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风情
文章
土家风情,土家族,史籍中称谓较多。秦汉时,以其崇拜白虎被称为“廪君种”,或以使用武器特征称为“板楣蛮”,或以其人呼“赋”为“赛”而称为“责人”;属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的一种。次后,多以地域命族,被称为“溪蛮”,“楼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阳蛮”等。宋代,出现了区别于武陵地区其他族别而专指土家的“土民”、“土蛮”、“土兵”等名称。以后,随着汉人大量迁入,“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
土家族介绍
土家族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等地区即湖南省西部、四川省和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
土家人和苞谷
苞谷
在山里的土家人口中,玉米不叫“玉米”,叫“苞谷”;土豆不叫“土豆”,叫“洋芋”;小麦不叫“小麦”,叫“麦子”。这是土家人的三大主粮,苞谷排在首位,地位自是不同寻常的。“民以食为天”,苞谷是土家人的命根子。
土家人认为苞谷最“经饿”(土家方言,即“饱肚子”)。他们通过多年实践,仔细换算过一斤包谷抵得上四斤洋芋或两斤麦子。因此,在每年的收成中,即使洋芋、麦子产量高,只要包谷产量不高,土家也会发愁。相反,即使洋芋、麦子产量低,只要包谷产量不低,土家人也会高兴。
土家人种植苞谷很累。头年冬天,冒着寒风把田地弄松。田地多是坡田,因此多半用不上耕牛,更不用说“铁牛”(即耕地的拖拉机),只能靠土家人的双手的挖锄。翌年春天播种;夏天头顶烈日,在苗地里施肥,薅草。
青苞谷
土家人收获苞谷也累。中秋时节,苞谷成熟了,为了不致在连阴天霉变,必须趁天睛赶着收完几千上万斤苞谷。总是每天早早下地,由老幼把苞谷棒子(带壳)从梗子“腰间”扳下来,由青壮劳力一筐子一筐子背回家去。晚上,一家人回到家。辛苦了一整天的家庭主妇还得上灶做饭,其他人也不得休息,都围在苞谷棒子堆旁,一个个地将壳撕开,扭下,往往干到深夜还不得完,困了、累了,总以山歌来打发疲劳和困倦,等到撕完、扭完,已是深夜,才得以休息。 土家人保存苞谷也很累。几年上万斤苞谷收回家后,一家人又得把苞谷籽从棒子上(不带壳)扭下来。有的手上已是血泡累累。还得在睛天,把扭下的苞谷籽倒在篾席子上,铺开,晒上几天,直到晒干后装入粮仓。
土家风情
土家人吃苞谷也很累。他们先把苞谷籽放在百十斤的大石磨里,一把一把,一转一转,由青壮年推成细面。而这样辛苦一整天所得,大约仅够一家人吃一星期。
虽然土家人种植苞谷累,收获累,保存累,吃也累,但它毕竟是土家人的宝贝。在它们还未成熟时,嫩棒子煮来吃,清甜清甜;烧来吃,又香又甜;制成窝窝头烤来吃,又酥又香又甜;熬成糊糊吃,则又是一番风味。
土家人种植苞谷很累,收获累,保存累,吃也累,如今却好多了。由于近几年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实用性的增强,省去 土家人不少麻烦。二十几年来,农村实行包产到劳联产责任制,粮食十年有九年丰收,土家人有了大量余粮,于是趁国家搞改革开放之机,在苞谷还嫩时,就扭下棒子卖给城里的市民,或者干脆煮成甜 的、烧成香的、烤成酥的“成品”后,高价卖给城里公民,既省去 收获和保存的麻烦,双赚大钱,很划算。土家人把余粮运出山外,换来柔软可口的大米,或者制成“玉米粉条”等商品,推向中国大市场,甚至出口挣外汇。
土家人拥有苞谷,是苍天赐下的福。
五峰盛行
鄂西山区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风光旖旎,花果香甜,以盛产茶叶而赢得“楚天茶叶第一县”的美称。每年的农历7月12日这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从幽静的山径小道前来赴会的男女青年总在万人以上。
“女儿会”是土家年青人的节日。相传,该节日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女儿会”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天无柄,地无环,土司有个初夜权;谁家姑娘要出嫁,他要先睡头三晚,土家妹妹哪个愿?”土家族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土司统治时期,土司制度是最为残暴和丑恶的奴隶制度。“随着“改土归流”,在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土司制度彻底瓦解,“女儿会”又成为反封建活动的表现,更为强烈,这是“女儿会”活动达到完全成熟的时期。
女儿会
