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与疆域》是法国小说家、诗人和导演
米歇尔·维勒贝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0年9月。
内容简介
小说共分三部分,头尾还有小小的楔子和尾声。楔子中说到,圣诞节之前,杰德在巴黎自己冰冷的公寓中作画,画的是《达米恩·赫斯特和杰夫·昆斯瓜分艺术市场》,家中的热水锅炉坏了,天冷得很,他到处打电话让人来修,自己也搬进了旅馆住。杰德怎么也画不好昆斯的矛盾面貌,绝望中,他用刀子刺进画中赫斯特的眼睛,撕裂了画布,毁了画。怀着沮丧的心情,杰德前去他年老的父亲那里,两个人一起吃那顿一年一度的圣诞晚餐。
接着,作者在小说第一部分中回顾了杰德的成长过程。他孤独、忧郁、家境富有,从小母亲就自杀了,父亲是个建筑师,但忙于事务和生意,一直忽略对儿子的关心。杰德在寄宿学校上的中学,大学则上了美术学院。毕业后开始尝试摄影,在不太成功地完成了“五金零件用品”摄影系列后,他转向了地图摄影,尤其是“米其林公路图”的摄影,结果一举成名。后来,他决定转向绘画,在多年的绘画生涯里,他完成了“简单职业”系列和“名人及职业”系列,从《马肉店老板菲迪南·德雷什》一直到《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谈论计算机技术的未来》,一共画了64幅。
第二部分主要讲杰德事业成功后的经历,尤其是他与作家维勒贝克的关系。杰德莫名地被维勒贝克这位孤僻的文人吸引,为了让自己的个人艺术展获得成功,便请小说家为他写一份展品名录。为此,他好几次去拜访作家,先是去了两趟爱尔兰(维勒贝克当时住在那里),后又去了一趟作家在蒙塔日乡下的新居。两人相识相交后萌生友情,互诉心曲,并发现彼此有颇多共同之处:苦闷的童年,失败的婚恋,浪得的虚名。维勒贝克也信守承诺,完成了那篇评论文。为感谢维勒贝克,杰德专门为他画了一幅肖像,而且选了元旦那天给他送去。杰德不知道,他画的维勒贝克肖像竟然已达九十万欧元的高价。通过维勒贝克和杰德的几次见面谈话,作者借他们(尤其是维勒贝克)之口发表了对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的种种看法。
第三部分,从时间上看,应该是2010年代之后即将来的事情了。作者跳出以杰德为中心的叙述角度,而引入了一个侦探故事,以警长雅斯林尝试侦破名作家维勒贝克被谋杀碎尸案为过程,穿插叙述雅斯林的警察生涯。故事讲到,维勒贝克在家中被人残暴杀害,他的脑袋和宠物狗的脑袋被齐刷刷地割下,而尸体的其余部分则被切割成碎片。警方在调查中得知杰德跟死者熟悉,便请杰德来现场帮助侦破。结果杰德发现,他送给维勒贝克的那幅肖像不见了。原来,是有人在盗窃名画的同时杀死了维勒贝克。
尾声中,维勒贝克谋杀案终告侦破,所追回的维勒贝克肖像画价值已经达到了一千二百万欧元。杰德则几乎不再创作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他卖掉了父母在勒兰西的房地产,搬到他祖父母在克勒兹的故居去安度余生。
创作背景
米歇尔·维勒贝克曾想写关于旅游业的文章,他在西班牙的
阿尔梅里亚买了一套公寓,从其居住的爱尔兰开车到那里,他通过查看地图发现有很多道路都通往法国。然后他以游客的身份访问了这个国家,并意识到法国真的很好,且法国人非常擅长旅游。这些经历促成了维勒贝克创作《地图与疆域》。这本书的真正出发点是杰德与其父亲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借此来表现他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之后维勒贝克想让自己出现在小说中,他认为谈论自己的父亲很重要,而讽刺自己既简单又有趣。米歇尔在写这部小说时遇到了供暖问题,这与楔子中杰德的处境相呼应。
