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邑话
四邑方言
四邑话,又称四邑方言,分布在江门五邑和斗门、中山的部分地区。即粤语四邑片。传统上以新会话(会城)为代表;由于近代以来由于台山话(即新宁话/台城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台山话逐渐成为四邑话的代表。
背景介绍
四邑话是粤语里一支极具特色的语言,内部分化各有不同,不同方言间虽有口语差异,但大多数都能互相通话。珠海有相当一部分人讲四邑方言(特别是斗门地区)。其次系中山古镇,至于顺德均安话是否为四邑方言仍然存疑。而茂名电白马兰话也勉强属于四邑方言。
“四邑”是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四县的统称,而台山台城话是四邑话的代表语言。某些语境下,台山话就是四邑话的代名词。四邑话之所以出名在于它是北美唐人街的通用语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海外各大华人社区也以台山话和广州话流通为主。在2006年6月22日著名的加拿大华人劳工赔偿法案对全世界中国人道歉使用的四种语言有英语、普通话、广州话还有台山话。
广府话和四邑话由于语音差距太大,一般说通用粤语(广州话)的南番顺人难以听懂,因此过去香港的四邑人一直保持与南番顺人不同的族群认同。四邑人于香港开埠初期即已到来香港市区工作,于族群内保持高度的团结,因此其语言得以保留。与其他族群一样,说四邑话的家族于1970年代开始因族群观念转淡而改说广州话。
特点
对于四邑话的独特性,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声调以9个为多(恩平话、宁南、江门市区只有8个),但有丰富的形态变调(如名词往往变为低调或升调);
二是台山、开平方言、江门本地话、鹤山四邑音有边擦音;
三是有介音i、u;
四是基本没有粤语常见的长短元音【a】、【ɐ】的对立;
五是有不少独居特色的词语,如“臀”(屁股)、“做下”(恩平话指“全部”)等;
六是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也独具特色;
七是完成体标记用“阿”或“都”,而不用“左”;
八是形容词普遍有ABAB式重叠,如开平话的“饱头饱头”(有点饱)、恩平话的“憨似憨似”(傻傻的)。
当然,四邑话的精彩之处还不止这些,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
一般四邑内部方言分为两大区:
四邑一片
四邑二片
精知庄章组不分,端母读“t“,透母、定母平上声读”h“,此为四邑二片,值得注意的是,新会东南部、斗门、台山西南部的部分方言声母th来源于清、彻、初、昌(含从邪澄平上声)。其方言包括有:新会南部以及西部,恩平全境,台山西南部,珠海斗门大部分。
语音对应
主要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四邑话所具有粤语的特点中,不少是古代雅言音系的遗存;同时,除了第3个特点可以在封开及北流江一带的粤语中找到之外,其余各个特点均不见于粤语各种次方言。但是,如果我们将目光扩展到汉语其他方言,便可以发现,闽西北的泰宁、建宁与赣东黎川、南城、广昌一带的方言就有将古“透”、“定”两母字发为h,“清”“从”两母字发为th的特点,跟四邑话音系第2、第3个特点一致。赣东抚州一带的方言中古“透”、“定”母开口呼字,白读也发为h声母。同时,这一带的方言也有将撮口呼字读为齐齿呼的情况,以黎川最为明显,此外,闽南方言也有将古“透”、“定”两母字发喉擦音声母的情况,特别是以闽南话为母语的人初学普通话时,往往将声母th发成h。而第6个特点即舌根鼻音韵尾弱化,吴语中也有,如上海话就有将ing读成in,将eng读成en的情况。
至于四邑话的第1个特点。邓钧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概要》粤语部分所引用的王力、钱淞生先生1930年的调查材料中,端母字前面有喉塞音的情况,并根据零声母从匣母消失而形成的规律,认为以台城和赤坎为代表的台开方言,历史上很可能也经过这个阶段,也就是端母先变成喉塞音,然后再变为零声母。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端”、“透”、“定”发音部位相同,既然“透”、“定”两母在四邑话发为喉擦音声母h,“端”母也就发为同部位的喉塞音ng。而喉塞音ng的开口韵字跟零声母听起来并没有多大差异,完全有可能逐渐脱落而变成零声母。广州话中的“影”母开口韵字,就经历过从喉塞音到零声母的演变过程。
由此可见,四邑话不同于粤语其他次方言的特点,一部分是吸收闽、赣、吴语音系某些因素的结果。
声韵调
