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意识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或者社会团体在看待本国与他国的交往、他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及整个国际形势发展状况时所表现出来的敏锐度、关注度极其了解的深度等。简而言之,国际意识就是是否能够自觉地、迅速地、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对当代中国、当代世界问题的阐述、理解、思考上具有宽广的视野、宏观的意识。同时,国际意识还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涉及
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科技等各个方面,又遍布于政府之间、民间团体之间,甚至是个人之间。
国际意识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和价值取向,是一种自觉地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要求我们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平等的公正的理解、从而能够宽容的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可以积极、平和、理性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高品质思维能力。
国际意识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中国作为一个悠久历史的古国,其国际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古代中国也即朝贡体系时期,中国人信奉中国为世界的中心,中国是中央帝国,那时的国际意识是表现为唯我独尊、俯视天下。近代中国则出现了完全相反的变化,中国不再是世界强国,中国中心说也不复存在。中国积贫积弱,被世界列强瓜分。中国强化了与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的对立态度,闭关锁门,固步自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实力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中国重新溶入世界,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一员。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普遍提高、也更为准确。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中国人的国际意识空前强化。在改革开放持续到21世纪的今天,成熟、开放、视野宏大的国际意识是中国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国际意识是一种向先进看齐的意识,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甚至农业等诸多领域相互学习与借鉴,共同提高。具有国际意识保证了一种向世界最先进的力量学习的能力,保证了在对比之中找出差距从而不断前进的动力。
国际意识并不排斥民族独特性与多样性。在提倡国际意识的同时,既强调融合与交叉,也保持独立与自主。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与盲从。在宽容与互动中,共同发展。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必须保持本民族优良传统与价值,丧失自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