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隆镇
河北省魏县回隆镇
回隆镇,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地处冀豫交界,距魏县县城31千米。与本省临漳县及河南省安阳县、内黄县接壤。
历史沿革
据历史记载,回隆镇是古黄河流经之地,大禹治水由回隆入魏域。
春秋战国
回隆一带有新筑城,先属卫国,后属魏国,公元前589年,这里曾发生齐卫新筑之战。
据新版《魏县志》记载,回隆在东汉时期叫“大徐村”。此事在清代河南《彰德府志》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彰德府志》对回隆玉皇庙的历史有一段详细的记叙:“汉明帝时,大徐村南街有一大庙。南北朝时改建紫岭寺。延至宋宣和年间,修缮一新,主殿神像改为铁铸,后人惯称‘铁佛寺’。清初因战乱毁坏,部分殿宇再修缮,改名‘玉皇庙’。清末毁于漳患,遗址尚可有物。”汉明帝是东汉第二位皇帝,公元58—77年在位,大徐村距今已近2千年。
南北朝
据回隆北街安阳寺石碑记载,安阳寺原名赦齐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为皇帝中宫之一。
隋唐
隋大业四年,炀帝诏发河北诸郡民百余万开永济渠,南达黄河,北通涿郡,永济渠由内黄而北,过大徐村,洹水镇(今旧魏县),又东北流。炀帝巡幸永济渠,改大徐村为御河镇,并在此设码头。隋朝大运河的修通,在回隆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使回隆镇成为大运河沿岸一处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从而发展成为一座商业大镇。
唐代,洹水(今安阳河)在回隆附近注入大运河。
咸平二年,宋真宗御驾北征,至此回銮,御河镇改名回龙庙镇或回龙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回隆南街西村在奶奶庙旧址,出土一块明万历三十九年的石碑,碑文开始写道:“东八十里许,镇名回隆,昔宋真宗北伐至此回銮,故号曰:回龙。有大名府志及内黄县巡检司印足证,而今以为回隆。”
明正德大名府志记载,魏县十景中有一景“回隆古庙”,又称为“古庙灵烟”,此庙是纪念宋真宗回銮一事所建。
元明清
元代以后,回龙镇演变为“回隆庙镇”、“回隆镇”。元顺帝至正年间,回隆造妙福寺,属临漳县(石碑及临漳县志均有记载)。
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兵部设安阳县回隆水驿,并设回隆漕运分司。明英宗正统二年,内黄县在此设回隆庙巡检司,以其地广人稠多盗贼也,有巡检司,并驻兵。明代正德年间《大名府志》记载魏县西南六十里有回龙庙,且有回龙庙渡口。明朝,“回隆古庙”是大名府魏县十景之一,又称“古庙灵烟”。
清朝,“回隆返照”是临漳县八景之一,临漳县于光绪年间在回隆设汛,有千总把守。乾隆《内黄县志》记载“回隆庙内黄街渡口在县西北五十里”。明末清初,卫河在漳河冲击之下,改道南移,不再流经回隆镇,回隆失去河道优势。
由各县地方志得知,回隆镇至少从明朝就已经成为两省四县分辖之地。
近现代
民国时期,回隆继续被两省四县所分管。西街属河南临漳县,北街属河北大名县,南街属河南安阳县,东街属内黄县。安阳县在回隆设县佐驻扎。
1938年,陈再道、王新亭奉八路军总部命令,指挥一二九师、一一五师各一部发起漳南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回隆宣布成立,县长张振邦(张子政)。之后,陈再道又在1942年11月2日痛击“伪自治军”战役,1947年4月6日豫北战役中又两次带兵攻打了回隆,最终解放了回隆。
1947年,豫北战役之后,中共太行五分区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于4月15日在回隆成立了中共漳南县委、县政府,隶属安阳专区。曾养斋任县委书记,白佩珩任县长。
1949年10月20日,奉华北人民政府电令,漳南县制撤销,漳南县所辖乡村分别划归临漳县、邺县、内黄县等县,回隆全镇划归河北省魏县,结束了几百年来多种行政区划分管的局面。
1953年设回隆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车往公社,回隆为管理区,1961年析置回隆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恢复为镇。
90年代,魏县设立回隆镇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回隆镇地处河北省最南端,隶属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镇区与临漳县,安阳县,内黄县三个县紧密相连。回隆镇东北距魏县31千米,东南距内黄县31千米,西北距临漳县31千米,西偏南距安阳45千米。
北邻魏县车往镇,东接魏县泊口镇和河南内黄县宋村乡,南邻内黄县田氏镇,西南邻河南安阳县北郭乡,西北邻临漳县砖寨营乡。两省四县边界交错于镇区周边。
回隆地处华北平原中部,为古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属于海河流域之漳卫南运河流域境内。北距漳河约7公里,南距卫河约30公里。
气候水文
