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松堂集》为
清代宗室诗人
爱新觉罗·敦诚的诗集。爱新觉罗·敦诚(1734——1791),字敬亭,号松堂,
努尔哈赤第十二子
阿济格之五世孙,
爱新觉罗·敦敏之弟。
敦诚四十岁后即闭门不仕,以诗酒自娱,与宗室诗人如永、永忠等诗酒唱和。他的诗风,爽朗清洌。他与曹雪芹的友情,也显得更为亲切醇醲。他在宗室诗人中地位较高。著有《四松堂集》、《鹪鹩庵笔麈》、《白香山<琵琶行>传奇》等。
《四松堂集》有付刻底本和刻本,据冯其庸先生研究统计,《四松堂集》刻本与《四松堂集》付刻底本相较,共删去诗43首,但同时刻本又增出15题31首,为《四松堂集》付刻底本所无。
胡适离开大陆后《四松堂集》付刻底本一度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1963年文化部在清查、处理胡适留存大陆的图书、钱币、书信、文稿时,将此书和一部《四松堂集》刻本以及《水经注释》等十余种图书拨归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收藏。此后30余年,该书湮没书海,踪迹难寻,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此书已不存世间。直到21世纪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被重新发现。2001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版本学家黄永年到国家图书馆参观时提到,依据相关文献,他推测《四松堂集》付刻底本应藏在国家图书馆。经查找,果然找到。他高度评价了该书的价值,并向陪同的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推荐出版。
2006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按原样以朱墨双色影印出版此书,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据此写了万余字的长文,就《四松堂集》付刻底本与刻本的关系、《四松堂集》的编年问题作了详细考证,并由书中所见新材料引发出了有关曹雪芹的卒年、归葬地的重新讨论以及有关曹雪芹几首挽诗的深层解读。
对于研究
曹雪芹生平事迹来说,
敦诚的《四松堂集》是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