土家人长期生活在山大人稀交通闭塞的环境,男与女交往的圈子狭窄,形成近亲繁衍的陋俗 。突出表现就是“姑表亲”,流传的婚俗歌“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老表、老表、撞到就搞到”。娃娃亲、童养媳之类的婚约,束缚了青年男女的婚姻,“女儿会”却扩大了男女青年的交往,通过对歌,相识达到相交,私定终身,抗婚逃婚,情人幽会,偷情私奔,演出了许许多多的人间悲喜剧。
“女儿会”在土改时期曾一度达到高潮,即“女儿会”的第三个鼎盛时期。随着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女儿会”在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文革时期却被极左的方式横加扼杀,遭到禁止。然而,有生命力的事物是不可能摧毁的。“女儿会”已完成了妇解放的历史使命,现在正以崭新的姿态进入文明朝代……
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土家族 。
人民的民族盛会,是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的“边边会”。如今逐渐富裕的山区茶县,“女儿会”成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群英会和物质交流会。
长阳巴山舞
长阳万人巴山舞
长阳巴山舞(东方“迪斯科”)是80年代 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群众自娱性的集体舞蹈。它是由土家人喜了乐见的民间古老的“跳丧”经长阳覃发池等民间舞蹈工作者收集整理,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它一经问世便深受青睐。老世人奉为瑰宝,青年人视为爱物。它象一阵风从土家山寨吹进县城,甚至涉足到现代舞厅,大有与外来“迪斯科”“摇摆舞”一争高下之势。《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当众多的进口娱乐性舞蹈风靡一时之际,重山叠峰中的巴山舞却占据了那么多朴实的心灵,这种文化景观,带给人们许多思考,至少,它开拓、展示了一片独特的审美领域。”
从跳丧到长阳巴山舞,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有益尝试。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从死人那里解放出来,赋予它新的生命。打破原始跳丧许多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华组合成“巴山摇”、“半边月 ”、“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等六个种类。其动作姿态各异,但都具有身体上下颤动和胯部左右摇摆的特色。
巴山舞
土家风俗原有“女人跳丧,家破人亡”的禁忌,但巴山舞适应自娱性集体舞蹈的特点,要求男女成双成对,男女动作略有区别,这不仅使舞蹈气质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增加了新的色彩。 巴山舞在音乐上为去其丧味,只保留了原始跳丧鲜明的节奏和有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们所熟悉的与舞蹈情绪相吻合的山歌、民歌为基调。
巴山舞的编创把握住群众自娱性舞蹈所具备的群众性、科学性、自娱性、随意性的基本特征,所以它来自民间,又回到民间,象早春的燕子飞旋在千家万户,象七彩的阳光融进了新婚的洞房,燃旺了土家的欢乐,正如一位舞蹈学教授预言的那样:“巴山舞或许会作为富于民族特色的集体娱乐舞蹈,而与世界优秀的民族娱乐舞蹈媲美。”
跳丧舞
跳丧舞
风俗文艺的代表作——跳丧舞
在清江流域、鄂西土家族聚居的崇山峻岭之中,至今流传着一种独具特色,以欢乐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族民间舞蹈。土家人俗称之为“跳丧”,也叫“跳丧鼓”或“跳撒尔嗬”。
土家族人家中的长者去世后,一般装敛入棺后在堂屋里停放1至3天,“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邦忙”,每晚就有亲朋好友前来跳丧。跳丧时1人击牛皮鼓叫歌,跳者围棺接歌而起,脚跟鼓点鼓跟脚,无弦乐伴奏,跳者2至4人比较普遍,但女人不跳丧。击鼓者领唱,对舞者和,均为高腔俚调,边唱边舞。舞者头、肩、腰、臂、腿、脚尖、脚跟一齐动作,跳着变幻多姿的舞步,唱着古老、粗犷、格调明快而独具民族特色和浓郁山乡气息的曲调,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
参考资料
.中国茶网.2013-12-27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9 22:15
目录
概述
土家族介绍
土家人和苞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