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朗舞形成于公元16世纪,融会了多朗人的生活动态和坚毅的性格,反映出多朗人勇于战天斗地的风貌。
形成历程
多朗多朗是维吾尔语音译,
汉语有多朗、多浪、刀朗、多兰、都兰、朵兰的记法。多朗人的舞蹈--多朗舞,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的礼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
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
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居民,从公元9世纪开始,经历了漫长的
民族融合与维吾尔化的过程,一些原有居民的族称、语言、文字逐渐消失了,他们共同使用维吾尔族语言文字,形成了近代
维吾尔族。原有居民的农耕、种植与外来民族的游猎、畜牧生活、演变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原有的农耕文化与外来的草原文化融合为多朗舞特有的绿洲文化特征。
地域特色
多朗舞民族方面:多朗与蒙古部落有关。公元13世纪以后,随
成吉思汗西征的蒙古部落中,有些部落与西域当地人融合,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改变了蒙古人的游牧风习,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废弃了原有的语言,而使用了维吾尔语;改变了原来萨满教的自然崇拜,而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后来的多朗人。因此,多朗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维吾尔化的当地居民和维吾尔化的蒙古部落的民族融合体,是
维吾尔族的成员。至今,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仍有一部分自称为多朗人的维吾尔族。至于多朗一词的由来也与蒙古部落有关。据一些突厥语学者推断,它可能源于蒙古杜格拉特部落的名称,多朗一词为杜格拉特的音转。公元15世纪以后,杜格拉特部落一直掌握着东察合台汗国的实权,尤其是对新疆南部地区的政治、文化影响很大。
地域方面:多朗人居住区曾是
蒙古部落的聚居地,这一点可从地名中、传说中找到例证。例如:多朗人聚居的麦盖提县,其名称就与13世纪蒙古蔑儿乞惕部落名称有关,
《蒙古秘史》一书中,曾多处记载成吉思汗与蔑儿乞惕部落的交往。该书记述了蔑儿乞惕部落首领答亦兀孙,曾把女儿忽阑献给成吉思汗作后妃。附又据麦盖提地区老人们介绍:麦盖提,是以300多年前当地一位叫作“麦尔盖提”王的名字儿为地名,并沿用至今的。此说法正好与历史上蔑儿乞惕部落名称相印证。
文化方面:多朗地区在
塔里木盆地西缘的丝绸古道上,自古盛行歌舞,文化上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伊朗等文化的影响。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乐舞古风依然盛行,并且融入了蒙古部落的草原文化,使其乐舞风格不同其他地区。由于多朗地区靠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交通不便,受外来影响较小,所以原西域乐舞的一些形式得以保存下来。
形成原因
多朗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朗人多聚居在
