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奴是出现“
房奴”之后的一种社会现象的形象说法。墓地经营者将本是寄予哀思的场所变成了“暴利场”。“要想富,去买墓”的变形观念,也是生者为了逝者的安息,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墓奴”由此而生。
起源
国人自古
丧葬文化丰富,厚葬之风盛行。为自己修建陵地,更是历代封建帝王、将相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工作。然而,随着新中国殡葬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豪华墓曾一度消失。不料这一“国粹”近些年来竟被“复兴”了,而且还颇有“发扬光大”的趋势。
近些年来,墓园、丧葬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视此为“金矿”的各类精明人士纷纷投身这一投资少、见效快的新“行业”,非法建造墓地、经营性公墓违规吸纳资金、公益性公墓违规销售等情况屡有发生,不仅给城市的形象造成危害,也使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在
清明节,不少
墓园“生意红火”,售卖墓地的
网站点击量也骤然增加,各地掀起“购墓热”。随之便是墓园经营者对墓地的大肆炒作和豪华墓地的大量兴建,据透露,经营墓地利润十分惊人,特别是豪华墓地,有的利润竟然高达300%以上。伴随着场面异常火爆,价格也居高不下,有些地方竟然达到每平方米万元以上。
近几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些墓地价格居然超过了当地的平均房价,个别
公墓价格从几千元到200万元的都有。“活得起,死不起”,成了当地老百姓的新俗语。另外,迷信当道、违规操作等问题也充斥着整个墓地销售过程。
根本原因
民间有“祖先入土为安,可以惠泽子孙”的说法。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更是迷信风水,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寄托在了“
风水宝地”上。事实上,在日益开明的现代社会,真正抱着“风水墓地惠泽子孙”的腐朽思想来购置豪华坟墓的未必占多数。
眼下“墓奴”的出现根本原因是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的畸变。现代社会个人的身份、地位就是通过各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所体现的商品消费来建构的。人们在选择一样商品时,希望获得的不单是商品本身带来的满足感,而且它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地位、身份、荣耀的象征。人们好像被绑在了一个巨大的风车上,随着畸形消费风被动的转动而不能自已,在比房、比车、比官职以外,又多了一项比“坟墓”,于是在房奴、车奴之后,墓奴自然应运而生。人们为死者在阴间购置“豪宅”,但比拼消费所得到的快感和思想根源还是在人世。
从“房奴”到“墓奴,说白了,就是一个陈腐的
观念问题在作怪。
负面影响
概况
1997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200亿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6万亿元。8年的时间,增加了近80倍。
据报道,在中国,生活被房贷按揭所改变的青年,有2600万。调查显示,在贷款买房的人当中,54.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20%~50%,甚至有3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房奴已经成了中国一个庞大的群体。而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经济负担
如果说为了房子透支生命还说的过去,为了换贷款压缩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划得来,那么另一种现象和另一种群体的出现,则显得不伦不类了。那就是高档墓地和“墓奴”。在我国,炒作墓地哄抬价格的现象愈演愈烈。任意打开一家墓园网站,其价格表上墓地价格少则数千元,多则几万、几十万。一家墓园网站上特别标注了一款最贵的墓地,价格是50多万元,所附说明为:欧式设计,墓碑材质是汉白玉,占地面积18平方米。粗略一算,这块墓地每平方米的价格竟然高达2.8万元。
在沈阳一家墓园里,墓地被分成三六九等,有普通墓、高档墓,还有豪华墓,一般普通墓都在几千元到万元,豪华墓价格差异最大,普遍都要在30万元以上。占地也不同,普通墓一般占一平方米左右,而且墓与墓之间比较紧凑;豪华墓最大的能占地20多平方米,一般都有围栏,有独自区域,装饰也较多。但是,“目前的这种价位并不是最高的,沈阳还出现过七八十万元的‘贵族价位’,有的墓直接占据一块空地或者一个山头”。
活着的人买房子不容易,没想到死了要买块墓地也不轻松。这是当前国人生活的一个写照。
“绿色殡葬”任重道远
面对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专家指出,“绿色殡葬”是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绿色殡葬”就是不留墓、不立碑、回归大自然的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新型殡葬方式。
清明节无疑是最应该得到重视的一个节日,时刻不忘祖先不忘根,学会感恩和报答。殡葬协会的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倡“厚养薄葬”的良风民俗。现代社会更应该提倡“厚养薄葬”,尽量提高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晚年幸福标准不再只是吃饱穿暖,精神上的慰藉对于很多居住在城市中的空巢老人来说同样重要。而这样的“厚养”,恐怕远远要比“厚葬”来得更有现实意义。厚养薄葬能否取代薄养厚葬,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殡葬文化必然折射和映衬出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及其发展趋向。令人欣喜的是,文明祭扫方式层出不穷,鲜花拜祭、植树祭、网上祭等文明的拜祭方式值得推崇。相反,每年此时,“厚葬厚祭”劳民伤财。“厚葬”不必要,“厚养”最重要——“厚养薄葬”才应该是我们应有的文明的
殡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