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
中国四川省公办高校
西昌学院(Xichang University)位于国家级旅游城市——西昌市,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西昌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学校,是四川省、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学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39年9月,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西昌,创建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
1952年院系调整中,专科部分分别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西南农学院,中技部分留原地改建为西昌中等农业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西昌农业专科学校。
1992年7月,改名为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1977年,西昌师范学校设立高师班。
1978年4月,西昌师范高师班迁入现校址。
1978年12月,建立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84年7月,学校成立。
1986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承认,正式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序列,招生列入国家计划,统一招生录取。
2001年2月,凉山州政府决定将凉山州商业技工校并入凉山大学。
2002年6月5日,国家教育部明确凉山大学为公办省属普通高校。
1978年,创建凉山彝族自治州教师进修学校。
1984年,调整为凉山教育学院。2000年,凉山广播电视大学并入凉山教育学院。
合并建校
2003年5月8日,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
2013年11月,学院入选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4年9月,学院被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遴选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015年2月,学校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学校。
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11月,担任中国休闲农业产教联盟第一届联盟理事单位;12月,西昌学院成为四川省、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2022年6月18日,西昌学院和西昌市人民医院共建的“西昌学院附属医院”揭牌。
2024年1月,攀西植物医院、攀西动物医院揭牌仪式在该校安宁校区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涵盖了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月,西昌学院建设有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学科2个,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点1个。
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民族学
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点:畜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107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07人、副高职称23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8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省突出贡献专家及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人;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等60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9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个。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团队4个、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特色专业6个、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卓越培养计划项目”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共29门。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3月,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广州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选派近百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交流访问;现有巴基斯坦、也门、摩洛哥、乍得、加蓬和卢旺达等国留学生在校就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建有各级科研平台40个,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团结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高原及亚热带作物实验室、攀西特色水果技术创新实验室、攀西动物疫病检测与防控实验室、苦荞麦综合利用实验室、四川地方特色山羊实验室、四川高原湿地生态与环保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南亚热带水果技术创新实验室、攀西特色经济作物育种与栽培实验室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项目立项26项,获省、州科技进步奖66项,获省级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22项,选育作物新品种23个,获得国家专利25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1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94项。
学术资源
西昌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2.8万平方米(安宁校区2.2万平方米,邛海校区0.6万平方米)。图书馆有纸质馆藏图书249万册,是攀西地区馆藏量最丰富的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藏250万册(远程+镜像)。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3518余种。南馆建有彝族文献特色库,库藏经典彝族文献7000多册。北馆建有攀西农业特色库、经典馆藏、红色资源库等特色书库。有国内外数据库49个,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数据库内容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
2017年图书馆获得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和凉山州图书馆学会“先进集体”。
西昌学院学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学术,求是创新,融理论性、实践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体。以反映西昌学院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主,同时吸收全国各地的优秀稿件,用以推动西昌学院科学研究,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发展。
【刊载内容】本刊主要刊登基础学科和工程技术的研究性学术论文
【栏目设置】区域特色农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电气与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与资源环境科学、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体育与健康科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等。其中攀西特色农业为特色栏目。
【期刊收录】第三届四川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第二届四川省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超星期刊域出版系统收录期刊
【刊载内容】本刊主要刊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性学术论文
【栏目设置】有彝族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学与语言学研究、社会学与法学研究、哲学与历史学研究,其中彝族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特色栏目
【期刊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西昌学院校徽以“西昌”的拼音首字母“XC”为设计元素,整体组成变体的“西”字,底部灵动的跑道图案,象征着全校师生秉承“明德、乐学、求实、至善”的西院精神,砥砺前行,不断开拓事业发展新局面。
同时,图形又似展翅高飞的鹏鸟,寓意学校教育事业腾飞发展、欣欣向荣;右上侧的“卫星”表明学校位于中国西昌航天城,又暗指培育的莘莘学子将成为未来之星,“1939”表示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
西昌学院校旗分红、蓝两款。在典礼、迎宾、会议等庄重场合时,校旗采用红款;在运动会、学生活动、文艺演出等活泼场合时,校旗采用蓝款。
精神文化
明德,乐学,求实,至善
明德:儒家认为人生来便具有善良光明的德性,此即为明德,但却受到后天物质利害的蒙蔽压抑。若加以适当的教育,便能使明德显露出来;
乐学:好学,乐于学习;
求实: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求实精神;
至善: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于其中或者都来源于它的那种最高的善。
校歌由李耕砚作词,萧友梅作曲
校区情况
西昌学院有安宁、邛海两个校区,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45.68万平方米。
安宁校区
该校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邛海校区
该校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
行政管理
校园环境
明笃书院,传承学校园林式建筑的风格,设有亭、榭、廊、阁、台、厅堂,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校友情况
获奖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09:4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