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一世亲自出征,集结了四万大军(一说三万),披挂金光闪闪盔甲的“不朽军”与超重装骑兵伴随着皇帝左右。中央军还带来大量的攻城器械。河面上还有拜占庭海军陪同,携带着致命的“希腊火”。他先带兵猛攻被罗斯人占领的
保加利亚首府
普雷斯拉夫,经过短促而激烈的战斗,夺取了城市,并放出了之前被罗斯人废黜的保加利亚沙皇,重新扶植他成为君主。如此达到了保加利亚人的支持。斯维亚托斯拉夫害怕保加利亚人叛乱,抓了300多个保加利亚
贵族关押起来。结果当拜占庭军队前进时,沿途堡垒与据点的保加利亚军队纷纷投降。
约翰一世的军队挺近至多瑙河城市——多罗斯托隆(Dorostolon),在那里,罗斯大军在城市前方列阵以待,在拜占庭步兵与罗斯军队经过长时间的苦战后。
约翰一世命令他最精锐的超重装
骑兵——铁甲圣骑兵与金色铠甲的“不朽军”向罗斯人阵型推进。伴随不断射出的箭矢与
标枪的掩护。排列成密集冲击队形的超重装骑兵用地动山摇的冲锋在第一时间彻底冲垮了罗斯刀斧手的阵型。罗斯军队迅速崩溃并撤入多罗斯托隆内。
尽管
拜占庭军队在城下取得了胜利。但斯维亚托斯拉夫手中还有大量的军队,并且罗斯勇敢善战的步兵也给拜占庭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超重装骑兵不可能在城市的巷战中发挥出作用,而他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步兵投入多罗斯托隆攻坚战与凶猛的罗斯刀斧手血拼。哪怕最终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不要从正面进攻敌军,哪怕他们的实力弱于我们”。利奥大帝的警语正是当时拜占庭
军事思想的写照。这是一个处于四战之地帝国对于保护宝贵兵员的无奈和现实。
于是,长达三个月的围困开始了,
斯维亚托斯拉夫开始计划用维京人擅长的浅水战舰与船只突围。但被河道上使用“希腊火”的拜占庭海军拦截后失败。之后,他开始组建小分队。偷袭在城外的拜占庭驻军。擅长突袭的罗斯人几次得手,抢到拜占庭军队的一部分给养。但约翰一世不为所动。从南方公路与河道上继续运送来大量物资。维持着围困。因为他清楚一件事,斯维亚托斯拉夫城内的士兵很多,还包括家属与奴隶。抢到的给养不足以维持罗斯的军队。
三个月后,陷入困境的罗斯军队发动最后了一次突围,而这次突围也被拜占庭军队粉碎。失败的结果是饥饿让这支军队的意志走到了尽头。斯维亚托斯拉夫遣使与约翰一世谈判,宣布投降,他的65000人的大军损失惨重,而绝大多数的损失是由于饥饿造成的(3万战兵损失了8000人,辅兵则损失不详)。
斯维亚托斯拉夫宣布他将放弃掠夺的财物,退出保加利亚。不再出现于在巴尔干半岛。不得进攻拜占庭帝国在黑海北岸的领地。并以仆从军的身份对付拜占庭的帝国的敌人,约翰一世则给这些饥肠辘辘的罗斯人提供食物。而且,也答应与罗斯人保持通商。
斯维亚托斯拉夫的运气比他那些活下来的战士差,军事失败造成与佩切涅格人的反目,在第聂伯河上。斯维亚托斯拉夫被佩切涅格人突然袭击死在了那里。但罗斯大公的死并没有改变当时和约的内容——竟然被良好的执行了二百多年,之后,拜占庭帝国与罗斯公国再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前者将北方的一个强邻削弱并变为盟友。后者则逐渐在罗马人的影响下进一步推进东正教会的发展。
罗斯人凶猛而勇敢的
刀斧手也给帝国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约翰一世死后,他的继任者巴西尔二世利用从罗斯公国带来6000名瓦良格人为主打,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整个
拜占庭帝国历史最强大的一页。而武士们也在帝国长期服役,娶妻生子。这似乎提醒了继续沿黑海航行而来的维京武士们,与其与帝国强大的重骑兵硬碰硬,不如服役于皇帝获得良好的报酬。因此,除了罗斯人,
瑞典人,
丹麦人,
挪威人也纷纷前来。将传统的勇气融入进东罗马军队的纪律。这些军人成为了帝国乃至之后二百年多年最著名的禁军步兵——北欧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