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四牌楼在明代称做“四攒坊”,清代以后叫四牌楼。关于它的建成时间,兴化所有的 方志中都没有确切的记载。现存最早的兴化地方志为
胡志,成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 通篇无四攒坊或四牌楼的记载。
最早以文字记载的是成于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的欧志,记为:“
太平桥有四攒坊,曰国朝省阁,曰
淮海人文,曰极品封君,曰状元宰相。”此后,清朝
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
张志,
咸丰元年(1851)的梁志及1943年的李志都分别作有记述。由 此可以推断,兴化四牌楼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八年后、万历十九年以前,即1559年至1591年约 30年间。如果我们再从最初出现的“状元宰相”和“极品封君”两块匾额来分析,四牌楼的 建成时间又当在
李春芳升任首辅、李镗被荫封少师之后,那么,最早也只能是明代隆庆二年(1568)。如其再早,李春芳虽已入阁,但不能称“宰相”,只能与
高谷同入“国朝省阁”, 李镗也封不了少师,称不上“极品”。因此,可以认为,兴化四牌楼的建成时间应当在1568 年至1591年约20年间,距今约有430年。
430年间,四牌楼曾两次被毁。第一次被毁事载于梁志,云:嘉庆元年为公元1796年, 毁前只有过一次修理记录,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张可立重修,至被毁已相隔112年 。一百多年来,尤其是乾隆一朝,
大兴文字狱,兴化连出两起大案,谁还胆敢倡修这前明的遗物﹖于是年久失修,就这么自然圮废了,所幸仅隔二年也就重复旧观。第二次被毁是距离 第一次被毁170年的1966年,“文化革命”破“四旧”,立“四新”,四牌楼在劫难逃。那 时它身负两重罪名;一是“封资修”的黑货,属于应被扫荡之列的“四旧”;二是它曾是屠 杀革命先烈的刑场,悬挂过革命烈士的头颅?经查,这一条罪名无凭无据 。于是两罪并罚, 主体建筑被拆除,大部分匾额被肢解,那砸不烂的几根石柱至今仍深埋在
小南门补锅塘的旧 河沿下。自24年后,直至1990年,兴化人民政府顺应民意,全市人民积极捐资,四牌楼才得 以重见天日。
关于四牌楼的位置,欧志记为“太平桥”,即县桥,1958年废圮,张志记为“县前”,梁志记为“县桥北”,其实都指同一位置,即旧县衙以南与旧城内东西大桥交叉点的正中央,四柱四门,四向皆通。它与北去的旧县衙、曼园、
柳园、
海子池、拱极台,南去的县桥、益 恭坊、中正门、小南门成一轴直线。东去可达
八字桥,西去直通西城楼,成为旧城中心的标 志性建筑。1990年恢复重建时,考虑到旧城改造等诸因素,略作挪动,建原址之东北,与博物馆浑然成一体。
四牌楼的匾额,1943年的李志记有47块,1966年拆毁前正应其数。根据记载,累计应为49 块。除我们今天所见的47块外,尚有明代初建时悬挂的“国朝省阁”和“淮海人文”。这两 两块匾额在康熙二十三年重修时仍然存在,根据推测,嘉庆三年(1853)重建时被撤。“国朝 ”一词,意同“当朝”,“国朝省阁”本为明代“国朝”阁相高谷等人
专立。进入清代,“ 国朝”一词已不合时宜,于是换成了“省阁名公”。“淮海人文”泛指兴化有史以来的历代 名望英杰,它与四牌楼其它匾额都明确为谁人专立而不谐,因而将其撤去应该说是很有见地 的。
47块匾额旌章兴化籍
历史人物75人81人次,上自南宋?开科第一 ,下迄民初?
仁寿之征 , 跨越五个朝代。但立匾的时间却不以历史先后为顺序。根据记载,明代初建时只有4块,后 加“东海贤人”和“中原才子”不过6块,基本上都是为当时?明代 的人物所立。康熙二十 三年以后才逐步增加,出现了宋元时期人物的匾额。嘉庆三年才形成“上下四旁皆立匾,可以觇文物之华焉”。47块匾额,绝大多数为地方官府或士绅名流发起公立。其中御赐之“性静情逸”以及民初
大总统徐世昌特颁之“仁寿之征”也只是地方上复制或仿制。因而,家大 势大者尽点上风,一些在历史上很有地位的如成元竹、胡献、陆西星、
宗元鼎、
禹之鼎等却 无人问津,更不要说
张士诚、
施耐庵之辈了。至于武士、闺阁、艺匠、方外本受歧视,当然 一概摒之。因此,四牌楼的匾额可以反映兴化部分历史,但不能以偏概全。
旧匾的题字书家,除“诗画名家”为郑板桥所题、“性静情逸”摹咸丰御书外,其余皆不 详。旧时习俗,书家为专人立匾题书时,从不署书家名号,这既是表示书家的谦逊,更是为 了避免喧宾夺主,相沿成俗。今日重建之四牌楼,47块匾额,除1块旧匾、6块仿旧外,其余 40块分别由我国当代40位大书法家题书,使兴化四牌楼不仅成为历史文物,而且成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上世纪80年代,兴化市重修四牌楼,基本按原貌建设,占地面积比历史上扩大了近一倍,也从民间收集到楼中原匾7块,但原来的字迹均已模糊得无法辨认,所幸的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楼顶部的“
五岳朝天”仍然是旧时的饰物。
兴化博物馆的
高春丽曾为10万名参观者讲解过四牌楼,她说,原来这样的建筑全国有两座,但重建的仅此一座,其
建筑风格和陈列特色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