江门地区称为五邑,是后来的事。“四邑”是一历史概念,原指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台山、开平、新会、恩平四个县,与“四邑方言”的通行范围并不完全重合。1949年划新会县的一部分设江门市,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江门市脱离佛山专区,升格为地级市,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并增辖原属佛山专区的鹤山五县,因而又有“五邑”之称,但四邑话并非专指上述四县市的方言,中山的古镇话、珠海的斗门话以及鹤山多数皆属四邑话系统,因此,四邑话指的是江门地区一带及周边的某些相类似的方言。
关于四邑内部的声韵调,有的参考其他四邑话资料(如会城、台城、赤坎、江州、斗门等等),有点纯粹是个人或其他方言爱好者的业余爱好调查,不具权威性,纯粹作为参考。尤其现时很多乡镇出现老年化现象,人口减少,后生一代去城区读书工作后,语言有较大变化,在口音越来越城区化/广府化(尤其是新会/江门一带)之前,因此更好更快的收集做出音系。
台城话
台山话代表方言为台城话,也是人口操此方言最多,其分布在台城镇、附城、三合、四九、大江、水步、公益、白沙、三八、冲蒌、斗山、都斛、端芬一部分,而端芬话别有特色。
(一)台城话声母有19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说明:
(二)韵母41个
说明:
(1) ia、iau韵中的a,实际音值接近[ɛ]
(2) au韵中的a,其实际音质非标准的a,而是接近后ɑ,所以au听感上有点像ɔu。 为简便起见,仍作au
(3) 台城话的i介音,其实际音质接近e,所以iau听起来有点像eu,严式描写应是 eau ,其余带i介音的韵母,情况亦是类似。
(4) 以ɔ为主元音的ɔ,ɔi,ɔng, ɔk等韵,[ɔ]实际音值是[uɔ],ɔ前的u属于过渡音,由于受u的影响,主要元 音ɔ发得较广州话的ɔ为闭,接近o。为简明起见,文 中韵母一律省略【u】,但uan、uat 相应于开平 的on、at 中的u发得比开平话清晰,应作为介音处理
(三)声调9个
说明:
水步话
位于台山市北部,距市区9千米。面积114.61平方千米。
(一)水步话声母有19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二)韵母46个
说明:
(1)大江话存在o,ɔ音位对立。
(2)流摄一等字读ɛi韵,比如“tɛi,头hɛi”。
(三)声调9个
端芬话
端芬镇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中西部,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端芬话系台山东南片四镇其中之一的口音。
(一)端芬话声母有19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说明:
(1)王力等发现 20 世纪前期台山端芬“字子资寺”读[tɬ],“辞词”读[tɬh],这就表明,当时tɬ tɬh ɬ这一结构在台 山端芬还是完整的,只是tɬ、tɬh这两根支柱已处于风烛残年。同为中古精组字,几十年前的台山端芬还残 存有tɬ、tɬh 声母。
(二)韵母45个
说明:
(1)端芬话存在e,ə音位对立,因此林ləm、廉lem字不同音。
(2)端芬话效三四读ei,其音变特点与台山大江,恩平市类似。
(3)斗山,都斛两镇方言,有个少见特点,止摄精组字,子、资读ki。
(三)声调9个
广海话
广海镇是台山市的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之一。名胜古迹有“海永无波”石刻、溽城古刹灵湖古寺等。而广海方言可以说是台山南北方言的中间点,其音韵介乎南北特点。
(一)声母17个,包括零声母,采自“月明村口音”
(二)韵母43个
说明:
(1)广海镇内部,有部分乡村止摄开口韵不裂化i。
(三)声调:7个
海宴话
海宴镇位于台山西南部,总人口超过10万,与此台山代表方言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仍具有不少自身特色。从地域上看,西南部与台城或者台山北部语音系统差异较大其人口众多,可以作为南部语音系统代表点。
(一)声母17个,包括零声母
说明:
老派海宴话没有声母tsh,th声母来源于中古声母“清,从,昌,崇”,现新派海宴话将th读成tsh。这个特点在 斗门话(斗门镇),新会东南部部分地区也普遍存在。
(二)韵母:39个
说明:
老派一般不读m韵,全部读ng韵,新派m,ng都有。
(三)声调:7个
说明:
(1)阴去调并入阴平调为33调,阳上调归入阳去调为22调。
赤坎话
