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女牢中
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在德国女牢中》是1983年4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兰畦
创作背景
胡兰畦从德国女牢获释后在一家犹太人办的园艺学校半工半读。她利用这段时间,写出了有影响的著作《在德国女牢中》。这部长达14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以亲身经历生动形象地记叙了狱中生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对进步人士和无辜群众的残酷迫害,也记述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女囚对法西斯的仇恨及她们机智顽强的斗争。《在德国女牢中》写成后,陆续在《世界报》上发表,并被译成俄、英、德、西四种文字,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普遍赞扬。
内容简介
《在德国女牢中》写的是 1933 年春夏间她在德国牢中三个月的生活。这是一个天还没有亮的早晨,几个武装的和便衣的警察冲进她的住处,先是翻 箱倒柜的抄家,接着把信件、纸单、稿子、中文或德文的书籍和照片等等捆 成几大包,与人一起带走。住在对面小间里的一位女工,被连累受到查抄, 抄出一本《资本论》的笔记,也被带走。她知道,她之所以被捕,是因为在 很多大会上作过抗日反帝的演讲。
牢中有犹太人、俄国人,多数是德国人,关在一个院子里的都是政治犯,都有觉悟,互相团结。牢里吃得很苦,常常土豆糊当饭。有一次放风时,一 位犹太妇女塞给她一块巧克力,这使她感动得热泪直流。后来她用这块褐色 巧克力在牢房的天花板上写了一行字:“被压迫的阶级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 来,我们为争取世界劳苦大众的幸福而斗争!”她有机会的时候,设法买来 了糖和纸烟,送给大家。
在牢房里,有的墙上写标语,有的墙上画画,在大牢的白漆窗框上竟刻有马克思、列宁的像,在马桶盖、马桶边上则刻了希特勒、戈林。她和女禁 搞好关系,弄到一段铅笔和一些纸片,就在各牢房间传递消息。
在牢里听说蔡特金在莫斯科逝世了,为了表示哀悼,她们在放风时,以 整齐的步伐绕着圈走,并把拳举在肩上,由那犹太人带头,唱起了国际歌, 歌声由低逐渐响亮,致使狱警们惊慌失措,十几支枪从楼上窗口对准着她们。 她们在牢里传阅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还把它改编成剧,偷偷地演出。
难友们为她在狱中庆贺生日,给她送来了在牢里很难得到的苹果、草莓。 还有一束玫瑰鲜花是狱外一位德国妈妈送来的。鲜花中还有德文打字的字 条:“牢狱的生活,固然不好,然而在牢狱中过生日,也是生活上的好纪念, 希望你不要愚笨地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我爱的孩子!”
这部长达十四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用文学笔法真实地记叙了狱中生活,生动形象,透露了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它先是在巴比塞主持的法 国《世界报》上连载,接着被译成德、俄、西班牙文在各国发表。苏联因此在1936年邀请她出席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称她是“真正的人”。
作者简介
胡兰畦1901年出生于成都。年轻时由于不满封建婚姻,冲出家庭,去重庆等地当教师,结识了陈毅等人。1925年奔赴广州参加革命。1926 年考取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大革命失败后,追随何香凝参加妇女运动。1928 年她在江西参加反蒋活动。1929年2月蒋介石电令胡兰畦等十一人离开江西。这年底 她以出国考察为名去了德国。在德国由廖承志、成仿吾介绍加入共产党。1931年7月她陪伴宋庆龄从柏林回国,然后再回德国。1933年春,因从事抗日宣传活动,被刚上台的希特勒政府逮捕,坐牢三个月,出狱后被驱逐出境。以后她在法国、英国、香港、苏联,1936 年回国。上海“一·二八”战争中,她任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团长。1939 年夏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为 “战地党政委员会少将指导员”。四十年代她在江西办农场。以后她到过解 放区和做过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1949年她在上海迎来了解放。1957 年她 在北京被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初她回到四川,后任四川省和全国的政 协委员,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 年12月在成都逝世。
民国时期,被国民政府军委会授予将军军衔的女性只有7位,她们是中将宋美龄、奇俊峰、巴云英,少将、谢冰莹、额仁庆达赖、姜毅英。其中的胡兰畦少将是位大美女,她曾以时尚俏女郎登上过《良友》画报的封面。胡兰畦的经历颇为传奇,坐过纳粹德国的监狱,写出了有影响的著作《在德国女牢中》。她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出席过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苏联大文豪高尔基赞其“是一个真正的人!”高尔基去世,胡兰畦被选入了高尔基治丧委员会,曾为高尔基执绋。她还是茅盾小说《虹》中所描写的成都“五四”以来一位新女性“梅女士”的原型人物。她还和陈毅曾山盟海誓:互等三年,若三年后都还未婚,则结为连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31 13:17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