波兰裔美国哲学家、普通语义学创始人柯日布斯基在论述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时,曾运用一个比喻:“地图非疆域”,意思是语言无论多么精练,也不能说明事物的方方面面,正像地图无论多么精准,也无法展现疆域的山山水水。地图对于旅行的人虽然大有用场,但并不就是那一块地方。与此相似,语言并不就是人们周遭的世界,可是对于人们遨游世界却是不可缺少的向导。这一比喻激发了法国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的创作灵感,他的小说《地图与疆域》的名称正是脱胎于此。
人物介绍
杰德·马丁
小说的主人公杰德是一位天赋异禀的艺术家,具有成熟的审美力和艺术感受力。总体来看,杰德的一生共经历了四个创作阶段。
杰德的第一个创作阶段是在他大学的时候。在
巴黎美术学院就读期间,杰德带着“创建工业时代人类制造物品的一个齐全目录”的百科全书般的野心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对手工制造物件的系统摄影。在这一时期里,杰德拍摄了一系列五金制品,合成了“五金零件系列照片三百张”。在他看来,“人类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人类掌控金属的历史”。
在与冰冷的工业时代物件决裂后,杰德开始了他“穷尽某地的一种尝试”。他由拍摄米其林地图而开始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二个阶段,他的作品展也处处体现着“地图比领土更有趣”的深意。因为当杰德在A20公路上第一次摊开一张米其林公路地图时,他被地图的美震撼了,并获得了审美上的一次重大启示:“世界现代性的本质、对科学技术认知的精华,似乎和动物体生命的本质是相辅相成的……(面对着地图)可以感到十几个生命的跳动和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灵魂的召唤——它们中的一些引人堕入地狱,而另一些则给人带来永生。”
这一创作阶段随着奥尔加的离去而结束,随后杰德决定转向绘画,他的第三个创作阶段由此开始。这一时期同时也是杰德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灵感丰富,作品众多,包括“简单职业”系列的六十五幅画作一直到十八个月内完成的“公司的组成”系列二十二幅画作。在这些作品中,关于他父亲的《让-皮埃尔·马丁退下领导席》,有《让-皮埃尔·佩尔诺出柜》,以及市价最高、小说描写篇幅最长的作品《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谈论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副标题为“帕罗奥多的谈话”。一幅回归“简单职业”系列的作品《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标志着这一创作阶段的结束。在这一时期,“渴望着给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部门一个详尽的观照,杰德·马丁必然被追在他事业的某个时刻代表着艺术家”。
杰德·马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仍然坚持艺术创作。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似是对欧洲工业时代结束的深思,广义来讲,是对人类工业生产之短暂性、必然消亡性的思考”。在时间的作用下,一切都物化了,甚至那些人类制造的工业产品也消亡了。在小说结尾,杰德看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残片被掩映在随风摇摆的野草中,不禁感叹到“植物的胜利是彻底的”。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首先,小说描绘了当代法国乃至欧洲艺术界的面貌,尤其是艺术创作界(绘画、摄影、建筑)、文学界、评论界、艺术品市场、电视业、旅馆业、旅游业(甚至还包括警察行业)的面貌。种种新的时尚和旧的传统,以及时尚与传统之间的碰撞所引起人们对世界文明问题的思索,都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
