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鳃孔舌形虫
柱头虫科舌形虫属动物
多鳃孔舌形虫(学名:Glossobalanus polybranchioporus)是柱头虫科、舌形虫属动物。体长35-60厘米;身体柔软、细长,呈蠕虫状,身体呈淡橘黄色,外形上似蛇或蚯蚓;体分为吻、领和躯干三部分,躯干部略成圆柱形;前端腹面中央和吻部交界处有一个明显的口;领部具有许多纵走皱褶,前后1/3处各有一条深色的纤维环线,两环线间色泽较淡,领的后缘为一条突起的盖,紧接盖前端的是一条深橘红色的环带;躯干又分为鳃、生殖翼、肝和尾四个区;雄雌异体,性成熟的雌性的生殖翼为紫棕色,雄性的生殖翼为橘红色或橘黄色,在鳃和生殖翼的腹面两侧均没有色素斑点。
动物学史
多鳃孔舌形虫是中国生物学家张玺等人于1965年发现的,因具有鳃孔较多的显著特征而命名。
形态特征
多鳃孔舌形虫身体柔软、细长,呈蠕虫状。分为吻、领和躯干三个部分,吻位于最前端,稍后是领,最后是略成圆柱形的躯干。吻、领和躯千中都有空腔,分别称为吻腔、领腔和躯干腔,都是体腔的一部分。 吻为短圆锥形或尖锥形,约为全长的1/50,具有发达的肌肉,后半部背面中央线上有一条纵沟。接着是短的肌肉间体为领。领的前缘环抱着吻的基部和吻柄,吻能缩入领内。前端腹面的中央和吻部的交界处有一个很明显的口。从侧面来看,领的后缘是自背缘向腹缘倾斜的,领的背缘较腹缘短。领部具有许多纵走皱褶,前、后1/3处各有一条深色的细弱环线,环线间的领区色泽较浅。领的后缘是一条突起的边缘称为盖,紧接盖的前端是一条深橘红色的环带。
领的后面是延长的蠕虫状的躯干。躯干又可以分为鳃、生殖翼、肝和尾4个区。鳃区的长度相当于领长的3-4倍,相当于生殖翼长度的1/5左右。在鳃区中具有数目较多的鳃孔,约为130-160个,成对地排列在背侧,呼吸时水流从鳃孔排出体外。肝区特别长和肝囊数目多也是该种的特征之一。整个肝区的长度约为全长的1/10。肝囊数约为110-130个,排列成两行,十分规则。较为成熟的个体肝区前部的界限较为明显,后部的界限不明显,前部肝囊小,中部渐大,后部又渐小。尚未成熟的个体肝区前后部的界限都不明显,肝囊大小与成熟个体的情况相似。肝囊的数目一般是随着个体成长而增加的,但在个体完全成熟后就变化不大了。肝区的颜色变化也较多,一般由前向后依次为褐黑、赭、土黄、绿色等,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也有变化。尾区长度为全长的1/2以上,具有外环肌肛门开口于尾端。整个尾区为浅褐色或黄色。
雄雌异体。性成熟雌性的生殖翼为紫棕色,雄性的生殖翼为橘红色或橘黄色。两生殖翼对称,宽而长,长度为190毫米左右,约为鳃区的5倍,始于领的后缘,起点处两翼与鳃的前端分隔,前部窄,鳃区后部附近最宽,后部逐渐变窄,终止于肝区交界处稍前或稍后。在鳃和生殖翼的腹面两侧均没有色素斑点。雌体的生殖区长度约为全长的1/3,鳃长约为生殖翼长度的1/5。
生活习性
栖息于水底,靠吻腔和领腔的充水和排水,使吻部和领部发生伸缩而进行活动。一般穴居于中潮区和低潮区的细沙滩和泥沙滩中,穴呈不定型的“U”形,整个身体都横臣于穴中;穴口较宽,呈漏斗状,穴居的深度通常为50-200厘米。其体壁含有大量的碘,在其密集分布区,往往可嗅得碘的气味。以沙底有机物质为食。
分布范围
多鳃孔舌形虫分布于渤海北部至黄海南部;主要为中国山东青岛胶州湾内的薛家岛、黄岛、沧口、楼山和前海的栈桥、汇泉浴、石白所,江苏的大丰、东川,河北的北戴河等地。
繁殖方法
雌性产卵在海滩里,卵数有上千枚,雄性在雌性产卵的同时或稍迟就释放出精子。受精卵孵化出有纤毛的幼虫,很快游入海底,体表黏液与沙子结合在一起。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濒危原因:地质变移,环境恶化,栖息环境受损。
保护建议:建议加强对多鳃孔舌形虫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的研究。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多鳃孔舌形虫在分类上属半索动物门,系介于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类动物,对研究动物的系统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及潜在的利用价值。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4:0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