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过
自由放任主义阶段后,
社会财富与
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
垄断组织和个人手中,这既使得市场无法依靠自身来实现自由运行,同时使得社会日益出现
贫富分化,
劳资矛盾不断激化。1929-1933年,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一场有史以来最猛烈、最严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
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大危机,
西方经济学界要求政府调节经济的呼声开始升高,国家干预主义思潮逐渐增强。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并宣布实行“
新政”,从多方面推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此同时,
福利主义和
凯恩斯主义等国家干预主义取代
自由放任主义成为主流社会管理理论。相应地,西方各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早在1926年就发表了《
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的英国经济学家
凯恩斯,在“
罗斯福新政”背景下,于1936年发表了《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系统提出了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论》的出现被称为“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的国家不干预政策,力主扩大政府机能,通过
政府干预来弥补
有效需求的不足,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
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凯恩斯主义以需求管理为基础建立了其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有效需求理论。针对1929-1933年的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运用
总量分析方法,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相应的
国家干预思想。凯恩斯的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即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是一个国家的总需求或总
购买力。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之间关系的变化,决定社会的总就业量。当总需求的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
企业就要扩大生产,增加雇佣工人,社会总就业量就会增加;反之,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就要压缩生产,裁减在岗工人。这种总的、合理的
供求关系就是
有效需求。凯恩斯
就业理论的基础正是有效需求原理,可用公式表示为:Y(社会有效需求)=C(居民有效需求即消费需求) I(资本有效需求即
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是由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的,而后两者的不足又是由三个心理法则所决定的。这三个心理法则是
消费倾向法则(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
资本边际效率法则(预期利润率)和
流动偏好法则(货币形式保持收入和财富的愿望强度)。消费倾向法则指消费增长落后于收入增长,从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法则和流动偏好法则指预期利润率偏低的趋势,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因而引起投资需求不足。由于三个心理法则的作用,引起投资不足,从而使社会
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
自愿失业现象的存在。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张确定经济政策的目标时要刺激需求,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实现
充分就业。他认为,在
经济危机期间,资本家对未来丧失信心,而借贷投资又需支付利息,所以货币政策对刺激需求的作用不大。他提出,政府要积极干预经济,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
政府支出,实行
赤字财政,即政府的财政政策应从传统的
预算平衡思路中解放出来,走向主动的、积极的赤字
预算,以刺激社会经济活动,增加国民收入。还可以实行适当的通货膨胀政策,即国家通过自己控制的
中央银行系统增发纸币,扩大信贷,压低
利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家预期纯利润将增大,从而会加大投资的欲望;另一方面,纸币
流通量的增加造成
物价上涨,这不仅压低了工人的
实际工资,相对地也提高了
资本的边际效率,加强了投资引诱,而且令人们考虑到保持更多的现金是不聪明的,于是阻碍投资引诱的“
流动偏好”将会越来越小,
投资需求便会高涨。除了通过税收政策鼓励资本家投资外,政府要直接兴办
公共工程,扩大社会福利设施,增加
消费倾向,达到足够的总需求和
充分就业,消除和缓解
经济危机。在凯恩斯的
国家干预思想中,社会保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主张通过
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还提出消除贫民窟,实行最低工资法,限制工时立法等主张。他倡导积极国家,反对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强调维护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占绝对主导地位,成为建立国家的重要思想基础和
资本主义各国制定
公共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人们把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称誉为经济学中的“
凯恩斯革命”,有人甚至把凯恩斯说成是“经济学领域的
哥白尼”。在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方面,
凯恩斯主义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直接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