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游泳中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
国家游泳中心(National Aquatics center),别名“水立方”、“冰立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始建于2003年12月24日,于2008年1月正式竣工,2020年11月27日,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工程通过完工验收,“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精品场馆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经典改造场馆,也是唯一一座由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
建设沿革
2003年1月15日,建筑设计方案面向全球招标;同年7月28日,设计方案正式确定,简称“水立方”;同年12月24日,“水立方”奠基土方及基础处理工程开工。
2004年4月7日,完成土方及基础处理工程。
2005年3月17日,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在京通过专家论证;同年6月,开始钢结构安装。
2006年4月10日,主体结构封顶,钢结构安装完成;同年5月30日,完成全部焊接;同年6月16日,钢结构支撑体系被成功卸载;同年8月1日,膜结构气枕安装作业正式开始;同年11月4日,外墙面贴膜全部完成;同年12月26日,顶部最后一个气枕安装完毕,全部外装完成。
2007年12月,进行室内装修、室外铺装等等收尾工程。
2008年1月,正式竣工,进行试水、调灯等测试工作。
2017年初,科研团队在水立方进行了冰壶场地转换结构测试和冰面测试;同年3月,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致函北京冬奥组委,表示仍倾向于选择在游泳池浇筑混凝土做法,但是愿意考虑北京提出的建议,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奥运会竞赛条件下进行全冰面结构测试的要求,具体包括所有赛道均铺设好并保持1个月,每天3场比赛等。
2018年8月,承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改造场馆已经初步形成改造方案。
2018年12月26日,国家游泳中心启动了从“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冬奥改造项目,在比赛大厅内通过改造工程新增冰壶场地功能,满足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需要。
2019年12月,国家游泳中心初次完成了“奥运标准”冰面的制冰工作。
2020年7月,完成场馆永久设施改造任务,满足举办冬奥会测试赛的需求。
2020年11月27日,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工程通过完工验收。
2021年12月13日,由北京国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北京冬奥组委使用。
2022年1月消息,在冬奥赛后,国家游泳中心会做“水季”和“冰季”的转换。
2022年1月,在冰立方场馆运行指挥室的调度下,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的冰壶比赛制冰工作进展顺利,四条赛道已基本完工。
2022年2月1日,“冰立方”完成了赛前转播彩排,北京冬奥会揭幕战——冰壶混合双人赛即将于2月2日晚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打响。
2022年3月,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在圆满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壶比赛后进入到场馆转换,雪容融已经替代了冰墩墩,“冰立方”将成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的赛场。
2022年3月6日,国家残奥委会和冬奥组委联合举行北京冬残奥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2022年至少会维持到5月中下旬,接近6月初,这个期间会向公众开放冰壶体验和旅游参观,南广场的群众冰场也将适时向全体市民开放,而且会持续运行。
2022年4月16日,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冰立方”)向公众开放,这是“冰立方”赛后首次向大众开放。
建筑格局
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177米×177米×30米。场馆外观如同一个冰晶状的立方体,造型简洁现代。水立方的内外立面膜结构共由3065个气枕组成,其中最小的1—2平方米,最大的达到70平方米,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万多个位置不同的钢质构件组成了坚圆的空间钢架结构。场馆内部是一个六层楼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馆内设施主要包括比赛大厅、热身池,多功能大厅以及大型嬉水乐园。
“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位于国家游泳中心南广场地下空间,整体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一块1830平方米的标准冰场和一块由四条45米×5米的标准冰壶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组成。冬奥会赛后,冰上运动中心将成为集冰上精品赛事举办、大众冰上健身、专业冰上培训、体育旅游地标、冰上演出平台、冰壶运动推广、冬奥文化基地七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冰上项目平台。
奥林匹克比赛大厅是水立方的核心区域,整个大厅长116米、宽70米、高30米、面积8120平方米,内有两个泳池,游泳池25米×50米,水深3米;跳水池25米×30米,水深4.5—5.5米。坐席区拥有5000余个标准坐席,座椅水天一色,如同一池碧水飞溅出的层层浪花。大厅内空气质量优良,自然光线、声音效果、建筑构造和色彩等方面优美结合,共同营造出舒适、愉悦、令人兴奋的综合室内环境。
