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状点地梅(学名:Androsace tapete Maxim.)是报春花科、点地梅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形为半球形的坚实垫状体,由多数根出短枝紧密排列而成;根呈棒状。叶两型,外层叶卵状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较肥厚,先端钝,背部隆起,微具脊;内层叶线形或狭倒披针形,中上部绿色,下部白色。花葶近于无或极短;花单生,无梗或具极短的柄;苞片线形,膜质,有绿色细肋;花萼筒状,具稍明显的5棱,棱间通常白色,裂片三角形;花冠粉红色,裂片倒卵形,边缘微呈波状。花期6-7月。始载于《度母本草》。
植物学史
垫状点地梅始载于《度母本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
草本。株形为半球形的坚实垫状体,由多数根出短枝紧密排列而成;根出短枝为鳞覆的枯叶覆盖,呈棒状。当年生莲座状叶丛叠生于老叶丛上,通常无节间,直径2-3毫米。叶两型,外层叶卵状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3毫米,较肥厚,先端钝,背部隆起,微具脊;内层叶线形或狭倒披针形,长2-3毫米,中上部绿色,顶端具密集的白色画笔状毛,下部白色,膜质,边缘具短缘毛。
花葶近于无或极短;花单生,无梗或具极短的柄,包藏于叶丛中;
苞片线形,膜质,有绿色细肋,约与
花萼等长;花萼筒状,长4-5毫米,具稍明显的5棱,棱间通常白色,膜质,分裂达全长的1/3,
裂片三角形,先端钝,上部边缘具绢毛;
花冠粉红色,直径约5毫米,裂片倒卵形,边缘微呈波状。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500-5000米的砾石山坡、河谷阶地和平缓的山顶。喜湿润、温暖、向阳环境和肥沃土壤,且耐寒。
点地梅垫状植物群落一般分布在高海拔的湖盆开阔谷地以及平缓坡地(海拔为4500-5100米),由于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地表常见有砾石。因其所处地段生态环境条件各异,故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变化较大,常见植物有钻叶风毛菊、早熟禾、青藏苔草、碎米蕨叶马先蒿、四裂红景天、镰状棘豆、密花黄芪、鼠曲风毛菊、弱小火绒草、葶苈、羌塘雪兔子、雪灵芝、短穗兔耳草、蚓果芥等。群落总盖度一般为10-25%。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南部)、甘肃(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尼泊尔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垫状点地梅的地上部分一般是一个呈穹顶形的紧实垫状体,该垫状体由多束辐射状生长的分枝簇紧密簇拥而成,各个分枝簇由若干节和节间构成。各分枝簇生长同步,即从某个节的分枝处沿分枝簇生长的方向计数,各分枝的单向节间数恒相等。当年新生小枝的顶端为第二年节间生长的起点,节处单次分枝数为1到数条不等,随着垫状体的不断生长和分枝,垫状体趋于紧实,垫状体表面可以看作是第二年新生小枝的生长起始面,第二年新生小枝的顶端构成第三年的生长起始面,以此类推。构成垫状体的小枝木质化,不脱落,且枝龄越大,其木质化程度越高,位于垫状体表面的当年生小枝虽然木质化程度较低,亦不脱落。
垫状点地梅花期6-7月。
7月初结果期已基本结束,生长趋于停滞。垫状点地梅各小枝的年生长量均为一个节间的长度,任一分枝簇的单向节间数即为该植株的年龄。
垫状点地梅各样株的地上生物量所占比重均较大,平均占植株总生物量的87.1%。年龄对垫状点地梅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82.2%和83.9%。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生长初期积累缓慢,9龄以后,生物量的积累速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随着垫状点地梅的生长,垫状体表面的光合面积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根系发育趋于完善,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功能不断增强,垫状点地梅的生产力在一定生长阶段后达到较高水平。生物量积累的变化趋势也反映了垫状点地梅对高原严酷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花入药;味苦,性凉,据《四部医典》记载:“所说垫状点地梅,治疗腹水引黄水”,其有清热、干黄水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炭疽、黄水病等症状。
观赏价值
垫状点地梅是观花植物,对于水土保持和地被景观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