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七情理气之争
朝鲜哲学术语
“四端”指仁、义、礼、智四种伦理观念的发端;“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或心 理作用。在朝鲜哲学史上,围绕着“四端”、“七情”产生的根源问题,分成主理论和主气论两大学派,进行了长达300年之久的争论,世称“四、七论辩”。
始端
主理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滉。1559年李滉给自己的门徒郑之云所著的《天命图说》撰写修改案,其中提出“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的所谓“理气互发论”观点。李滉的弟子奇大升对“理气互发论”提出异议。于是,李滉和奇大升之间先后通过三次“往复信”展开辩论,这是“四端七情”论辩的始端,经过几次论辩,李滉最后对自己的“理气互发论”作了订正,认为四端则“理发而气随之”,七情则“气发而理乘之”。奇大升也在最后一次的复信中承认自已日前观点有“考之未详,察之未尽”之处,从而表示同意李滉的观点。
形成
后来,李珥又反对李滉的观点,提出“四端七情”均是“气发而理乘之”的“理气兼发论”观点。从此,在朝鲜哲学史上正式形成了分别以李滉、李珥为中心的两大学派,并展开了论辩。两派均受党争的影响,“南人”遵奉李滉的主理论,世称为岭南学派;“西人”支持李珥的主气论,被称为畿湖学派。
李滉认为,“四端”原于“理”而无不善,人性也是天赋的,当然为善。然而“七情”却与肉体有关,是有善有恶的。如“七情”中的喜、爱等就是善,怒、欲等则是恶。李珥则反对李滉的观点,强调“四端七情”中“气”所起的主要作用。两派的辩论是客观唯心主义
“四、七论辩”不仅是朝鲜朱子学者所争论的主要课题,也是17世纪以来朝鲜哲学界各学派无不涉及的问题之一。实学家李瀷、丁茶山等人对此都曾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但问题均未真正解决。直至19世纪中叶朝鲜唯物主义哲学家崔汉绮才将其彻底解决。崔汉绮反对在认识过程中只强调认识的某一阶段的片面性观点,主张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统一。尽管“四、七论辩”后期带有一些“经院哲学”的性质,但是,从认识论的发展角度来说,它推动朝鲜认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使很多学者在认识论方面发挥了独创性,提出了不少合理观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3 14:33
目录
概述
始端
形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