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信息化年”由地球物理和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和机构共同组织和推动,旨在创造、提供一个国际性的鼓励、便利、提升、宣传、通力合作的环境,包括创建一个更容易查找和使用
地球物理学信息、数据的网络平台。“地球物理信息化年”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数据的共享。
“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化年”2007年7月在意大利正式宣布启动。为加强与国际地球物理界的合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等单位联合成立中国委员会参加“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化年”活动。
“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化年”如今的工作主题包括地球物理数据、信息的共享、访问、可视化研究与知识信息开发,地球物理数据挖掘、抢救、保护、集成与分发,地球物理科学(信息)的传播、宣传、面向社会公众的教育普及等。
众所周知,
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发生在地球固体内部、液态圈、气体圈以及日地空间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的一门重要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全球范围的科学事业,有赖国际范围协同合作,广泛地进行观测试验,深入地开展分析研究。这在1882~1883 年有第一次国际极年观测计划(1st POLAR YEAR),重点放在北极地带探险和考察,并设立许多临时台站,侧重于气象的、地磁的和极光的观测研究。隔了50 年,国际科学界组织了1932~1933 年第二次国际极地年计划(2nd POLAR YEAR),除了上述气象学和地磁学外,由于无线电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例如,新使用了无线电探空等仪器设备,又开展高空电离层和日地物理学等研究,正式参加的国家达33 个。此后,由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因此原定的50年间隔缩短为一半,又组织了
国际地球物理年(InternationalGeophysical Year,简称IGY)1957~1958 年,及随后的国际地球物理合作(IGC)1958~1959 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研究内容共有13 个项目:①气象,②地磁和地电,③极光,④气晖和夜光云,⑤电离层,⑥太阳活动,⑦宇宙线与核子辐射,⑧经纬度测定,⑨冰川学,⑩海洋学, 重力测量,地震, 火箭和人造卫星探测。其特点在于:包括各种地球物理学分支;涉及全球范围,不仅北极,还遍及赤道地区和南极大陆,因此也可称为第三次国际极地年计划(3rd POLAR YEAR)及其推广;参加国家多,统计有67 个;最令人注意和重视的,是火箭和卫星技术参加了观测行列;因而取得的各种科学成就也最丰硕。往后,国际上又先后组织了太阳活动极小期观测年IQSY(1964~1965 年)及太阳活动期国际观测年IASY(1969~1971 年),参加后者活动,共有71 个国家之多。通过IGY 和IASY,国际上对日地空间物理的新发现很多,包括太阳风、地球磁层、扇形磁场结构、等离子体对流、磁层亚暴以及波粒相互作用等,同时由于大量卫星探测及高速计算机的应用,各种理论和模式得到验证或扬弃。继承这些丰硕成果和巨大发现,国际地球物理(特别是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及相关的观测科学团体,迅速地集中于地球磁层物理的研究。概括说来,地球的空间磁层的存在,是我们地球磁场、高空大气层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国际磁层研究(IMS)于1969~1970 年开始酝酿,在1972~1975年期间,对IMS 从事计划修订和补充,由国际相关科学团体联合成立日地物理特别委员会(SCOSTEP)及所属的IMS 指委会,以及其他必要的组织措施。至此,IMS 正式定于1976 年1 月1 日开始,1976~1979 年为全面观测期间,1980~1981 年为资料分析整理和深入研究期间。根据不完全统计,宣布参加IMS 活动的约有41 个国家、572 个科研机构,个别的科研计划已在千数以上。在这里,还简单提及国际中层大气计划( MAP)和第四次国际极地年(4th POLAR YEAR)。中层大气计划(MAP)是指在1982~1985 年期间,全球有关单位较集中地加强或开展对离地面10km 直至100km 高度范围内的中层大气的探测和分析研究。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4)于2007 年开始,距离国际地球物理年为50 年,恰与第1~2 次极年相距50 年相同。本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活动,在南北极地区建立全面、系统的观测体系,系统地获取数据;探索极地科学前沿,增强对极区与全球关系的认知与了解;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和普及极地科学知识,吸引和培养第一代极地科学工作者。这次活动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发起国之一参与了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由于科技迅速发展,预期第四次国际极地年遍及南北两极地带,未来将有空前的硕果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