对主人公杰德艺术生涯的描写很有代表性:杰德一开始从事颇具特色的艺术摄影,可以被认为是在追求“纯艺术”,后来便转向绘画,在经历了两个以社会为题材的绘画阶段后,挣了大钱,这两类大题材,一是“简单职业系列”,二是“企业构成系列”,颇有库尔贝和巴尔扎克的风格,应该属于社会现实主义的写照,用《地图与疆域》中那些艺术史家的话来说,就是“为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条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特别宽阔和丰富的分析色谱”。
功成名就之后,尤其是在作家朋友维勒贝克被杀之后,杰德放弃了现实主义绘画,又转向纯艺术的摄影,这是对抽象、绝对、超现实主义的回归:“在把十来年时间毫无例外地贡献给了植物摄影之后,又回归到了对工业用品的再现”,例如移动电话、电脑键盘、办公桌电灯等,后来渐渐地,“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了那些包含有电子元件的物品上”,如报废的电脑主板等。这又是一种转向。这些转来转去的转向,大致呈现了西方艺术的一种发展轨迹: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自我中心,等等。
当然,主人公们所经历的私生活,也属小说所要展现的内容,这些生活情节,从细节真实上和象征意味上都反映出当今西方社会的一些代表性侧面。杰德的个人生活,正是当今法国艺术家生活的一个缩影。
先说与情人的关系:杰德与马达加斯加女郎热娜薇耶芙有旧情,此女靠卖淫进入并读完艺术学院,杰德对此毫不介意,还帮她拍艳照为其网站招揽生意。后来,他绘画生涯春风得意之时,又邂逅了一位俄罗斯美人奥尔伽。奥尔伽不仅帮他连连获得艺术上的成功,而且还让他过上了一段安宁、惬意的生活。但杰德对这位女郎没有太多的“欲望”,当奥尔伽离而复返后向他示爱时,杰德似乎根本不打算主动做点什么来回应她。相比较于维勒贝克的前几部小说,《地图与疆域》中的情色描绘已经大大缩了水。小说中情色场景的缺位,大概也能说明,一方面,作家写情色已经写到了头,不愿意再继续下去了,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色情已经泛滥得令人生腻了。
再说父子关系:杰德的父亲忙于工作,对少年杰德一直不关心,还把他送进了寄宿学校,这让少年杰德颇受心灵的伤害。后来,父亲退休后,发现自己得了直肠癌,而且病情逐年恶化,父子间又有了一种彼此很能理解的心态,但是也只是保持了平时打打电话,圣诞节一起吃上一顿一年一度的晚餐,在吃大餐的同时交流一下彼此的情况,还有对生活的感悟,对往事的回顾,对艺术世界的看法。这样的父子关系,在当今的法国很有代表性,用杰德的话来说,就是“儿子是父亲的死亡这肯定没错但对祖父来说孙子是某种复活或者报复”。最后,饱受病痛之苦的父亲选择走上了安乐死的道路。而心底里实际很挂念父亲的杰德最终也赶到了瑞士苏黎世,去安乐死机构了解详情。
另外,小说中对一些画作的描绘也很有特点,通过文字对画面的描绘,作者巧妙地再现了当今现代社会的某些侧面。例如,杰德有一幅画叫《比尔·盖茨和斯蒂夫·乔布斯谈计算机的未来》描绘“
微软”和“
苹果”的这两位科技巨擘在美国加州一幢现代公寓中分坐于棋盘两端,
比尔·盖茨陷坐在一把柳条椅子中,“身穿一条棉布裤子,一件卡其布短袖衬衣,光脚趿拉着一双人字带拖鞋。不再是当年微软公司正稳固统治世界那个时代的穿海蓝色上装的比尔·盖茨”,而乔布斯,“目光中闪亮的那样一团火焰,不仅仅是说教者和先知者的火焰,而且还是得到了
儒勒·凡尔纳如此频繁地描绘的那些发明家的火焰”;大玻璃窗外“能看到一片景色美丽的牧场,一种几乎非现实的宝石绿,呈缓坡渐渐伸延到一条悬崖,并在那里连接上一片针叶林。更远处,太平洋正翻卷起无边无际的金褐色波浪”。小说中,
斯蒂夫·乔布斯本人以一百五十万欧元买下了此画。杰德说,这画的副题可叫做《帕罗奥图的对话》,而维勒贝克则认为,它应该就是《资本主义的一段简明历史》。
艺术特点
