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街道,隶属于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地处
宿州市老城区中心地带偏西,环城河以内,东与
东关街道为邻,南连
南关街道,西邻西关街道,北接北关街道。区域总面积1.3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埇桥街道辖区总人口42832人。
历史沿革
周朝,此地为宿国。
春秋时期,属宋国。
1992年2月以前,埇桥街道存有宿州市市南街道、宿州市市北街道。
1992年2月,撤区并乡时将市南、市北两个办事处撤销,合并成立埇桥街道,并将原所属北关校场居民委员会划归北关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埇桥街道辖东仙桥、西仙桥、城隆庙、雪枫4个居民委员。
截至2020年6月,埇桥街道辖4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环城北路1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埇桥街道地处
宿州市老城区中心地带偏西,环城河以内,东与
东关街道为邻,南连
南关街道,西邻西关街道,北接北关街道。区域总面积1.3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0年末,埇桥街道辖区总人口46306人。
截至2011年末,埇桥街道辖区总人口42832人。总人口中,男性20866人,占48.7%;女性21966人,占51.3%;14岁以下6416人,占15%;15~64岁33152人,占77.4%;65岁以上3264人,占7.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948人。
经济
2011年,埇桥街道财政总收入4976.26万元,比上年增长30.2%。
2011年末,埇桥街道有个体商户3218户,私营企业157家,营销总收入2.81亿元。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埇桥街道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080人,专任教师62人;小学2所,在校生5636人,专任教师26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876人,专任教师40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4542人,专任教师268人。
文体事业
埇桥街道依托宿州有线电视台、宿州广播电视站进行文化传播,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入户率81.9%。街道社区有居民文化活动中心5个,文化专业户5个,图书馆1个,藏书3万多册。街道学校有体育场地3处。居民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埇桥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门诊部(所)12个;病床5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1张,固定资产总值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78人,其中执业医师267人,执业助理医师246人,注册护土16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埇桥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47户,人数2914人,支出609.2万元,比上年增长45%,月人均174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49人次,支出7.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社区服务设施1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个,社区服务站5个。
交通运输
埇桥街道境内有胜利路、淮海路连接宿城四面八方,有1、3、5、6、8、9、10、11、15、20、21路公交车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埇桥街道因辖区内存隋唐大运河遗址埇桥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