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化是实现
城市社会-
经济-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
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化”已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
可持续发展模式。
所谓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一经济一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社会、经挤、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郾实现人一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
生活质量、
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
社会环境。
经济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的
生产、
消费、
交通和住区
发展模式,实现
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对
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环境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合理利用一切
自然资源和保护
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
生态恢复,还涉及到
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
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
发展中国家,
综合国力、
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
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
(一)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
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
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城市生态化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与《
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起来,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
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
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城市各机构中可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
管理决策机构,
组织、
协调、
监督城市生态化
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凡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异化、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化发展相违背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
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态学原理创造新的技术形式——生态技术。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人.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
工艺,积极选择“
适宜技术”,推广
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
清洁生产、
绿色消费之路,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城市仅仅注重自身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都是与生态化发展背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技术与
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
网络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它城市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