歌功颂德、刻碑立传之事宜。后,由
李斯起草《琅邪刻石》颂辞。公元前210年,李斯升为丞相,和
赵高、
胡亥一起随从始皇帝东巡郡县,到达琅邪,二次接受
徐福上书。公元前209年,丞相李斯、大臣
冯去疾、中车令
赵高随同秦二世东巡郡县,又一次来到琅邪。这次东巡,丞相
李斯、大臣
冯去疾、御史大夫
冯劫冒着死罪进谏,请求把《诏书》刻在始皇所立石旁,这就是留传后世的二世《诏书》。到了西汉,太史令
司马迁曾多次跟随汉武帝巡视郡县,所著《
史记》中有l0多处详细记载了
秦始皇、汉武帝巡视琅邪、徐福东渡等重大历史事件。到了宋代,神宗熙宁九年(1076),知密州军州事苏轼游琅邪台、考察
秦刻石,作《书琅邪篆后》并请友人庐江
文勋摹写刻石,置于诸城超然台上。明代,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诸城知县颜悦道于琅邪台上建海神庙、礼日亭。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琅邪当地居民为前知县颜悦道建生祠于琅邪台上。清代,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诸城知县程淓于琅邪刻石南面磨其迸裂痕,刻“长天一色”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