在小说中,作家推崇“视金钱如粪土”的自我超越,正因为艺术上能够自我超越,杰德在美学上才能达到炉火纯青。他拍摄了300幅五金用具照片,运用了中性光线,对比度很小,以中度灰色的法兰绒为背景,使得螺母和螺钉等工具如同珠宝首饰一般,呈现出神秘而又魅惑的光泽。艺术史专家评论,杰德的艺术实践表现出一种对人类劳动的敬意。当他的艺术实践获得认同后,拍摄静物的订单纷至沓来;而他一旦为了商业和职业目的进行静物摄影,艺术创造力就大打折扣,这让他陷入了轻度抑郁。直到杰拉德发现了地图的美丽,才又一次找回了艺术创作的动力,并成功举办了展览,名称为“地图比疆域更有意思”。
作者借助《世界报》艺术评论家之口诠释拍摄地图究竟意义何在:“他不失勇敢的脑瓜,采用了一个与人类并肩、共同参与的上帝的视角,(重新)建造世界。”事实上,自卢梭以后,“城市”大行其道,而米其林地图摄影展让“乡村”再次成为“趋向”;另一方面,杰德的大部分作品又都在表现城市男女服从职业的命令以获得经济的满足和自尊心的回报,他们自身就是一个深刻的社会课题。
作者还通过杰德的“自问”来探讨:成为艺术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成为一个艺术家,在他看来,首先是成为某个服从的人。服从于一些无法预见的神秘信息,因为没有更好的称谓,而又无关乎任何宗教信仰,人们只好称之为直觉;这些信息以同样明确而又专横的方式支配着人们,不给人留下任何得以摆脱的可能性——除非失去了一切整体观念和自我尊重。这些信息可能涉及摧毁一件作品,甚至是整整一系列作品,以求投入到一个完全新的方向,有时候甚至连任何方向都没有,不安排任何计划,不给人继续下去的任何希望。”小说还明确指出,艺术形式不是终极目的,最重要的是个性——一种投在艺术行为上、投在其社会地位上的目光,一种隐忍而又清醒的忧伤。在恋人奥尔伽离去之后,杰德迷失在城市中,并最终回归绘画。他开始将令人沮丧、即将消亡的职业凝固在画布上,随后是新兴职业,最后,这一“简单职业系列”以《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谈论计算机技术的未来》而告结束。显然,作者想要通过杰德给当代社会的生产领域一个透彻完整的视觉形象,提供丰富的色谱分析。
杰德寄托了作者的艺术理想:他投向时代和社会的目光,没有一丝一毫“入世”艺术家的主观色彩,而是“无我”的超脱和客观。正如燕子从来就不用人工建造的鸟巢,艺术也应该远离功利主义,保留自然而野性的自由空间,这正是“无我之境”,也是某种超前的生态主义。
小说关于杰德一生经历的描述,其实就是对西方现代艺术中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发展轨迹的勾画。从最初尊重劳动和科学,到最后预言工业时代的终结,作者试图摆脱功利主义和自我中心的束缚,寻找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主义模式。小说尾声,“一切归于平静,再没有了别的,只剩下野草在风中摇曳。植物的最终胜利是彻底的”。
维勒贝克在《地图与疆域》中引入了许多当代人物,都是有真实身份和细节描写的。尤其是,他把自己写成了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一开始在“楔子”中就被马丁父子谈论到,随后在第二部分就亲自出场,直到在第三部分中死去。读者看到的维勒贝克是一个讨厌的老酒鬼,病恹恹的,但具有批判精神,对艺术对社会均有独特的看法。他喜欢爱尔兰冬天短暂的白昼,它能使他“穿上睡衣”,“服下安眠药,然后带上一瓶葡萄酒和一本书上床去”,而春夏两季他更喜欢在泰国度过,那是旅游淡季,妓院“运行缓慢但毕竟依然开放”,“服务极佳”。当然,这个维勒贝克既是漫画化的,又得到了精密而细致的修正。最后,作者毅然决然地把这个维勒贝克写死:他在家中被人谋杀并分尸,全法国都为他的死深切悲痛,并颂扬这位伟大的创造者:“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这里头有一种幽默、调侃的精神,作者唯有拼命地嘲笑自己,才能更好地嘲笑文学艺术界的同行。确实,维勒贝克还将众多法国文化名流以真名实姓写进书中。例如,电视新闻主播让-皮埃尔·佩尔诺成了书中的同性恋者。通过对佩尔诺私人府邸中举行的新年晚会的场景描绘,小说表现了那些上流人士的趣味和癖好,很有暴露和揭示的意味。例如,电视主持人朱利安·勒佩斯就被描写成“有着公羊般面容和胃口”,在那里大唱黄色歌曲。