该镇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2006年全年平均气温13.5度,2005年全年降雨量为604.9毫米,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2天,其中降雪日数平均10天。
回隆镇地表水并不丰富,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和山前河谷潜水侧向流入而补给。
区域交通
回隆镇历史上曾经是水路、陆路交通要道,关津要隘。大运河故道从此流经,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回隆镇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一处水运码头和物资集散地。元朝,大运河改道山东,原大运河河道称为卫河,直至明末清初,回隆镇是卫河沿岸水运重镇。明永乐初年,兵部在此设立安阳县回隆水驿,明朝中后期又成为河南省漕粮交兑之所。清朝,卫河改道,回隆镇不再濒临河道。但仍是连接彰德府和大名府以及临漳、内黄的官道必经之地。民国时期,出回隆镇西门有大道过武庄、湘河店、韩化桥等村到安阳城九十里,出东门有大道经六上、马头、双井到大名城九十里,是大名府到彰德府大道的中途要隘。
如今的回隆镇,交通便利,省道丛峰公路、肥回公路在这里交叉,南接河南省道内罗线,东临规划雄郑高速。
回隆汽车站有客车直达邯郸、峰峰、武安、邢台、石家庄、保定、长治、太原、北京、郑州、阳泉等城市。
行政区划
回隆镇下辖29个居民委员会,分别是:
东街(镇区)、北街(镇区)、西街(镇区)、南街东(镇区)、南街西(镇区)、南营(镇区)、南栗庄(镇区)、小任庄、步村、西张庄、刘庄营、冯庄、崔小汪、李大汪、常大汪、前朋固、后朋固、东赵村、后赵村、西赵村、六上、后张庄、孔大汪、东韩小汪、南韩小汪、西韩小汪、北韩小汪、东梁小汪、西梁小汪。
传奇古镇
回隆古庙
明代大名府志记载魏县十景之一的“回隆古庙”,又称“古庙灵烟”,并有魏县多位地方官为之作诗,回隆古庙应该是为纪念宋真宗回銮一事,但是由于回隆古庙已经消失于人间,并没有任何出土实物证据,因此,无法得知此庙的建造时间和具体情形。正德年间魏县教谕梁矩曾有诗篇《回隆古庙》如下:
地胜回隆为巨镇,
近河古庙喜堂堂,
茂林远屋含烟翠,
华匾书金耀日黄,
祈报居人惟鼓吹,
往来过客奠壶觞,
门前流水任朝暮。
香火炉薰岁月长,
回隆返照
清朝临漳县八大奇景之一。清代回隆是“两省四县加一州”所管辖的大集镇。其西街为临漳县管辖。当时大的村镇为防匪兵,都筑有寨墙,回隆的西寨门上有一块石头横匾,打磨得非常光滑。每当夕阳西坠,暮色笼罩大地的时候,在此石匾上就能看到绰绰日影。据说,此门正对太行山两峰间隙,遂谓之“回隆返照”。
清康熙年间进士、任福建惠民县知县的临漳人李长庚,康熙年间举人临漳人许象岑以及雍正年间两任临漳县令陈大玠和李宜芳,都为“回隆返照”奇景写有诗篇。其中雍正六年上任的临漳县令陈大玠写“回隆返照”诗云:
万家楼阁隐丹枫,雨过村墟返昭红。
贾客驰归行落叶,征人投宿逐飞鸿。
云霄北望皇都庄,平野东看泰岱崇。
古镇邻封多接壤,霞光一片图画中。
两省四县加一州
回隆位于中原大地腹心,历史上,黄河、卫河、漳河都曾流经回隆,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物阜民丰,商贸繁荣,不仅是兵家、商家,而且也是地方行政区划必争之地。回隆在明、清、民国数百年间一直属两省、两府、四县加一州管辖。即河北(京师或直隶)、河南两省;大名、彰德两府;一州指开州(今濮阳)。河北在明朝称京师,在清朝称为直隶。临漳县在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属于河南省彰德府管辖。魏县也一度划入大名县。因此,明清数百年来,回隆镇西街属临漳管辖,北街属大名县管辖,南街属安阳县管辖,东街属内黄县管辖。另外开州有一绅士在回隆管辖有三十亩地。故以上诸府、县对回隆历史均有记载。
土匪之乱
解放前,全国形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时局混乱,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滋生了大量伪军和土匪武装势力。冀南豫北地区也出现了不少土匪,回隆一镇,就盘踞着程希孟、程明轩(程乾)父子、郭德惠以及李成华三股武装,成为令人生畏的土匪窝。日军侵入后,众匪在回隆镇成立了“东亚同盟自治军”,与我为敌。
1938年漳南战役,1942年11月2日痛击伪自治军战役,1947年4月6日豫北战役,陈再道三次攻打回隆,最终消灭了程氏父子。击溃了回隆的伪军势力。
郭德惠在1947年4月10日楚旺战斗中被捕获,1947年4月23日被处以极刑。
李成华虽为伪军,但为我所争取,他拥护共产党,多次为八路军做出贡献。伪军成立前,1938年,他是安阳县抗日游击队大队长,1942年冬,他加入共产党。1943年5月9日,由于汉奸的告密,被骗至邯郸遭日军残害,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再道三打回隆
陈再道将军指挥了三次攻打回隆的战斗,即1938年8月27日漳南战役,1942年11月2日痛击“伪自治军”战役,1947年4月6日豫北战役。
