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地理科学(Geographical Scienc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地理科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位。
发展历程
1986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中,设置师范类地理学、理科地学地理学、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二司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自然地理(专业编码理科070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编码理科0702)属为理科地理学类。
1993年,教委高等教育司编写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设置地理学(专业代码07070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代码:070702)、地理学教育(专业代码:070706)。
1998年7月6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原地理学(专业代码07070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代码:070702)、地理学教育(专业代码:070706)合并为地理科学专业,专业代码为070701,属地理科学类专业。
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地理科学专业为理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70501,属地理科学类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地理科学培养的学生应掌握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能;具备通过野外综合考察、社会调查、实验分析等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和地理数据的能力;能够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掌握一定的数理统计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具有定量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具有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或开发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设计实验和开展野外调查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能够在教学科研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全球变化、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灾害监测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区城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国防建设等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应用及管理的专门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以及自身办学定位,对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社会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结合自身的学科与人才优势,制定具有学校和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特色专门人才的需要。
师范类院校应按照卓越教师培养理念,遵循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培养现代地理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等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能在各类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综合性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训练和地理学的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地理科学研究和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各高校应结合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评估,建立动态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培养规格
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可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8年,累计修业时间不少于3年且不超过6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总学分不少于150学分,总学时不少于2700学时。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为人,品行端正,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科学道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才兼备。
(1)掌握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还应掌握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
(2)系统地学握地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3)紫握地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较熟练地掌握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实地调查、实验操作等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与数据。
(4)具有整理、归纳、综合分析相关数据,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并能够进行定量研究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地理学区域综合分析能力。
(6)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及协同攻关的能力和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环境适应能
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8)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行业和区域特色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
上述业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坚持体育锻炼,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的合格标准;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挑战与挫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和体现,课程体系构建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各高校结合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依据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形成规律和科学的内在逻辑顺序,构建体现学科优势或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四年制地理类专业,可参照以下构建原则:
公共基础课程约占25%,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50% (含学科选修课程、创新型课程和师范类专业教育类课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含教育教学实践)不低于15%。
应构建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型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各高校应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完成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构建完整的实践、学习、科研训练体系。获得地理类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须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毕业论文(设计)应安排在第四学年,原则上为1个学年。
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上述核心知识领城的内容组合成核心课程,并适当增加本校研究或应用特色内容,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地球科学概论、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地图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方法等核心课程,师范类院校还应设置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教育学、地理教材教法等核心课程。各高校可结合学科优势、区域特色、实验条件以及学生实际,设置全球变化、冰冻圈科学、未来地球、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海洋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理论课程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艺术、体育等内容由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解国家有关主体功能区划、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师范类院校学生应掌握国民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
具备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研究设计。熟悉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师范类院校学生还应具备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
以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为专业基础,能有效运用现代地理学技术综合分析处理各地理要素,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讲授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相关知识。主要课程包括:普通地质学、植物地理学、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土壤地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自然资源学原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
实践教学
具有满足教学需求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教育教学实习、创新创业训练等。
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
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地理科学专业专任全职教师人数不少于12人。当折合在校生人数大于120人时,每增加20名学生,须相应增加至少1名专任全职教师,生师比(此处仅计算地理科学专业专任教师)应不高于20:1。
