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是三峡坝区最早开发的景区,因其顶端
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
景区简介
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坛子岭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景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景区包括
观景台、浮雕群、钢铁大书、亿年江石模型室和绿化带等,综合展现了源远流长的
三峡文化,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人定胜天的鲜明主题。
坛子岭因其山体形状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而得名,海拔262.48米,是三峡坝区15.28平方公里征地范围内的海拔制高点,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可俯瞰三峡坝区的施工全貌,饱览
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
秭归县城的远景。
坛子岭是了解三峡文化、观赏三峡美景、宣传
三峡工程的旅游景区,也是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场所。三峡
坛子岭已成为三峡工地的代名词,
江泽民、
李鹏、
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中外游客游览三峡工地,坛子岭是必选和首选景区。作为一处旅游景区,坛子岭交通便利,游览设施齐全,安全、卫生、通讯状况良好,旅游商品丰富,综合管理完善,环境保护有力,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在
三峡工程施工期间,年接待人数已达40至50万人,其中外宾在10万人以上,
国家旅游局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殊荣。
坛子岭的来历
相传当年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神牛的帮助下打通
夔门,推开了400里水道,川江的百姓感恩不尽,以巨舟载24头肥猪和一大坛美酒前来犒劳。行至
三斗坪时,却见那神牛腾云而去,只在那高山上留下了个影像,后被百姓称为
黄牛岩。那大禹也追踪神牛远行,遗留下了一尊巨石作为纪念。人们深受感动久久不肯离去,令巨舟在江中守候,结果巨舟化成一座小岛——
中堡岛。船上的肥猪则投入江中,变做24座礁石,而那坛美酒则放在了左岸,幻化成流传至今的
坛子岭。据说,每逢晴朗天气,微风拂过,峰间江中,酒香醺醺,还真令人心醉。
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
万年江底石
江底石,花岗岩质地,重达20多吨,我们习惯称为“万年江底石”,“万年”并不是说它只存在一万年或几万年,“万”只是个
概数,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实际上,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长江古老的过去,让人们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梦想正在慢慢成为现实,使无数中国人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未来。这块石头就是从围堰基坑里挖出来的。可能有些朋友会问这块巨石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它像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这是它的本来面目,挖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经过长期的江水冲刷而形成的。至于它的形状像什么,那就让各位自己去想象了 。
截流石
截流石,重达28吨,把它放在这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是镇水的标志。成 1981年葛洲坝大江截流用的石头只是它的1/2,这是放大了8倍的截流石。那么到了2003年,咱们把右岸的
导流明渠截断的时候就又要用到这种规模的截流石。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三角形四面体。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呢?现代的治水或水能的利用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工程中采用三维体中最抗激流,稳定性最好的四面三角体,当把它抛下水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从而能够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它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截流石的下面是一个直径达20米的下陷式广场,仔细一看是一个
八卦图,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的建设和
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旁边,有三层阶梯,我想中国人的思想都与“三”字有关,如三三得九,九九归一,而我们三峡工程更是与“三”字有缘的。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现代工程水利学,也反应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
三峡坝址基石
三峡大坝基础岩石是古老
结晶岩基底的一部分,其主要岩石为
元古代闪云
斜长花岗岩,为
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岩体厚度约14公里,形成至今约8亿年,灰白色至浅灰色,中
粗粒结构,局部中细粒结构,主要由
斜长石、
石英、黑田
角闪石等组成,岩石坚硬,完整,
透水率低,微新岩石其挖压强度为90~110MPa,
变形模量30~40GPa 。
三斗坪坝址属于地质构造上稳定,
