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是一组含有十个方程的方程组,由爱因斯坦于1915年在
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此方程组描述了引力是由物质与能量所产生的
时空弯曲所造成。也就是说,如同牛顿的
万有引力理论中质量作为引力的来源,亦即有质量就可以产生引力,广义相对论更进一步的指出,动量与压强皆可做为引力的来源,并且将引力场诠释成弯曲时空。所以当我们知道物质与能量在时空中是如何分布的,就可以计算出时空的分布,而时空弯曲的结果即是引力。
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是用来计算物质造成的时空弯曲,再搭配
测地线方程,就可以求出物体在引力场中的运动轨迹。这个想法与
电磁学的想法是类似的:当我们知道了空间中的电荷与电流(电磁场的来源)是如何分布的,借由
麦克斯韦方程组,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场与磁场,再借由
洛伦兹力公式,即可求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轨迹。
仅在一些简化的假设下,例如:假设时空是球对称,此方程组才具有精确解。这些精确解常常被用来模拟许多宇宙中的引力现象,像是
黑洞、膨胀宇宙、
引力波。
爱因斯坦场方程是一组含有若干2阶对称
张量的张量方程。每一个张量都有10个独立的分量。由于4个
比安基恒等式,我们可以将10个爱因斯坦场方程减少至6个独立的方程组。这导致了度规张量gμν有4个自由度,与坐标选取的4个自由度是对应的。
尽管
爱因斯坦方程的形式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这是一组复杂的二阶非线性
偏微分方程。
一般我们借由定义
爱因斯坦张量( 一个对称的与度规gμν有关的二阶张量) : 来将爱因斯坦场方程写成一个更加简单的形式:
透过弱场近似以及慢速近似,可以从爱因斯坦场方程退化为
泊松方程。事实上,场方程中的比例常数是经过这两个近似,以跟泊松方程做连结后所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