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师公舞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梅山教派的民间祭祀舞蹈
壮族师公舞是壮族梅山教派的民间祭祀舞蹈,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师公舞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2008年正式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壮族师公舞是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邕宁、都安、马山、上林、贵县武宣、来宾、象州、宜山、河池、环江、柳江等县的一种属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壮族师公舞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传于柳江境内的壮族师公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师公老艺人介绍,师公舞是顺治年间传入柳江的。《柳州府志》有“结花楼祀圣母”的记载。1983年柳江里雍新安古墓出土的滑石人面具,是东汉时期的石具,属中国现存的“傩”祭面具最古老的一种。唐元和十年农历六月,柳宗元到雷场(大龙潭)求雨。宋代桂林傩面与柳州巫舞结合形成了柳州“武坛”师公舞。人们用师公舞这种形式来消灾避邪,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起源
关于壮族师公舞起源,民间艺人有些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诸葛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与岭南 (广东、广西古称岭南)古代巫舞傩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壮族师公舞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傩舞的表演形式,至唐、宋后,由于道、佛二教相继传入广西,又触到了道教的影响,师公艺人为了招徕观众,还大量吸取了民间的传统文艺、体育形式,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半宗教性、半文艺性的独特的表演形式了。
艺术特点
由于壮族人民聚居的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各地壮族师公舞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和演唱内容也各不相同。流传于武鸣、河池、上林、象州县的壮族师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风格
一般师公舞的风格古朴淳厚,动作沉稳健壮,其基本要求是:“马”要矮(艺人称前点步、蹲裆步、正步蹲为马步、要求马步蹲得越矮越好)、身要摆,胯要扭、膝要颤。舞蹈时,经常在一个强烈的鼓点上突然吐气屈膝,身体随之反复摆动,腿部动作丰富多样,既有特点,又富于韵味。
柳江壮族师公舞,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坛,一是武坛。舞者面戴面具,身穿树叶、八卦道袍,手执朝板、宝剑、日、月、铜铃等道具,伴奏以鼓(蜂鼓)、锣、大小钹等打击乐器为主,具有鲜明的傩文化特征。舞蹈时固定方向为东、西、南、北、中,舞蹈动作有:上在步、退三步、五龙进水、含碗翻、雪花盖顶、三元手、舞双剑、舞长刀、日月照等。特点是:刚柔并蓄,有盘古开天地时的震天撼地的翻滚,也有白马仙姑、红引仙娘的梳妆柔情,更夹带有武术动作。显现出它的原生态特征。柳江师公舞是古代道教中的分支,因而又有着与宗教文化交融相存的特征。
伴奏
壮族师公舞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锣、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导作用,蜂鼓因形似黄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烧成,内空,一头大,一头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头用棍击打,鼓声清脆悦耳,另一端以手拍击,鼓声浑厚深沉,双手交替击打,变化多端。
娱乐性
壮族师公舞虽源于古代巫舞,依附于一定的祭祀仪式,但由于长期流传在民间,与各种民间文艺形式互为影响,互相吸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娱人成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娱乐性。建国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指引下,大批师公艺人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将师公舞从宗教、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运用师公舞的语汇,改编、创造了《横鼓舞》《蜂鼓舞》《新风赞》《朝阳舞》等节目分别参加了全区或全国会演获得好评。
传承意义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沿袭至今,柳江壮族师公舞具有历史、科学、实用等多种价值。1992年中国傩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召开,柳江壮族师公舞为研讨会的演出,得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及国内学者的重视与高度评价,为中国傩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96年柳江文化馆收集整理了师公舞资料,编排节目参加在柳州市举行的96广西民歌节开幕式表演。
荣誉
2010年,壮族师公舞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参考资料
壮族师公舞面具.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博览.
非遗记忆 | 壮族师公舞,以面具起舞,以艺术流传.广西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2022-09-15
柳州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西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2024-01-0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7 15:4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