沙漠边缘上的农村中,很久以前,那些地方多是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地方,到处是杂草滩,红柳丛生,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但是,多朗人战胜了盐碱、风沙、干旱、水患等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扰,开辟出耕地并定居下来。例如:麦盖提地区,多朗人在遍地是“央塔克”(维吾尔语意为:骆驼刺)、“阿克提干”(白色荆棘)等荒漠地带,开辟出人烟稠密的村落,并把这些村落称作“央塔克”“阿克提干”;把初次种上麦子(维语:布可代)就获得丰收的地方,叫作“嗅依布可代”(啊!麦子),这些维吾尔语的乡村名称至今延用,而且都是盛行多朗舞的地方。
多朗人保存了古西域乐舞从散板开始,经过中板、快板的过渡后达到高潮的结构形式,并把来自生活的创造融会于其中。他们把在干涸的盐碱滩、松喧的沙债以及到胡杨林中出猎等劳动生活,升华为带有颠簸感和踏地有力的动律;升华为豪迈、矫健的舞姿,形成完整的
表演形式和多朗的风韵。关于这套形式所表现内容,当地把它说成是一次的过程,散板是“号召全体参加狩猎”,接着是“举着火把找寻野兽”“勇敢地和野兽搏斗”“奋起追逐野兽”,直至“获猎”和“胜利后的喜悦”。也有的说:是从动员参战直至获胜的一次战争的过程。这些说法虽然是后人的推断或附会,不一定确切,但是,我们从结构严谨的形式中可看到古西域乐舞文化的积淀;从独特的舞姿、动律中,可以隐约看到当年多朗人劳动、狞猎与争战的身影。
可以说多朗、麦盖提等名称,记录了古代西域民族的融合与塔里木盆地维吾尔化的过程。记载了成吉思汗后代以及东察合台汗国的兴亡。经过6、7个世纪的历史演变,曾显赫一时的社格拉特与蔑儿乞惕等部落早已不复存在,文献上与之有关的记载也很少。但与蒙古部落有关的多朗人的舞蹈、麦盖提地区的乐舞风习却流传至今,记录了古代塔里木盆地居民的融合民族的兴亡与文化的发展,为我们研究西域乐舞与绿洲文化的特征,提供了可见的资料。
多朗舞盛行,首先由于公元16世纪以后多朗地区曾有过安定的农耕生活,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歌舞活动。其次,
叶尔羌汗国(公元1514一1678年)盛行乐舞的地区都在汗国的统治范围内,汗国历代统治者多喜爱歌舞,遂使各地乐舞流传,促进了多朗舞的形成。再者由于多朗人的共同心理、审美情趣与生活习俗能够在多朗舞的活动中得到满足,起着团结与鼓舞的作用,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一些与西域乐舞有关的技艺与风习也相应地得到保存。
艺术特点
多朗舞多朗舞中的乐舞遗风主要表现在《多朗木卡姆》乐与舞的紧密结合,舞蹈有固定的程式与规范,并在“麦西热甫”“久万托依”等民俗活动中进行。过去流行于天山南北的“十二木卡姆”大型套曲都有与之相应的舞蹈,但现在多已失传,仅保存了原来用于舞蹈的各种节奏,只有《多朗木卡姆》保存了乐、舞紧密结合的传统形式。《多朗木卡姆》的伴唱、乐曲和舞蹈是交织进行的,有时不唱,轻打手鼓以突出动听的旋律;有时高歌喧腾,手鼓重击以配合舞者的矫健舞姿。
多朗人有一种其他地区的
维吾尔族、蒙古族所没有的称作“久万托依”(维语为少妇之喜)的习俗,多朗青年男子娶妻后并不算成年,仍和父母一起生活,只有在妻子怀孕、夫家为她举行礼仪活动后,才可独立生活。这种礼仪活动就是“久万托依”。
一家举行“久万托依”,不仅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贺,全村人都会来参加,盛会活动中跳多朗舞是主要内容。群众跳过几番多朗舞后,怀孕的“久万”(少妇)也要进场轻稳起舞。随后众人以钱、物、食品(馕)、送给“久万”或自动来助兴的乐师们,主人也把一些钱和馕放在乐队前面,显示出多朗人热情好客、酷爱歌舞与尊重乐师的古老风习。
多朗的麦西热甫中保存着“对诗”“敬茶”“腰带抽打”等,但主要是跳多朗舞。跳过多朗舞后穿插如即兴的“山羊舞”“木偶舞”“描眉舞”“哑巴告状”等,这些都可能是西域乐舞中一些表演形式的遗存。按多朗人的习俗,多朗舞舞者必须跳完全过程,不得中途进场或退场,参加麦西热甫活动的人也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如有违犯则受罚。麦西来甫中的其他活动,参加者必须整齐坐好,不得打闹;“敬茶”洒了水、“对诗”中答不上来都要受罚。现在的处罚是有意活跃晚会的气氛。
