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自古就生息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森林和草原,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光荣历史的部落。土尔扈特部源出历史上的
克烈(克列特)部,其早期历史可上溯到八九世纪的九姓鞑靼,土尔扈特部始称为
翁罕,亦称
王罕。据
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
史集》记载,翁罕所率的是克列特部落。“克列特”一词,
蒙古族古老的形式是Kearlier(
客列亦惕),21世纪初的发音为Kerred。土尔扈特一词与克列特有着密切的联系,“克列特”有“包围”、“警卫”的意思,因为翁汗家族中的克列特人确曾充任过
成吉思汗的护卫。而土尔扈特方言中的“护卫军”亦称土尔扈特(
tongued),因此克列特便称为土尔扈特。从古老的族源学考证,“克列特”原是土尔扈特的一个姓氏,翁罕的姓就为“克列特”,以后发展成为一个氏族。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廷设立的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南路盟,其中最大的一个旗就是“克列特”旗,也就是罕旗,各代汗王均属此旗。在西蒙古专门使用的一种
蒙古文字托忒文中,“土尔扈特”一词的词根中还有“强大”、“强盛”的意思,在蒙古族普遍使用的
胡都木文中,客列亦惕一词的词根中也有“强大”、“强盛”之意,所以土尔扈特一词从客列亦惕一词演变而来。其实,土尔扈特无论从哪一种蒙古文字中,都能找到“强大”、“强盛”之意的词根。还有的史学家认为,土尔扈特人善于骑马作战,缴获俘虏较多,并融合于自己的部落,逐步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因而有了“强大”、“强盛”的名称。汉文原来翻译“土尔扈特”一词还有“剩人”、“余人”或“剩下的部落”、“余下的部落”的意思,意为剩余在
俄国的最后一批人、一个部落。对“土尔扈特”一词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但学术界认为第一种说法有一定的理由,更接近事实。
从17世纪初起,因人口和
畜群在不断增长,而领地发展又受到了周边的
喀尔喀蒙古等势力的限制,加之四
卫拉特联盟中各部首领为了扩大
牧地而彼此争夺,土尔扈特部为了避开卫拉特内部的纷争和寻找新的牧场,1628年土尔扈特部首领在征求四卫拉特部首领巴图尔洪太古同意后,和鄂尔勒克的率领本部落及和硕特、
杜尔伯特、
辉特等部分属民下向西北迁徙,约在1630年左右经过哈萨克草原,越过
乌拉尔河,来到
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放牧。事实上,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
卫拉特蒙古各部已经开始向
西伯利亚迁徙,这一时期的土尔扈特部是与
杜尔伯特部达赖台什以及
绰罗斯的楚琥尔共同游牧的,因为这一此时他们的实力还比较强大,因此并不急于向伏尔加河迁移,而是在
额尔齐斯河中、上游一带,沿着
伊希姆河与
鄂毕河进行游牧。后来由于来自俄国当局派使团劝说卫拉特执政者加入俄国国籍、卫拉特与喀尔喀的两次战争失利所带来的外部压力,以及卫拉特联盟内部的动乱,促使和鄂尔勒克率领其部族以及部分杜尔伯特、和硕特牧民约五万帐急速向西挺进,奔向伏尔加河下游。
此外,有少数土尔扈特部并未西迁,随和硕特部迁往青海,是为
青海土尔扈特部。康熙后期,西迁的土尔扈特部中的一个贵族
阿喇布珠尔率部东归,雍正年间迁居
额济纳旗,是为
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当俄国政府扩大领土到伏尔加河沿岸后,开始压迫土尔扈特,部众就曾几次想重返祖国。1712年土尔扈特汗
阿玉奇遣使假道西伯利亚,到北京贡方物于清朝。1771年1月5日,土尔扈特人启程回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历程。俄国女皇
叶卡特琳娜二世立即派出军队追袭。土尔扈特经过了多次战斗,忍受了饥饿疾病,终于在6月底7月初进入中国新疆境内。土尔扈特起程回国时,有3万多户17万余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竟有一半人死于归途。乾隆帝得到奏报后,立即发布谕旨安插土尔扈特部于新疆。
清廷对土尔扈特部返归祖国的爱国正义行动十分重视。乾隆帝在热河
木兰围场的
伊绵峪和
避暑山庄多次接见、宴请
渥巴锡等首领,对其部众也给以牛羊粮食、衣裘庐帐。并亲撰《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
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两篇,立碑于承德
普陀宗乘之庙内。同时封渥巴锡为卓哩克图汗,其余大小首领也分别给予封爵。分土尔扈特为新、旧两部,旧土尔扈特(
乌讷恩素珠克图盟)由渥巴锡统领,分东西南北四路,共十旗;新土尔扈特(
青色特启勒图盟)由另一首领
舍楞统领,分二旗。东归后的土尔扈特部一部分安置在新疆地区,一部分安置在外蒙古
科布多地区,其中安置在新疆的部分主要分布于今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
塔城地区。
由于
伏尔加河一直没有封冻,无法把回归祖国的消息及时传给西岸的卡尔梅克人,这些卡尔梅克人就留居在俄国。当时在西岸没有东归祖国的卡尔梅克人有4700帐,其中有杜尔伯特部落10000多人,绰罗斯(准噶尔)部落8000多人,和硕特部落3000多人。为了防止他们东归祖国,
沙俄军队一直包围了他们十几年,不准他们离开伏尔加河沿岸。自1771年至1775年有2000多人小规模的、分散的,巧妙利用游牧的方式回到祖国,清朝政府都很好地给予了安置。1775年以后,俄国政府对留居的人严禁四处游牧,使这批卫拉特人留居俄国
卡尔梅克共和国。
1911年12月,
外蒙古活佛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乘辛亥革命之,宣布
外蒙古独立,即派人到科布多和阿尔泰游说,均被当地卫拉特蒙古人扭送中国官府查处斩首示众。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派兵进攻科布多,胁迫卫拉特蒙古人1万多人被外蒙统治,其中土尔扈特人达4000多人。新土尔扈特的亲王密什克栋固鲁布坚决反对哲布尊丹巴分裂祖国的行为,于1913年5月16日毅然举行起义,要求南迁
吉木萨尔县,中国
北洋政府即予支持慰勉。1913年8月20日,密亲王只带回了土尔扈特部2000多人回来,以后又陆续通过各种渠道逃回2000多人。
辛亥革命后,
杨增新统治新疆,维持土尔扈特部的
札萨克制度。1928年,杨增新遇刺,
金树仁上台,于1930年废除包括土尔扈特部在内的新疆
少数民族的札萨克制度,并杀害土尔扈特的生钦五世活佛。金树仁下台后,
盛世才继续对新疆推行
改土归流,于1937年10月逮捕了土尔扈特部
满楚克扎布王等少数
民族上层人士,在旧土尔扈特南路盟设置和通县(后改称和
靖县,今
新疆和静),其他盟也都撤销,各归县管辖。盛世才下台后,国民党政府释放了这些民族上层人士。三区革命时,土尔扈特部不少人响应,并成立了尤勒都斯革命政权。
国民政府为笼络土尔扈特部众,在1947年在保留和靖县的前提下恢复了旧土尔扈特南路盟,并让满楚克扎布之
子满光强(恭本德吉特)承袭盟长和王位。1949年9月26日,新疆宣布和平解放,满光强成为劳动人民的一员,土尔扈特部开始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