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当过工人、县委资料员、县文化局局长,后从事专业创作;多年以创作影视剧本为主,电影剧本《同路人》获河北省剧本大赛一等奖、电视剧《
金鲤鱼》获“飞天”二等奖、电影《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获“金鸡”“百花”最佳编剧提名奖、电视剧《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央视播出、电影《
古田军号》《
那时风华》在全国上线播映。
中学毕业后,田运章又在农村生活了两年多,对庄稼主子艰难困苦的无望和逆来顺受的无奈有了深刻了解,对他们的生活习性和语言逻辑有了更全面的掌握;同时,对他们苦中作乐的幽默、胡吃蒙睡中的精明和近似愚昧的忠诚十分感慨。
参加工作后,田运章长期下乡,走遍了
无极北半个县,那一带的风俗习惯、村言俚语、奇闻怪事在潜移默化中已融进了血液里。在写作中,他尽量采用原汁原味、土得掉渣儿的庄稼话,好听不好听却有它自己的味道。
田运章到
石家庄工作后不久,在《建设日报》上看到一篇通讯,题目是《大山深处守营人》,写的是
赞皇县一位叫
常孟兰的老人多年寻找部队的事迹。对此,他专门去采访了常孟兰,才知道他一九四八年底在一次阻击战中和自己的部队打散负伤回家,解放后部队整编,全国大调动,连番号都变了,他走遍北国南疆、东山西河,直到四十多年后的九十年代,才找到了自己的部队。按政策给的待遇和部队的奖励他一分不要,只说为自己正了名、给牺牲的战友们有个交代就足够了。在采访过程中,田运章总觉得一直以来他们是被亏欠而沉默不语的一群人,因此总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为他们树碑立传,这就是他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