坝基岩体质量优良,外国专家评论说:“这是上帝赐给中国的一块宝地” 。
景点介绍
润生源浮雕群:
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壳,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其上为虎,下为凤,表达出
三峡工程的地理与文化背景,因为三峡坝区在巴楚之间,
古巴人尚虎,楚人崇凤。再往两边,上游一侧是一个现代男人和大禹的形象相叠,大禹手持铁铲,显示中华民族治水的悠久传统,现代男人手持
三峡基石岩芯,象征现代水能利用的科学观念。他们的背景有传说中帮助大禹治水,后来化为
巫山十二峰的的十二位仙女,还有
三峡大坝建设和库区移民的场景等等。相对应的下游一侧的浮雕中心人物是一个现代青年女性与一位仙女,手持花朵、果实,背景有植物、动物、鱼类等,还有
东方明珠、上海码头、外滩大楼、巴楚乐舞、
大足石刻等等形象,反应了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等的促进作用。背面一块浮雕中心部位是传说中黄牛助大禹治水合力开峡的景象,峡石和流水向两侧展开,下面有纤夫、船夫、埋葬水难者的
白骨塔、漂在水患中的孩童房屋等,场面十分悲壮。 万年江底石:江底石,花岗岩质地,重达20多吨,习惯称为“万年江底石”,“万年”并不是说它只存在一万年或几万年,“万”只是个概数,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实际上,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
长江古老的过去,让人们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变迁,
沧海桑田的变化。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梦想正在慢慢成为现实,使无数中国人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未来。这块石头就是从围堰
基坑里挖出来的。
截流石:截流石,重达28吨,把它放在这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是镇水的标志。成明渠1981年截断的时候就用到这种规模的截流石。看出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三角形四面体。现代的治水或水能的利用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工程中采用三维体中最抗激流,稳定性最好的四面三角体,当把它抛下水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从而能够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它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截流石的下面是一个直径达20米的下陷式广场,是一个
八卦图,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的建设和
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旁边,有三层阶梯,中国人的思想都
与“三”字有关,如三三得九,九九归一,而三峡工程更是与“三”字有缘的。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现代工程水利学,也反应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代表着中国人“人定胜天”,不怕吃苦的精神。 银版天书
三峡坝址基石:三峡大坝基础岩石是古老
结晶岩基底的一部分,其主要岩石为
元古代闪云
斜长花岗岩,为
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岩体厚度约14公里,形成至今约8亿年,灰白色至浅灰色,中
粗粒结构,局部中细粒结构,主要由
斜长石、
石英、黑田角闪石等组成,岩石坚硬,完整,
透水率低,微新岩石其挖压强度为90~110MPa,
变形模量30~40GPa。
三斗坪坝址属于地质构造上稳定,
坝基岩体质量优良,外国专家评论说:“这是上帝赐给中国的一块宝地”。
银版天书一本巨大的
铁书雕塑,上面是三峡工程的有关介绍。这本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这本史书已经翻到三峡工程这一页,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后还将创造更多、更大的奇迹,翻开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旅游相关
最佳旅游时间:宜昌地区属于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7℃,又由于境内长江
西陵峡及
清江、香溪流域的山岭屏障作用,冬季气候温暖,平均温度要比附近同纬度的武汉市高出许多。去
宜昌旅行的最佳时间是春季。
民俗节庆活动
半月扇子戏;“中国
谜语村”探访录;乡韵深长的宜都民间故事;
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
旅游区交通
航空:
宜昌三峡机场距市区26公里,有飞往中国各地的航班。铁路:从
宜昌始发有到北京、郑州、
柳州等地的列车。公路:宜昌的交通十分方便,它是湖北省的公路交通枢纽,从湖北省会武汉乘班车四个小时就可以到宜昌。
旅游区美食
宜昌菜的风格是“原汁、咸鲜、偏辣”,“老九碗”宴极具宜昌的本地特色,席上的菜由杂烩头子、炸相蝶子、炸春卷子、鱼糕丸子、鱿鱼笋子、锤碗
莲子、白肉肚子、香菌鸡子、
珍珠丸子,白刹肥鱼、
峡口明珠汤、满篮桔红、一品
鳝鱼、
三游神仙鸡、八宝水鸡、桂花
荸荠丸、
莲蓬蛋、三丝腰花、
银针鸡丝、
软炸鱼饼、香酥莲米鸭、瓢儿豆腐、寿星白菜、
魔芋豆腐、
凉拌鱼腥草等。
旅游区购物
在宜昌有许多本地和三峡的特产可买,水果中有
柑桔、
弥猴桃、
柿子;茶叶有
春眉茶、
峡州翠绿茶、
茉莉春尖茶、
宜红工夫茶、
仙人掌茶等等:另外还有优质的板栗、
香菇和木耳也可以买一些。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叫
魔芋的东西,它又叫“
麻芋子”,生长在背阴潮湿、土壤肥沃的山地中。它的营养很丰富,具有减肥、降血压、防治痔疮和静脉瘤的功能,对防治
肠道癌也有一定作用。用魔芋磨浆制成的
魔芋豆腐口感柔韧而有弹性,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