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学会
1926年成立于日内瓦的历史学会
该组织英文缩写为ICHS.1926年成立于日内瓦。当时由来自22个国家的国家历史学会和一些史学家团体组成。这些国家主要来自欧洲(其中包括苏联),也有美国、日本、巴西和阿根廷。中国于1938年加入。学会包括60个国家学会和30个专门领域比如国际关系史、二战史和城市史等专业学会。国际历史学会是组织的组织,史学家个人不被接纳为成员。
基本简介
国际历史学会在1926年成立之际,一战结束才八年。学会目的是为一战中相互为敌的史学家提供一个沟通机会。那时,历史学家,特别是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一方的史学家与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另一方的史学家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因此,这种交流在当时比较困难。德国历史学家到处受到抵制。感谢美国提出的动议,战时相互为敌的史学家最终走到了一起。从政治的角度看,国际历史学会是为了克服当时迷漫于各国特别是欧洲国家史学家之间浓厚的民族主义气息,学会力图增进世界各地人民的相互了解。从方法论上说,学会是为了加强史学家的协作进而超越当时盛行的国别史研究范式。
发展建设
十九世纪末,召开过几次大型的国际史学会议,其中第一次会议于1898年在荷兰首都举行。接下来,1900年在巴黎,1903年在罗马,1908年在柏林,1913年在伦敦。应当说,当时已经开始了国际协作,但在一战期间都被破坏了。
1923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另一次国际史学会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在这次会议上,为了同民族主义的分裂势力作斗争,建立一种国际性的史学家联盟,提倡超越民族界限的史学研究新方法,来自不同国家的史学家决定建立一个国际史学组织。这最终导致1926年国际历史学会的成立。
学会的第一任主席(1926-1933)是挪威人科特豪丹(Halvdan Koht),1933年起是来自英国剑桥的哈罗 特默帕理(Harold W. V. Temperley)。1938年起是来自华盛顿的沃尔多 里兰(Waldo G. Leland)。最重要的职位是常任秘书长,是来自法国的Michel Lhéritier。办公地址设在巴黎,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各国史学会不断加入,学会成员从26年到39年翻了一番,从22个增加到46个。成员主要来自欧洲,但在1939年的46个成员中,也有十四个来自欧洲以外的国家,包括美国、部分拉美国家、中国、日本、印度和土耳其。我前面提到过,中国是在1938年加入的。
学会每五年召开两次大会,所有的成员国派代表参加。在大会召开间隔之际,学会设有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委员会的九个成员来自欧洲和美国。
国际历史学会的主要活动是每五年组织一次国际史学会议。1928年,会议召开在奥斯陆,1934年在华沙,1938年在苏黎世。奥斯陆和华沙会议约有一千多人参加,苏黎世会议近于800人左右。每次会议大约提交250-300篇论文(其中包括报告和讲演稿),内容涉及所有的历史分支学科,如:经济社会史、制度和机构史、宗教史、思想史和艺术史。理论问题很受关注,欧洲史占主导地位。分期按照欧洲划分:古代、中世纪、现代。最受关注的论题是民族和民族国家。提交论文的语言主要是法语、英语、德语和意大利语。
大会提倡运用比较法以超越单一的国别史,比较法被视为历史学国际化的主要方法。
二战期间国际历史学会名存实亡,当各民族加入战争、陷入灾难之时,国际合作不复存在。
二战后国际历史学会进入它的第二个发展期。始于1948,止于80年代后期。1985年有47个国家的委员会登记成为国际历史学会的会员,比1938年多1个,其中有30个欧洲国家(包括苏联)和17个非欧洲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其中,此外还有日本、韩国、朝鲜、蒙古。澳大利亚在1964年加入。虽然学会会务局成员主要还是西方人——欧洲最多,北美次之——但,“世界其余地区”中――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尤其日本――至少有1位,有时是2位会务局成员亦成为惯例,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席。
自1950年始,所谓的“国际委员会”成为国际历史学会的成员,获得完全承认并拥有投票权。“国际委员会”是由不同国家的历史学家组成的,他们一起致力于某一个专门领域。 1985年有20多个国际委员会,其中有非洲历史学家协会、俄国革命史委员会、社会结构和运动历史委员会、经济史委员会及非常积极的史学史委员会。这表明国际历史学会拥有两大支柱:各国委员会和对某一问题或领域具有共同兴趣的各国际专业团体。
学会主席五年一轮,但学会秘书长一直是法国人:Michel Fran?ois作了30年, Hèlène Ahrweiler在80年代任职。美国停止了财政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提供资金,但学会主要经费来自会员。50年代该组织移至洛桑,其财政厅就一直在那里。