霍英东厅(热身池)位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场馆内西侧,是完全按照国际赛事标准建造的50米标准泳池,分为深水区(5条泳道)和浅水区(5条泳道)。池水全部采用臭氧消毒、氯制剂做辅助的消毒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池水的质量,通风系统采用全空气系统,池岸温度常年保持在22—26摄氏度之间。
多功能大厅位于水立方西部的综合性功能区,整个大厅长60米、宽40米、高17米、面积2400平方米,可容纳约1000人。场地配有三块标准室内网球场,宽阔的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为丰富多彩的展陈设计,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展示、交流平台。
嬉水乐园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设施先进、舒适度较好的室内嬉水乐园,被称为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典范。嬉水乐园是中国最大、世界最先进的室内嬉水乐园之一,并拥有多项首次亮相于世界的水上游乐设施。乐园通过大胆的文化创意,将水立方内的部分面积规划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室内嬉水乐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休闲与游乐消费广泛结合的产品与服务,既传承了“水立方”一以贯之的“水”主题色彩,又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成为奥运场馆赛后运营最独特、最有效的市场化经营模式之一。
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支持北京2008奥运会纪念展馆向观众展现了水立方作为唯一一座由港澳台侨同胞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的诞生历程,全面反映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向奥运、为奥运场馆建设慷慨捐资的感人画面,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拳拳赤子真心。
北京奥运会水立方游泳纪念展再现了中国游泳的精彩瞬间和北京奥运会史诗般的壮美辉煌,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游泳活动,使观众感同身受地分享中国游泳军团的巅峰时刻与荣耀,激发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报国情怀,并深刻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亲水向善的人文理念。
水立方探秘馆展示了水立方这座神奇建筑的建设历程,通过丰富的实物展品和高科技的展示手段,引导观众深入发现和体验水立方建筑本身所蕴含的“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亲身感受建筑的独特魅力,进而讴歌和铭记水立方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水滴剧场面积约200平方米,座位150个,采用中国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研发的尖端激光数字放映设备,可播放3D影片、激光高清影片等,同时可兼用于会议、发布会等商业文化活动。
水立方南小楼共四层,北小楼共三层,拥有水吧、咖啡厅、泡泡吧、演播厅、小型多功能厅等。
建筑特色
国家游泳中心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中国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制定出来的规矩做事,就可以获得整体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而这个“方盒子”又能够最佳体现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的完善结合。
国家游泳中心具有高度可持续性的建筑以半透明的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膜覆盖,其重量仅为同尺寸玻璃的百分之一,如同一座隔热的温室,大约20%的太阳能被用来提高泳池和室内的温度。这些半透明、可循环利用的覆膜使水立方白天光线充足,加上内部适当的人造光源,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膜结构气枕像皮肤一样包住了整个建筑,气枕最大的一个约9平方米,最小的一个不足1平方米。
在建筑节能上,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也有独到之处。其设计中加入了许多能源循环系统,如用温暖的排气给室外的冷空气(新鲜空气)加温等热量回收系统,在“水立方”总共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3万平方米屋顶将使雨水的收集率达到100%,而这些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从屋顶集水区、泳池回流系统及泳池漫流三处对80%的废水进行回收。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减少向下水道系统的直接排水来降低对本地汲水及城市供水系统的依赖和压力;在光的利用上,由于“水立方”采用了特殊的膜材料和相应的技术,使得该场馆每天能够利用自然光的时间达到了9.9小时,一年下来,这座休闲泳池将因此节省高达55%的照明能耗。
国家游泳中心在内部设计上注重细节,充分考虑运动员和观众需求,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水立方内部各类泳池的设计、建造水准和温度方面的精细要求,为运动员的稳定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看台设计上人性化的处理,使得观众能够从各个角度清晰地观看精彩比赛。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了运动员和观众的需要,照顾到了屋顶安装照明设备等细节。
