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植根于
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出现背景
塞罕坝位于河北
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早年,这里曾是
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
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
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化为茫茫荒原。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
1961年,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并选址塞罕坝。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
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天当房,地当床,草滩窝子做工房。”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人工林海,建造起一道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时代要求
2010年6月5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到塞罕坝
林场调研;7月11日,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在塞罕坝林场成功召开,贾治邦局长对塞罕坝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塞罕坝精神” 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伟大的塞罕坝精神,是
中华民族精神在林业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全国林业行业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广大务林人不断进取的旗帜,是发展
现代林业、建设
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确保实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双增”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于构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凭借塞罕坝精神,我们已经把塞外荒原变成万顷林海,我们更加相信,依靠和创新塞罕坝精神,一定有能力把山川秀美的塞罕坝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
国有林场。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
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2021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
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
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
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5日,在
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省
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2017年“
地球卫士奖”。
2021年2月25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以集体名义获得“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荣誉称号。
精神内涵
原塞罕坝精神:“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是在塞罕坝建场三十年之际,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
刘琨帮助总结提炼的。新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原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于2010年6月在塞罕坝调研后,在原塞罕坝精神基础上凝练提升而成。牢记使命、艰苦创业、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
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她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精神根源
塞罕坝溯源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
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塞罕坝之殇
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
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
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塞罕坝肇建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
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
塞罕坝机械林场。确立了四项建场任务:
塞罕坝涅槃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
极端环境于一体,
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
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
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80%,林木总
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塞罕坝效益
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
塞罕坝效益包括塞罕坝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影视作品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史竞男)讲述三代塞罕坝人造林、护林、营林感人事迹的
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那时风华》10日起在全国上映。
该影片由河北
电影制片厂等出品,中共
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电影局等联合摄制,讲述了以郑百团、唐学燕、苏铁为首的年轻人,怀揣着“沙漠变绿洲、保卫北京城”的
伟大理想走上塞罕坝,在那里无怨无悔奉献青春热血的故事。
在京举行的全国
首映礼上,影片主创人员分享了参与拍摄的亲身经历。据介绍,《那时风华》制作历时2年多,剧组辗转
怀来天漠、
涿鹿黄帝城、
乌拉盖草原、乌丹沙漠、
坝上草原等多地拍摄,力求真实再现
历史环境。
影片总编剧
田运章表示,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展现火热的时代、动人的故事和不朽的精神,让塞罕坝精神代代相传。
伟大精神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
伟大精神,塞罕坝精神被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