第一次,漳南战役,1938年8月至9月,八路军129师和115师各一部,对冀南豫北地区的伪军土匪进行了一次反击作战,之后在回隆镇成立了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二次,针对伪“东亚同盟自治军”不断蚕食我根据地的严重情况,对其发起反击。1942年10月底,陈再道就召集几个团的领导同志开会研究下一步如何攻打回隆镇。回隆镇是冀南军区与冀鲁豫军区的结合部,也是一分区南端的一个大镇子,是惯匪程希孟盘踞的主要据点,有600多人。程希孟是伪“东亚同盟自治军”的副军长。其子程明轩是二旅旅长,外号叫“半截砖”。他们父子依仗日本人撑腰,为所欲为。一分区的同志曾多次派人争取程希孟,他都不听。他还积极配合日军“扫荡”,肆无忌惮地杀害一分区的干部、战士,抢掠人民的财产.9月间,一、三分区主力曾打过他一次,未能歼灭他。这次,决心强攻回隆镇,铲除这个祸害。
1942年11月2日晚,强攻回隆镇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抬着梯子,在一分区选派的向导带领下,直扑回隆镇。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震耳欲聋。骑兵团从东门突破后,从东街向西街打,攻击程希孟的住宅;二十团从南门攻进后,正面围歼伪军的主力。敌人利用沿街的碉堡、房屋进行抵抗。经彻夜激战,将敌大部歼灭,毙俘敌5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程希孟父子带少数人向安阳逃窜。这一仗对打开一分区的局面起了很大作用。11月3日,陈再道将军随部队进入回隆镇。宽宽的街道,商号、店铺、饭馆也不少。陈再道说:“好久不进城镇,这回又开了开眼界”。
第三次,豫北战役,1947年3月至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豫北战役,4月份,攻克回隆镇,之后在回隆镇成立漳南县。
历史文化
民间艺术
回隆镇有多种传统民间艺术。西街的“同顺会”高跷,东街的“德胜会”跑秧歌,南街的“三合会”背歌,闻名遐迩,其中背歌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街曾有抬歌,现失传于回隆。
武术传承方面,回隆镇流传有“太祖侠客刀”、“心意六合拳”等。
地方小吃
回隆烧鸡、回隆扒糕、回隆步家狗肉、煎灌肠、大锅菜、皮渣
城墙
回隆镇古时人口密集,为防匪患及水患,于清代建造寨墙,寨墙高三丈,下宽二丈,上宽一丈,寨墙有四个城门,西门称望庚门,北门称承恩门,东门称迎春门,南门称向阳门,其中西门还流传有回隆返照的传说。解放后已全部推倒。
寺庙
回隆镇历史悠久,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因此,有很多庙宇。对于回隆寺庙有三山四寺九台十八庙,庙上有山,山上有庙之说。民国时期至解放之后,诸多庙宇都被推翻,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复兴,回隆的善男信女纷纷筹资重建寺庙,镇内有临漳寺、关帝庙、泰山奶奶庙、安阳寺、苍龙庙、土地庙、三义庙、三官庙、玉皇庙、观音庙等诸多庙宇。
百家姓
回隆镇历经千年,各代特别是明清时代,灾害频繁,移民人数剧增,由各地的人来回隆逃难或经商的人定居于此,使得回隆姓氏众多,门户林立,大户小户姓氏100个以上,因此被称为回隆百家姓。后来,一些姓氏消失,如今,经不完全统计, 回隆姓氏在92个以上。
金三角与小香港
回隆被称为“金三角”、“小香港”。回隆长期被两省四县所分管,管辖混乱,于是回隆在行政管理上属于都来管,又都管不到的地方。同时,回隆商业繁荣,在计划经济时期,回隆的商品种类最为繁盛,于是得来金三角、小香港的称呼。
宗教
回隆镇主要的宗教信仰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有临漳寺、安阳寺、基督教堂、玉皇庙等宗教活动场所多处。
经济状况
第一产业
回隆镇是农业部确定的糖果加工创业基地。
全镇有耕地53400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红薯、西瓜等,回隆本镇人多地少,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回隆镇有两家重点养殖企业,魏县绿洲兔业有限公司和魏县亚发良种猪有限公司。
第二产业
回隆镇的工业产业主要有糖果加工、食品加工、矿山配件制造、服装加工等。
第三产业
回隆自古地理位置特殊,商业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回隆的批发业又得到极大的发展,小商品小食品批发远近闻名。九十年代,魏县设立回隆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21世纪以来,回隆经济开发区是魏县重点打造的三极之一。
回隆镇商业街区主要集中在北大街、南大街两侧,各类商业门市俱全,商品琳琅满目,市场繁荣,是周边四县村庄的购物首选地。回隆影剧院是一座4K高清3D激光电影院,与全国院线同步放映。
教育卫生
教育
回隆镇现有中学1所:回隆镇中学,有小学15所。
卫生
回隆镇有卫生院两所,第一卫生院位于东街,第二卫生院位于韩小汪。回隆镇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张文义曾获“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3:3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