另外,维勒贝克的朋友小说家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也在书中出场。作者对他比较宽容,友好,甚至可说是赞赏。他这样描写:“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以其勇敢的立场,赞同吸毒合法化,赞同男女卖淫者一种身份的创建,以其更妥帖的立场,关注无证件者,关注囚徒的生活状况,渐渐成为了2010年代的某种萨特。”
“自我”历来是一个很难洞彻的深奥概念。维勒贝克确信他人之我就是自己之我:“这不仅是因为人们之间有着相同的心理功能并遵循着相同的心理活动规律、身体活动规律和社会活动规律,更主要的是,虽然人的心理之间存在隔离效应,但他人的感知与苦乐毕竟还是由同一个‘我’来体验和承担的,就像一个完全遗忘了的梦境之险遇仍然是自己之‘我’在昨夜经受的(只是现在不知道了)一样。所以,他人之喜也是自己之喜,他人之忧也是自己(在一个遗忘了的梦中)之忧,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包括动物的痛苦)实际也都是自己之‘我’在承受着。”小说中,无论艺术家杰德还是作家维勒贝克,都是作者的“自我”。作者的“自我虚构”正体现了“爱人如己”的平等社会原则,这种高尚的良心劝导是维勒贝克文学创作的深意所在:要消除地位、贫富和种族之间的不平等,要宽容文化、宗教和政见的不同,要拯救生灵于水火,要实现宇宙之大同。
即使地图非疆域,地图也浓缩了疆域。无论是无我之境还是自我虚构,都是艺术心灵和宇宙意象的交相辉映。维勒贝克将东西方哲学融会贯通,得以摆脱“小我”的束缚,才能够视人如己,物我合一,成为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将法国文学重新放到世界文学版图上的作家。
作品影响
2010年11月8日,米歇尔·维勒贝克凭借该作品赢得2010年度法国文学的最高奖项——龚古尔文学奖。
作品评价
“自由的思想、毁灭性的讽刺和道德追寻的完美结合”。(《
费加罗》杂志评)
“这部小说真正构建了一部充满力量、幽默和创新的叙事,它虽缺乏深度,但风格独特。”(《
世界报》评)
“《地图与疆域》既是作者自己的自画像,也是对人类状况的深刻总结,从绝对意义上来说是一部传统小说,但就其开放性而言,也是一部现代小说。小说素材新颖,语言如同行云流水,人物对话文化色彩浓厚,趣味盎然。讽刺、幽默和细腻的分析无处不在。维勒贝克的创作紧紧把握了他置身其间的这个时代的脉搏。”(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
刘成富评)
作品争议
有人曾指责这部小说原封不动地“复制并粘贴”了法语维基百科的内容。网络文艺杂志《Slate》法语版指出,《地图与疆域》至少有三段文字涉嫌剽窃维基百科的词条。分别涉及政治家弗雷德里克·尼乌的生平、博韦城的历史、苍蝇的性生活。
维勒贝克在接受采访时,坦然承认自己复制了维基百科上的段落,不过他反驳说:“但这不是抄袭。”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样做是一种文学的实验形式:“如果这些人真的这样想(即认为是抄袭),他们就没有明白文学是什么这一首要概念。我尤其受佩雷克和博尔赫斯的影响……我希望使用这类材料后,能增加我的书的美感。”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法国小说家、诗人和导演,本名米歇尔·托马,1958年2月26日生于法属留尼汪岛,六岁时到法国本土与祖母生活。二十岁时以诗歌创作开始文学生涯,1991年开始出版作品,包括诗集、小说、评论等,作品多次引发法国知识界论战,被称为“继加缪之后,唯一一个将法国文学重新放到世界文学版图上的作家”。他是法国现代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他的作品曾经被评价为“令人作呕”和“在精神错乱和性爱之间蹒跚”,但同时他也被评价为足以与巴尔扎克并称的现实主义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