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滉(
朝鲜语:이황,1501年11月25日~1570年12月08日),初名瑞鸿,字景浩、季浩,号退溪、陶翁、退陶、清凉山人、真宝人,
安东府礼安县温溪(今
庆尚北道安东市)人。朝鲜
李朝唯心主义哲学家,朝鲜
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
1501年出生于
庆尚北道礼安县(现安东郡陶山面)的李滉(huang)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一人养大,是家中最年幼的孩子。然而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李滉的母亲依然严格的教育他,要求他“品行端正,专于学问”。虽生于士族门阀,但贫苦与丧父的事实令他成为被轻视的对象。从那时开始对学问产生兴趣的他,12岁便正式学习《
论语》,他喜爱
陶渊明的诗句,18岁时写有诗句《游春咏野塘》:“露草夭夭绕水涯,
小塘淸活净无沙。云飞鸟过元相管,只怕时时燕蹴波。”20岁开始学习《
易经》和
宋明理学。1523年,22岁的李滉进入
成均馆学习。
11年后,1527年,他考中科举,担任过户曹佐郎、正言、承文院校理等官职。担任
丹阳郡令时,李滉用各种方式展现他的
民本思想,不论农忙或是水旱之时,皆可在田地里看到他的身影,他还亲自为当地农民示范建造小型
贮水池。
丹阳八景即是当时李滉所命名的。然而在他官职日日高升并担任了丰基郡郡守的时候,主动辞去了官职告老还乡。33岁的时候李滉重返成均馆后又做官。到他70岁去世的那天为止,他一共担任过140多个官职,由于厌倦
朝鲜中宗时期的
党争,其中有79次是他主动申请辞去的,但又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而令他这样做的原因,不是为了官场的高职或者是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是为了“可以使自己品行端正的学问”。在此期间,李滉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朝鲜的
绍修书院。
于“知天命”之年离开官场后,隐居于现
陶山书院处的李滉,根据“退而居于溪边”之意取号为“退溪”。他此时写道:“身退安愚方,学退忧暮境,溪上始定居,临流日有省。” 书院建成,前来拜问求学者络绎不绝,然而不管来者身份,生性简朴的李滉皆一视同仁。据说当时身为
左议政的权辙远从京城前来拜见李滉,沿途各地政府还为他特别修路铺桥。面对昔日长官,李滉接待如常,使得原本计划在书院住一个月的权辙,在隔日早晨离去。临别时,权辙向李滉求问赠言,李滉只告诉他:“政治乃与民同乐之事,对于百姓日常三餐,大坚却无法下咽。官民差距太大,该如何为政,还请多加留意。”虽然只是一顿饭,但是李滉所表现出的严以律己和爱民如子的心情,却是意蕴远长。
朝鲜明宗时期,在明宗多次邀请下,李滉67岁时重返朝政。明宗因病猝死后,
朝鲜宣祖任命他为礼曹判书。但李滉却辞职回乡。在宣祖多次邀请下,李滉68岁时再次重返朝政。李滉的代表著作《
圣学十图》也在此时上呈,并上疏希望宣祖能将其制作成屏风,能够藉以“维持此心,防范此身。”此后,《圣学十图》的屏风成为朝鲜各代国王的必备品,在皇宫各房间随处可见,
景福宫中仍可见到这些屏风。
70岁时李滉最终退休。1570年逝世。谥号文纯。在他病逝的这天,李朝王室甚至宣布停朝三天,纪念这位影响朝鲜深远的
儒学宗师。自明宗末年至宣祖一朝,官场有为者没有不出自退溪门下的,可见李滉影响之巨。
学术主张
李退溪希望通过认真地观察事物和生活去寻找人生的真谛。他以此为根据,进一步发展了
理学。由中国
孔子创造并由
孟子发扬光大的儒学,被传承为东方正统的学问。中国宋朝的
朱熹融前人之所学,把它发展为研究宇宙和人根本问题的理学。而
朝鲜王朝的李退溪则进一步发展此理论,提倡“儒学的根本为‘理’”的“主理论”。在16世纪的朝鲜王朝,尊重
经验知识的“主气论”是理学的另一个分支,然而李退溪则希望通过学习去探求人生的真谛,以更好的理解人和事,并通过这些去寻找自己根本的面目。
实际上,退溪哲学的核心可以总结成为对所有人和事的一种“尊敬”,而把它转换成现代的语言就是“和谐”。如果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可以相互尊重,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并且
生态危机、
社会矛盾和国家分争都可以一一消除。因此,在
壬辰倭乱时传入日本的退溪思想,成为日本近代儒学的主体思想。当今,在中国、美国、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地方都召开有“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研究它成为解决21世纪各种问题的方案。
李退溪以“理气互发说”为思想核心,建立了
岭南学派,之后又设立了“陶山书院”,培育后人并进行学问研究,他是
朝鲜王朝最权威的教育哲学家。但重要的是,他从来不以学者的权位自居,反而常常与
奇大升和
李珥等人进行自由讨论。这样去发展学问的他,无愧被称为“东方
朱子”。
哲学理念
在哲学上,李滉既反对以
徐敬德为代表的
唯物主义,又排斥佛教和
王阳明的
主观唯心主义,崇信
朱熹的
客观唯心主义。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和主宰,如果没有“理”,便没有天地和人类万物,一切都将不存在。他承袭朱熹的未有天地之前毕竟先有一个“理”,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 “理”的观点,将“理”看作为超自然、超时空的精神本体,而自然界以及整个
人类社会则是由“理”派生的,不过是“理”的表现而已。李滉反对
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说,信奉
朱熹的“先知后行”说。但他又认为人有两种人性,即“本然之性”和“
气质之性”。由“气质”的“清浊”与“粹驳”而有“上智”、“中人”、“下愚”之分,即“天理”、“知行”相兼的人属于“上智”;“知足而行不足”的人则为“中人”;“知昧行恶”的人是“下愚”。李滉以此为
李朝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
合理性辩护。同时,李滉认为人们虽然具有“气质”之差距,但经过个人的不断读书和修养,差距可以缩小,亦能达到圣人的境地。
李滉强调“天理” 与“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人欲”,服从“天理”。在他看来,“四端、七情”与“天理、人欲” 有所不同。“四端” 就是“天理”,“七情”却不尽同于“人欲”。因为“七情”包括为善为恶的两种可能,而“人欲”则一定是“恶”的。“天理”和“人欲”是完全对立而不可并存的。读书、修养的目的就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李滉的“理欲”观反映了当时
李朝封建当权者的思想和利益。
人物影响
李滉的
哲学思想在
朝鲜哲学史上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日本
朱子学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李退溪在韩国家喻户晓,韩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将其头像印在了第三版的1000元的
韩元上。此外,
首尔特别市钟路区北部亦有一条退溪路用以纪念他。跆拳道的退溪套路也是以李滉的号命名的。
韩国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系别也都以“退溪”命名,比如
首尔的退溪学研究院,
庆北大学的退溪研究院,
檀国大学的退溪研究院和图书馆。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