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坟场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坟场,澳门历史城区组成部分
基督教坟场(葡萄牙语:Cemitério Protestante,英语:Protestant Cemetery),原称东印度公司坟场,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圣安多尼堂区东方基金会旁,是中国澳门第一座基督新教坟场。
历史沿革
1821年,第一位来华传教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妻子因病在澳门去世。马礼逊其时为东印度公司职员,便请东印度公司出面向澳葡当局申请将现址辟为坟场,是为澳门第一座基督教新教坟场。
1857年,市政厅禁止市区内埋入任何死者,坟场因此关闭,并完整地保存至今。
1922年,坟场重修,分为两部分,前为与坟场同时兴建的马礼逊小教堂,是澳门第一座基督教传道所。
建筑格局
基督教坟场位于白鸽巢公园内,主体分为两个部分,前为与基督教坟场同时兴建的马礼逊小教堂,后为基督教墓园。墓园内共有180多座墓碑和数十座墓冢。
主要建筑
教堂
马礼逊小教堂是澳门第一座基督教传道所。重修后的教堂,造型仿罗马风(Romanesque)建筑风格,是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在澳门早期的典型实例。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一层高,平面长方形,室内装饰简洁,用英国锤式屋架。立面总高约8米,山花顶上有十字,两侧墙面有扶壁,外墙表面为白色粉刷,正立面有半圆形透视门,两坡顶,主体为砖木结构,建筑外观古朴淡雅。
墓园
基督教坟场埋葬的多是来华的英国商人、东来拓殖的殖民主义者、鸦片战争中在华身亡的英国将领及基督教传教士,墓葬大多数采用石棺。坟场早已停止入葬,成为历史古迹。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马礼逊夫人,坟场最初的安葬者。
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1774—1852),英国画家,曾居住在澳门20余载。
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基督教传教士,是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曾长期在澳门工作,是第一位将圣经翻译成中文的人,同时亦是第一本中英文字典作者,死后葬于教堂旁边的墓地,此教堂也以其命名。
施厚仁(Sir Humphrey le Fleming Senhouse,1781—1841),英国舰队统帅,爵士。
丘吉尔(Lord Henr yJohn Spencer Churchil l,1797—1840),英舰“都鲁号”总司令,勋爵。
龙思泰(Anders Ljungstedt,1759—1835),瑞典首任驻华领事。
安葬者有商人、冒险者、传教士、水手和士兵。
相关书籍
澳门基督教坟场》(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 Protestant Burials in Macao)由赖廉士及梅丽‧赖德合著,中文版由著名学者谭树林教授进行翻译。全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当时外国社群在澳门、广州以及香港生活的总体情况、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贸易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在澳门、广州的贸易情况及清朝的贸易制度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澳门基督教坟场”本身的总体佈局、每一个墓碑的建筑特徵、以及其埋葬者的背景介绍。同时,为丰富该书中文版内容,文化局对坟场内所有墓碑重新进行拍摄并附于第二部分,为读者提供详实的图文资料,以利学术研究。该书是首部对澳门世遗景点“澳门基督教坟场”全面且深入的调查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对十九世纪中外关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外贸易史、外交史乃至澳门史及香港史的研究,具学术价值。
文物保护
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基督教坟场包含在内。
2019年1月1日,包含基督教坟场在内的白鸽巢公园及基督教坟场入选《澳门不动产名录》,评定为场所,代码SM009。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基督教坟场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圣安多尼堂区东方基金会旁。
开放时间
基督教坟场的开放时间为08:30—17:30。
交通信息
旅客可乘坐澳门公共巴士8A、17、18、18A、18B、19、26路到达基督教坟场。
参考资料
基督教坟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
基督教坟场.澳门世界遗产.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8 10: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主要建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