开平话代表方言为赤坎片,其方言类似分布在赤坎、长沙街办、塘口、沙塘、百合蚬冈金鸡赤水、东山(大部),而城内片的三埠街办及周边地区,语音特点反而接近台城话。
(一)赤坎话声母有19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说明:
1 赤坎话的声母数目虽然与台山台城话一样,但从历史音韵的角度看,仍有差别, 主要是:帮母多读双唇擦音v 少数读双唇塞音 ,如:斑【van33】、别【vit2】、八【vat】: 滂母除读送气双唇塞音外,有部分读h,如:匹【het】、破【hu】,少数读v,如:品 白【vak22】。这种古唇塞音声母擦音化的现象,台城话中没有见到。
2 赤坎话声母的音质与台城话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详细说明其特点。
(二)韵母40个:
说明:
(1) 尽管赤坎话与台城话的韵母数目几乎一样(前者40,后者41),但其实从共时和历时角度看,仍有差异:赤坎话没有台城话的iau、iam、iap三韵,但多了e、uɔ、ng三韵。
(2) 赤坎话语音内部尚有细微差别,以关氏为主体的上埠司徒氏为主体的下埠在个别韵母上读法不同,如ung、uk系上埠的读法,而下埠则读为əung,əuk听感上比较近于台城的θung,θuk
(三)声调9个:
江南话
(一)19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二)韵母表(50个)
说明: (1) 韵母例字多数为零声母,例如:鸭[ap],括号里的只取其韵母。例如:休heu去掉声母 h,只取其韵母eu。
(三)声调9个:
沙冈话
水口镇位于广东省开平市东郊,地处台山、新会、鹤山交汇处。水口话是开平主流音范围之一。
(一)水口话声母有19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二)韵母40个:
(三)声调9个:
沙塘话
沙塘镇隶属广东省开平市,位于广东省开平县北部。东邻月山,南接长沙、塘口,西连马岗苍城。北与苍城相邻。
(一)沙塘话声母有15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说明:
(1)沙塘话帮组声母基本全擦化,只保留些少字文读音情况下保留双唇音。
(2)帮组文读声母2个:p埔,ph骗遍喷撇。
(3)端组白读声母1个:t都(白)得(白)
(4)明、泥、疑三母并未出现如台山方言那般強烈塞化现象,音值接近/m//n//ŋ/。
(5)端影二母虽为/ʔ/,但喉塞不如台山方言那般明显。
(二)韵母40个:
说明:
(1)白读韵多出2个:uəi未和uɔk(阔)落
(2)/a/的音值有時接近/ɑ/,特別是接鼻音韵尾時。
(3)/ə/的音值有時接近/ɐ/,接鼻音韵尾時接近/ɤ/。
(三)声调9个:
会城话
会城话是新会代表方言,也是讲此方言的人口最多,分布在会城、大泽、七堡、小冈、沙堆、三江、睦洲等镇。
(一)会城话声母有17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说明:
(二)韵母52个:
说明:
(三)声调9个:
说明:
双水话
双水镇,隶属于广东省江门新会,位于新会西南部镇域最大的镇之一,也是知名 “侨乡”,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近十万人。
泷水片,泷音读双,分布在双水、罗坑、牛湾、崖门,其语言与会城口音差异较大且人口众多,一般泷水片以双水话为代表。其中牛湾,崖门更接近台山北部、开平地区(有精组读端,端母零声母化,帮组字擦化现象),而罗坑,双水则是会城,台山的过渡口音,因此新会西南部方言往往兼具新会,台山两地特色。
(一)双水话有17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二)韵母42个
说明:
(三)声调9个:
罗坑话
位于新会区西部,潭江中游南岸。 罗坑镇其口音与双水相近,因此罗坑,双水口音共同点最为多。而两镇又是会城,台山的过渡口音,兼具新会,台山两地特色。
(一)罗坑话有17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二)韵母48个:
说明:
(三)声调9个:
牛湾话
牛湾镇由于潭江水经此拐角成湾,状似牛肚,故名“牛肚湾”,简称牛湾。位于新会市的西部,罗坑镇与原牛湾镇于2001年12月31日合并成为新的罗坑镇。牛湾镇属于宁北音,方言接近台山公益,台山台城。
(一)牛湾话声母有19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二)韵母45个
(三)声调9个:
崖门话
崖门镇,隶属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西部口音更接近开平地区(有精组读端,端母零声母化,帮组字擦化现象)