冰上运动中心四周由原地貌土围护而成,基本处于恒温状态,其标准冰场上方设置有一个直径13米的大采光井及若干导光管,通过引入室外光实现自然采光。据测算,这一采光方式每年可节省用电约26000度。冰上运动中心施工建造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基础,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实现覆盖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项目管理的全要素智慧建造,成为集绿色、智慧、科学、节约等多种特性的精品工程。
重要活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作为比赛场馆之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将作为北京赛区比赛场馆之一。
2022年2月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世界壶联主席凯特·凯斯尼斯与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工作人员合影,并观看冰壶混双铜牌赛。
2022年2月20日上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先生与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先生到访“冰立方”观赛。冬奥会女子冰壶决赛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英国和日本代表队争夺本届冬奥会冰壶项目金牌。
2022年2月,国家游泳中心进入冬残奥会转换阶段。顺利举办完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比赛的“冰立方”,已经开始“变身”成为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场地。
2024年7月22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比赛大厅内,数以千计的游客沉浸在双奥赛场空间“水之光Honor The Water”光影秀之中。该项目是国家游泳中心在今年暑期打造的消夏避暑系列活动之一,融合了创意与技术,为广大游客带来奥运历史与精彩瞬间的巨幕呈现。
所获荣誉
2010年,国家游泳中心获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杰出结构大奖。
2019年,国家游泳中心被国际奥委会授予年度“体育和可持续发展建筑”奖项。
2022年4月2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拟表彰对象。
2022年4月,入选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名单。
价值意义
国家游泳中心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将成为北京市民的水上娱乐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利用南广场地下空间建立了2块冰面,一块为标准冰场、另一块为冰壶场地,将作为奥林匹克中心区冰壶项目体验基地,为大众提供开放的平台,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提供助力。
冬奥场馆建设改造中,坚持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贡献奥运场馆建设改造的“中国方案”,通过“水冰转换”,实现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转身。冬奥会期间,“冰立方”累计为30支竞赛队伍组织了147个场次的比赛,累计服务观众10000余人次观赛,做到了竞赛组织平稳有序、基础设施运行良好、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服务保障温暖贴心,圆满实现了冬奥会赛事的安全顺利和场馆运行的平稳有序。作为冬奥会历史上最大体量的冰壶场馆,“冰立方”将于2022年4月份面向公众开放,届时市民可以参观冬奥赛场原貌。
截至2024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赛后两年来,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三大场馆以优质产品和载体服务文体消费新需求,举办上百场大型活动,累计接待700余万人次,书写奥运场馆可持续利用“中国答卷”。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主体建筑紧邻城市中轴线,并与国家体育场相对于中轴线均衡位置。
门票价格
票价
票价全价30元,半价15元。
半价优惠政策
(1)60周岁(含)—64周岁(含)老年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老年证享受半价优惠;
(2)现役中国军人(含武警)持本人《警官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士兵证》,消防救援人员持本人《消防员证》《消防干部证》享受半价优惠;
(3)中小学、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凭本人学生证可享受半价优惠。
免费参观政策
(1)水立方捐资人、离休干部、残疾人士、65周岁(含)以上老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场。
(2)6周岁以下或身高在1.2米(含)以下儿童免费,需持票成人陪同入场。
开放时间
参观营业时间:旺季9:00—22:00(清场时间21:30);淡季9:00—19:00(清场时间18:30)。
参观售票时间:旺季9:00—20:50(最晚入场时间21:00);淡季9:00—17:50(最晚入场时间18:00)。
交通路线
乘坐北京公交81、82、510、839至北辰西桥北站,或运通113、689、611、658、386、407、656、660、740、753、939、944、983至北辰西桥西站。
乘坐北京地铁至奥林匹克公园站奥体中心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3 16:27
目录
概述
建设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