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梁
建筑学术语
墙梁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托梁和梁上计算高度范围内的砌体墙组成的组合受力构件。分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等几种。设计时应考虑钢筋混凝土托梁以上墙体对托梁承载能力的贡献和刚度的有利影响,在实际工程中,按墙梁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托梁受力类似偏心受拉构件,其配筋少于不考虑墙体作用的托梁配筋。
类别
根据墙梁的承重情况,墙梁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承重墙梁既承受墙梁(托梁和墙体)自重,还承受计算高度范围以上各层墙体以及楼盖、屋盖或其他结构传来的荷载。仅承受托梁和砌筑在托梁上墙体自重的墙梁为自承重墙梁。
根据墙梁的受力情况,墙梁分为简支墙梁、框支墙梁和连续墙梁。根据墙体上是否开洞,分为无洞口墙梁和有洞口墙梁。与框架结构相比,墙梁具有节约材料、工期短、施工方便等优点,它被广泛地应用。
截面形式
墙梁在其自重、墙体材料和水平风荷载作用下,也是双向受弯构件。墙板常做成落地式并与基础相连,墙板的重力直接传至基础,故墙梁的最大刚度平面在水平方向。当采用卷边槽形截面墙梁时,为便于墙梁与刚架柱的连接而把槽口向上放置,单窗框下沿的墙梁则需槽口向下放置。
墙梁应尽量等间距设置,在墙面的上沿、下沿及窗框的上沿、下沿处应设置一道墙梁。为了减少竖向荷载产生的效应,减少墙梁的竖向挠度,可在墙梁上设置拉条,并在最上层墙梁处设斜拉条传至刚架柱,设置原则和檩条相同。
墙梁可根据柱距的大小做成跨越一个柱距的简支梁或两个柱距的连续梁,前者运输方便,节点构件相对简单,后者受力合理,节省材料。
破坏形式
墙梁可能发生的破坏形态有以下几种:
(1)受弯破坏,如图1中(a)所示。当托梁中的钢筋较少,砌体强度较高,且墙体高跨比较小时,墙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跨中先出现垂直裂缝,垂直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迅速向上延伸,进入墙体后继续向上扩展,托梁中新的垂直裂缝不断出现。当托梁主裂缝①截面的钢筋达到屈服极限时,墙梁发生弯曲破坏。破坏时,墙梁的受压区高度很小,往往只有3~5皮砖高,甚至更少;托梁受拉,如同拱的拉杆。
(2)受剪破坏。当托梁纵筋配筋较多,砌体强度较弱,且时,支座上部附近的墙体因主拉或主压应力过大而在墙体中产生斜裂缝,导致墙体受剪破坏。受墙体高跨比、荷载作用方式、荷载作用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墙体受剪破坏有以下几种形式:
1)斜拉破坏。当且砂浆强度较低时常发生斜拉破坏。这是因为砌体中部的主拉应力超过了墙体的抗拉强度而产生阶梯形裂缝②,如图1中(b)所示。该斜裂缝斜向上延伸,最后基本上贯通墙高,墙体丧失承载力。发生这种破坏时墙梁的承载能力较低。
2)斜压破坏。当且砌体强度较高时,墙体内的主压应力超过墙体抗压强度,在主压应力作用下于支座上方墙体中形成许多较陡的斜裂缝③,如图1中(c)所示。其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均较大。墙梁破坏时主裂缝中、下部砌体被压碎剥落。发生这种破坏时墙梁的承载能力较高。
3)劈裂破坏。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墙梁支座与加荷点连线上突然出现一条或几条贯穿墙体的斜裂缝④,如图1中(d)所示。该裂缝随荷载的增加迅速发展并导致墙梁丧失承载力。发生这种破坏时墙梁的承载能力很低,开裂荷载与破坏荷载接近(开裂荷载为破坏荷载的70%~100%),脆性明显,属于劈裂破坏。
当托梁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时,也可能发生托梁的剪切破坏。
(3)局部承压破坏。当托梁配筋较多、砌体强度较低,且,并无翼墙时,在墙梁顶部荷载作用下,支座处梁上砌体在竖向应力作用下因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而破坏⑤,如图1中(e)所示。两端设翼墙可有效避免局部受压破坏。
此外,由于构造措施不当,也可能引起其他形式的破坏,如托梁纵筋锚固不足时,托梁钢筋被拔出破坏;支承长度过小时,托梁端部局部承压破坏等。这类破坏可通过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来避免。
对于有洞口墙梁,它的破坏形态除弯曲破坏及托梁的剪切破坏常发生在洞口内缘截面外,其余均与无洞口墙梁相类似。
一般规定
①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纵向钢筋应采用HRB335、HRB400或RRB400级钢筋;箍筋宜采用HPB300、HRB335级钢筋。
③承重墙梁的块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其余墙体和自承重墙梁墙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④设置框支墙梁的砌体房屋,以及设有承重的简支或连续墙梁的房屋,应满足刚性方案房屋的要求。
⑤当墙梁的跨度较大或荷载较大时,宜采用框支墙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8 14:40
目录
概述
类别
截面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