曲调特征
多朗舞
曲调特征多朗木卡姆的们奏
乐器有:卡龙、多朗热瓦甫,
多朗艾捷克和小手鼓等古老的民间乐器。卡龙,音色优美、委婉悠扬,主奏乐器多朗热瓦甫,雄浑有力,厚实深重。小手鼓,具有独特风格的击打节奏音响。伴奏《多朗舞》的音乐,是被被称之为朗木姆的
歌舞组曲,由调结构朴实,演唱风格豪迈,飘扬着浓郁的辽阔大草原的芳香,保持着浓厚的劳动气息。流传至今多朗木卡姆组曲具有典型的有九套,每套有不同的名称,用富有地区特色的名称作为曲调的标题。每套木卡姆又由不同节奏的五个段落所组成,段落之间衔接和谐自然,由慢到快,直至高潮。
多朗木卡姆九套组曲名称:1、孜勒·比亚万、2、乌孜哈勒木卡姆、3、热克木卡姆4、都嘎麦特木卡姆、5、麦西里耶克木卡姆、6、包木·比亚万、7、斯木·比亚万、8、胡代克·比亚万、9、朱拉木卡姆相融性《多朗舞》是新疆
维吾尔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动作剽悍,充满着集体智慧的民族民间舞蹈。从散板开始,按照多朗木卡姆的顺序延续,在激奋欢乐的高潮中结束。
《多朗舞组曲》的伴奏和伴唱也随着舞蹈的秩序由婉转的卡龙琴声开始,以手鼓的逐渐加快和雄浑的节奏与歌声,以散序、奇克提麦、赛乃姆、赛赫乃开提米和赛勒玛五个段落,与舞蹈同时在高潮中结束。在多朗木姆的九套组曲中,最后一套是朱位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曲调,主旋律6·,‘i;一一出现,就充满了欢腾炽热的气氛,再以多朗特有男声高八度的演唱,更显高亢豪迈,尽情抒发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奔放的情怀。《多朗舞》在临近结束阶段,鼓手情绪激昂,常把小手鼓高举过头,用全掌猛击,使鼓点响亮铿锵,舞蹈者在快速、强劲的节拍下,左旋右,快疾如风,有如“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的舞态,充分展示出舞者那种健康向上,充满着青春活力和绚丽多姿的面貌和风采。
动律风格
《多朗舞》的动作风格《多朗舞》基本上是两人一组的对舞形式,现保存下来的有四组动作,最后是竞技的旋转。《多朗舞》最突出的特点是“滑冲”和“微颤”。滑冲是在快速的迈步和撤步时形成的冲力效果,在
赛乃姆和赛乃克斯的动作中尤为突出。微颤是由于膝部的小屈伸形成的,它贯穿于动作的始终,在奇克挺麦动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些动作特点,都与多朗人过去劳动生活于颠簸的山地、沼泽或沙碛地有关。“奇克提麦”是《多朗舞》的第一个动作,基本步伐是“两步一跺”,坚定、稳重。手鼓节奏为:A…OxXA一0一I“赛乃姆”是《多朗舞》的第二个动作,节奏和动作都较活跃,基本步伐是“三步一抬”它和“奇克提麦”
动作衔接时,先后退“三步一抬”。手鼓节奏为:专iA—O—xI赛乃克斯是《多朗舞》的第三个动作,的鼓节奏、步伐与赛乃姆1—4拍相同,速度加快。手鼓节奏为:全O—xZ一~OI《多朗舞》的最后一个动作是赛勒玛,技巧动作把舞蹈推向高潮。由集体的围绕圆圈旋转、双人对转变个人原地旋转、速度加快,有竞技成份
“滑冲”和“微颤”是多朗舞最突出的动律特点。“滑冲”是在快速的迈步或撤步时形成的 冲劲效果,在赛乃姆和赛乃克斯(多朗舞的节奏名称)的动作中尤为突出。“微颤”是由于膝部的小屈伸形成的,它贯穿于动作的始终,在“奇克提麦”(多朗舞的节奏名称)动作中表现更为明显。这些特点,反映了多朗人过去在颠簸的山地、泥泞的沼泽,或松暄的沙碛中艰苦的劳动生活。“滑冲”和“微颤”,是和鼓的节奏紧密配合的。在鼓点的强音时,使“滑冲”的动作更为有力。“微颤”多在鼓点的后半拍,和鼓内缘上的小铁圈不断发出的“锵、锵”之声巧妙配合,形成了多朗舞特有的风格动律。