(一)崖西话声母有17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说明:
(1)帮组声母基本全擦化v、h,此列特点类似赤坎、雅瑶、荷塘、丹灶
(二)韵母46个:
(三)声调9个:
司前话
司前话,又称河村话,通行于司前镇外,开平市的水口镇、月山镇和鹤山的址山镇、共和镇的部分城乡等地居民所说的话也是属于司前话系统。
(一)一共有17声母,包括零声母:
说明:
在双音节词连续时,发现“日头”“蜜糖”“一条”的“头、糖、条”字的声母读作th,不过只限于连续中前字的韵尾- t,而后字单字读音的声母是h-,因此我们可以把th-定位一个边缘音位,只在连续时出现。
(二)韵母:66个
说明:
司前话的元音一共九个,前央后部位各三个:前(i、e、ɛ)。央(θ、ə、a)。后(ɯ、o、ɔ)。
(三)声调:9个
说明:
阴平调作为变调到33调,阳上调有时上升部分较不明显,实际调值455。阴上相对广州话为24,但起点
高度要比去声22要略低,故记作13。
市区话
(一)江门话声母有17个:
说明:
(1)n有新派已消失,归并到l,人称复数已读liok(你们)
(二)韵母:57个
说明:
(1)江门话有长短元音对立a/ɐ
(2)韵腹元音:aa:[aː],a:[ɐ],e:[ɛː]/[e]/[ɘ],i:[iː]/[ɪ],o:[ɔː]/[o]/[ø]/[ɔ],u:[uː]/[ʊ]
(三)声调:8个
杜阮话
杜阮镇地处江门市蓬江区西部,西接鹤山市,属珠三角西部丘陵区,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工业卫星镇。这次调查音系采用杜阮的木蓢口音。
(一)木蓢话声母有17个:
(二)韵母:59个
(三)声调8个:
江洲话
恩平市为四邑中最靠西边的一个县级市,也是四邑唯一没有客家话的县级市。其分布在江洲、牛江、沙湖、君堂、圣堂的大部、良西6个镇级单位,以江洲话为代表,是恩平通行范围最广的本地话。
(一)江洲话有17个声母,零声母包括在内:
说明:
(二) 韵母41个:
说明:
恩平话主要元音有【a,ɔ,i,u,e,o】六个,其具体音质如下:【a】作为单元音时,实际发 音为央元音【A】; 【ɔ】的实际舌位较高。近于【ɯ】,但不是【o】;【i】的舌位比广州话 的【i】略高:【u】的舌位较靠前, 接近【ʉ】,与清塞擦音、擦音声母【ts、tsh、s】相拼时,容易误会为舌尖前圆唇元音【ɥ】。
(三)声调8个:
说明:
斗门话
(一)声母:19个,包括零声母
(二)韵母:共计41个
说明:
(1)ɒ实际发音时,舌位比标准的ɒ稍稍靠前,比ɔ低,略圆唇,新派一般发成ɔ。
(2)ɿ主要来自正摄开口精庄组字,多数老年人读的是ɿ,但不如普通话的ɿ紧,部分中老年人读成“ɿu”,但自 然语流中往往又读成ɿ,ɿ和ɿu并不构成音位对立,故记成ɿ,新派多发成u。
(3)韵母uɐ的介音u较松。
(三)声调:9个
雅瑶话
又称下坊话,以昆东话为代表,属粤方言四邑语系。主要流行于雅瑶区及与之相接的沙坪区部分乡村,约3万余人,占全县人口10%。其语音特色:语音有19个声母,55个韵母、8个准韵母和9个声调,与四邑话基本相同。如大多有边擦音ɬ母;古精组与知、照组不混;古端组变为零声母和h;元音a不分长短。但雅瑶话有撮口 y-及oe -类韵;没有双唇塞音p、ph,这点异于常见四邑话。有相当多的名词、代词、量词读为21低调,如歌、街、圩、桑、裤、蚊等;人称代词,通过变调表示单复数,三个人称代词单数都读中平33、复数降为21,如我ngo(单)、ngo(复),你nai(单)、nai(复),他们kui(单)、kui(复)
共和话
与新会会城音系一致,可以参考会城话,17声母,52个韵母,9个声调
语序语法
词法
2.四邑话人称代词的领属形式与普通话不同,用代词+个(音ko或ka)来表示普通话的“的”。
3.四邑话无广州话代词词尾“哋”,台山、开平、恩平采用另一个词尾“人niak”来表示“人家”,台山 话“人niak”的niak,有时还可单用,此用法在粤语中是比较特别。而新会话并无以上两点说法,多用“人 家”或“人”作泛称。
4.指示代词:四邑话的指示代词有近指、远指两种方式。近指用“该”或“个”,远指用“恁”。“个”相当于普通话
的“这”,“恁”相当于普通话的“那”。对于表示动作方式的指示代词,四邑话则使用“该样”或“个样”、“恁样”, 这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这样”、“那样”。除斗门外,大多分远、近指。以下是各地读法。
5.时间代词:四邑话在指代时间时,采用“指代词十时间名词”的方式构成指代短语,其中时间名词多读变调。
6.疑问代词:
参考资料
广府方言顺德话 28.广东省情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9 00:47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