1950至1985年间,五年一次,共举行了八次国际大会:巴黎、罗马、斯德哥尔摩、维也纳、莫斯科、旧金山、布加勒斯特、斯图加特。大多数会议受到举办国公众的关注,成为公共事件。
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通常出席开幕式。参加人数超过2000名,有时甚至超过3000名。
主要趋势是什么?很明显非欧主题日益重要,虽然仍居少数。提出了象“专制主义”“工业化”、“1750年前之价格史”、“15和16世纪国家政治结构”这样具有普遍性的题目。这些问题来自西方历史,但可以用广泛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探究非西方的情形。方法论的讨论占大会很多时间并受人关注。
历史学家之间曾经有过争论。与社会科学相关的结构与过程、历史学家喜欢运用分析性概念,有时又使用定性的方法;更多的“历史主义”史学家强调叙述的方法、描述的方式,有时是传记的方法。前一类历史学家以法国“年鉴”学刊为代表,在1950年代的巴黎就已经很强大了,60、70年代得到更大发展。后一类历史学家也从未彻底消失,他们在70和80年代重新获得自己的地盘。自然,两类内部也是高度多样化的。
另一个重要的争论发生在共产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列甯主义历史学家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之间。他们就这一学科的基本问题,历史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在当今的作用这些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还讨论了象“封建主义”和“阶级”这样的关键概念,周期化这样的主题,与革命和战争这样的单一历史因素。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ICHS组织的国际会议为来自东西方的历史学家提供了见面的平台,而在当时冷战的影响下,他们并不是能够频繁相见的。在美国为首的西方与苏联为首的东方之间架设桥梁,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提供交流的机会,是第二个阶段国际大会的主要任务,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1989/1990年度,由于东方集团的瓦解和共产主义的崩溃,这一使命也随之终结。除了在少数地区特别是朝鲜,东西方的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结束。同时,ICHS经历了来势凶猛的、加速进行的全球化。不仅经济领域如此,观念的交流与交换也是如此。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欧美与亚非的关系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一种实际的和一种智识的挑战。这是我们议事日程的首要问题。
最近组织的四次国际大会:1990年的马德里大会、1995年的蒙特里尔大会、2000年的奥斯陆大会和2005年的悉尼大会.有“西方与非西方史学的遭遇”这样有意思的内容,有全球化与全球史的重要讨论,有向更具普遍性的问题的决定性转向,如“历史中的古老年代及其变化”或“帝国”或“历史上的散居部族”这样将非西方的历史完全整合进来的问题。亚洲、拉丁美洲,甚至更多的非洲历史学家一直不能成为ICHS的会员。传统上来讲,ICHS几乎是全部由欧美史学家组成的机构,仅有几位日本史学家例外。它正尝试将其它非西方国家的史学家吸收进来,正在走向更具统合性和真正的国际性。
国际历史学会现任主席是马德里大学的Jose Luis Peset教授
ICHS在中国的近期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曾邀请国际历史学会现任会长、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于尔根·科卡教授于2001年12月6日到12日来华访问一周
2004年4月5日,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尤尔根· 科卡(Jürgen Kocka)教授应邀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作重要学术演讲.
2007年9月15-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史学会在北京承办“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员组织大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2 08:35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发展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