“滑冲”与“微颤”的贯穿于多朗舞的所有动作与技巧之中,使缓慢动作沉稳、充实,快速动作热情、洒脱,
技巧动作更为豪放有力。既有农耕生活稳定、延续、细腻的特点,又有草原生活的粗犷、古拙与强悍的风格。舞至高潮时,舞者不时挺起胸膛与对方相撞,勇猛无比,具有草原生活的气息遗存;而舞蹈结构完整、动作规范、表演性强等,又是农耕舞蹈文化的特色。两者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互相作用和影响,并在继承与发展西域乐舞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兼有草原文化、农耕文化、西域乐舞技特征的绿洲文化。
多朗舞的伴奏乐器有
卡龙、多朗若瓦甫、
多朗艾捷克、
小手鼓等,乐器的式样与演奏方法以及音色等,都与同类乐器不尽相同,富有多朗地区的特色。
多朗舞的伴奏音乐叫“多朗木卡姆”或“多朗赛乃姆”。它和十二木卡姆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歌舞组曲,曲调结构朴实,演唱风格宽广豪迈,保持着浓郁的草原风格和劳动气息。现在保存下来的多朗木卡姆有九套,每套有不同的名称,多用“比亚万”(意为戈壁草滩)等富 有地区特色的名称,作为曲调的标题。每套木卡姆是由不同节奏的五个段落组成,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谐自然,由慢到快逐渐过渡到高潮。五个段落分别是:①散序(或叫木卡姆),无手鼓;②奇克提麦;③赛乃姆;④赛乃克斯(又叫赛赫乃开提米);⑤赛勒玛。
多朗木卡姆的歌词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了多朗人的劳动和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多朗木卡姆的伴奏乐器,一般常用的有卡龙、多朗热瓦甫、
多朗艾捷克和小手鼓等古老的民间乐器。卡龙,音色优美,委婉悠扬,属主奏乐器;多朗热瓦甫,浑厚有力;特别是小手鼓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小手鼓的击打具有独特的风格,如击打“赛乃姆”节奏时,后半拍给以强击的艺术处理,使得鼓点扎实有力。多朗舞进入高潮时,鼓手情绪激昂,常把小手鼓高举头上用全掌猛击,使鼓点更加响亮铿锵,给舞者以强烈的鼓舞。
文化特征
多朗舞
多朗舞是以多朗地区的民间歌舞套曲《多朗木卡姆》作为伴奏的,质朴、豪放的风格是
游牧生活的遗迹;炽热,高亢的声调,浑厚、粗犷的舞蹈同是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生活的人们特有的情感反映;严谨的结构与完美的形式,则是农耕文化的乐舞精华。正是由于上述因素融合成多朗舞的 绿洲文化特征。《多朗木卡姆》从散序开始就充满沙漠中绿洲的气息。
《多朗木卡姆》的演唱是以男声高八度的高亢声腔进行,就连反映爱情生活的歌词也一情歌的委婉轻柔,其词句与唱法依然是多朗特有的粗犷洒脱的风格。 现今保存下来的九套《多朗木卡姆》中,以“比亚万”命名的有四套,“比亚万”一词,维吾尔语意为“戈壁草滩”,以它命名更突出了绿洲文化的特色。《多朗木卡姆》由散序和四种节奏组成。舞蹈表演是与之紧密结合的四组动作。它的散序一般不长,但常把民歌与谚语融为一体,在简明易懂的词句中寓含一些哲理。
散序曲调旋律优美,由卡龙和多朗热瓦甫演奏,引人入胜。散序过后响起鼓声,舞者合着“奇克提曼”“赛乃姆”“赛乃凯斯”“赛勒玛”等四个节奏,以双人对舞的形式跳起相应的舞蹈。“奇克提曼”节奏为6/8拍,动作徐缓;“赛乃姆”为中板,又逐渐转为快板,舞蹈也由双人对转发展为竞技旋转,愈转愈精彩,直至尽兴方休,所以当地群众把最后的“赛勒玛”,又称作“乔古勒曼(旋转)。竞技旋转结束后,鼓声停息。弦乐又演奏一两句悠然的散板,以舒缓炽烈的气氛。至此《多朗木卡姆》乐舞表演完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