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学术带头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80%,具有博士学位(不含在读)的比例不低于20%,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所有专任全职教师必须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在编的主讲教师均须通过岗前培训,其中超过90%的主讲教师须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兼职教师人数不超过专任全职教师总数的1/4。新招收的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18人,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数最多不超过6人。每1万实验教学人时数配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
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忠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具有地理或相关学科的教育背景,熟练掌握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组织课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加强启发式教学,注重效果。
关心学生成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必要的指导。
教学科研相结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掌握地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课外学术、实践和科研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各高校应建立教学基层组织,建立教学梯队或团队,定期开展教学重点难点研讨等活动。
实施教师上岗资格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任课试讲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建立高效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优良教学传统。
办学单位应加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学设施
基本办学条件
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综合类和师范类的合格标准执行。
地理教学实验室
(1)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实验台间距不小于1.3米。
(2)照明、通风设施良好,水、电、气管道及网络走线等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实验台应耐化学腐蚀,并具有防水和阻燃性能。
(3)实验台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应配备防护眼罩,装配喷淋器和洗眼器,备有急救药箱和常规药品,具有应急处理预案。
(4)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三废收集和处理措施。实验室噪声低于55分贝;具有通风设备的实验室,噪声应控制在70分贝以下。
(5)化学药品与放射性物质的购置、存放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地理教学实验仪器
(1)室内仪器(含软件、数据、标本等)
玻璃器皿、生化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电子显微镜、电脑、数据库服务器、GIS平台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平台软件、网络交换机、投影仪、多媒体系统、绘图桌、绘图仪、扫描仪、地球仪、电子天平、激光打印机、矿物与岩石标本、地形图、卫星影像图等。
(2)野外仪器
手持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仪、全站仪(或水准仪、经纬仪)、地质罗盘、放大镜、数码照相机、便携式气象测量仪(通风干湿表、风速仪、气压表)、加带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笔记本电脑等。
各高校必须有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实习路线或实习基地。应根据各自的学科特色和教学内容、社会需求与毕业生去向,建立和完善野外实习路线或实习基地。可以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建立具有特色的实习路线或实习基地(包括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满足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基本信息资源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和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专业基础课中2/3以上的课程应采用全国通用规划教材或行业、省通用规划教材,其余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如无正式出版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义,以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研究和相关文献资料。
图书信息资源
提供必要的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类的图书资料,生均专业图书量不少于50册,生均年专业图书进书量不少于2册;提供数字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并可连接到国内或国外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
提供主要的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能使用国家精品课程网、国家地理信息数据库等资源。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课程网站,提供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投人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2500元,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平均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不低于设备总值的10%。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过500万元的专业,平均每年净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不低于5%。
新开办的地理科学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300万元,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
专业年均仪器设备维护费不低于仪器设备总值的1%,且总额超过10万元。
质量保障
地理科学专业需在学校和院系相关规章制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自身特色,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发展跟踪机制。
有健全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实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与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具有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监督和保障到位;具有规范的课程考核机制,建立核心课程试题库;具有专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评估体系,能够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有专业学情调查和分析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进行有效测评;强化学生评估与同行评价相结合,评教制度完善,促进教学效果。
有健全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及社会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价,并使评价信息得到有效应用。
有健全的持续改进机制,并保证其有效运行,使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及时用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培养模式
1.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增加实习时间和实习项目,建设相应完善的实习基地,使实践教学有特色、有成效。
2.加强学生师范技能训练,培育专业特长通过设计师范技能训练模块,规范训练各环节,使学生师范技能突出。
3.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本专业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强的特点,在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尝试本科生导师制。
该专业办学突出“精英”教育理念,国家、学校及学院对基地专业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包括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实验实习条件、实行“小班制”教学、实行“导师制”、优先获得本科生科研基金、直接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等。该专业实行滚动分流的人才培养方式。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各进行一次专业分选,按一定比例从其他专业遴选优秀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对不适应在本专业继续学习的学生,安排分流到其他专业学习。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应用型的老师,就没有应用型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应由业务素质高、结构优化、精千高效,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双师型”教师所构成。
其次,开发教材。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依托区域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不一定有合适的教材。因此,为保证教学效果,需自主开发相应课程的教材。
第三,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传统本科人才培养,应遵循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注重理论知识培养的原则,研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第四,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保障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上机练习或实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野外实习、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五个环节来完成,实现培养目标。
第五,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维护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的关键。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地理学的三个二级学科,即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报考地理教育方向的地理教学论。
同时,由于地理学学科的特殊性质和地位以及其广泛的研究领域,该专业毕业生还可根据情况选择报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历史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相关学科(专业)。
就业方向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对口工作为科学研究院,其他对口工作学校、新闻出版社、测绘等。可报考的公务员岗位国家林业局、区发改委等。
开设院校
(资料来源:阳光高考;摘录时间:2024年7月23日;备注:上述专业未区分是否师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3 13:02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