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县
唐代时期湖南新晃的建筑
夜郎县历史上是唐代时期湖南新晃,夜郎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汉武帝开通西南夷后,曾封夜郎君长为王,赐给王印。西汉末年,夜郎国灭,夜郎民族和夜郎文化不在见于史籍
介绍
史记中的夜郎县
司马迁是介绍夜郎国的第一人。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唐蒙为解决征讨越的问题寻访夜郎先到滇,在国滇王问汉使:汉与滇谁大?汉使归途经夜郎,夜郎君也提出相同问题。而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绛妃》中写道:“驾炮车之狂云,逐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本是一个不经意的误解,后世文人却引以为典,使夜郎不明不白地成为这一具有讥讽义成语的主角。
不过,一个带贬义的成语,却带来了一个古国的后世扬名,带来民众对一段历史的记忆,这无论对夜郎国先民还是成语制造者来说,都是始料不及的。或许,这也算所谓“不经意成就历史”的一个实例吧。西汉末年,夜郎王国在云贵高原上悄然消失。
夜郎县的位置
古夜郎国只有一个。它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该书写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司马迁所说的西南夷,指战国时期巴蜀西边,南边的少数民族。地域大致包括今天四川的西部、南部、云南部分和贵州。这片地区有众多方国,其中夜郎最大。
汉朝的夜郎县
汉以后,先后有几朝中央政府曾以“夜郎”做郡县地方命名。据《辞源》说,先是晋永嘉五年(311年)在北盘江上游设夜郎郡,辖境多属古夜郎国范围。南朝梁大宝年后废,存在了200多年。后来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珍州为夜郎,辖境在今贵州桐桎及正安一带,已非晋夜郎郡位置。
用于县名,不算汉朝所设,有三次以上。先是晋夜郎郡治所。后来唐朝武德四年(621年)设于今贵州石阡县西南,6年后废。唐朝贞观五年(631年)设于今湖南新晃县一带,五代时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重设,10余年后又废。其中,唐朝贞观年于今新晃所设夜郎县的废止时间可能有误,因为贞观后天宝年改珍州为夜郎时,作为治所的夜郎县在今正安一带。按常理,不能同时在今新晃还保留另一个夜郎县。故新晃所设夜郎县,在天宝年之前应已废止。 .
夜郎国和夜郎文化
显然,汉代以后的夜郎,与古夜郎国和夜郎文化已经无关。不过是一个地名符号而已。且不说夜郎国灭后,夜郎民族的迁徙、融合以及夜郎文化的衰变趋势,只看看后来所设郡县的一再立废和地点的不断转换,便知其名称符号是否还有实际意义了。
战国至西汉,中国南方至西南最主要的几种文化,包括楚、南越、巴蜀、三星堆、滇及夜郎,还有西边的藏文化。现在,除夜郎以外,其它几种文化都有重大考古发现,基本弄清了文化面貌和大致范围。有意思的是,这几种文化正好形成对一块空缺地带的包围圈,这块地带包括今贵州全境,以及四川南部的部分地区、云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和广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其实,这已经在提示我们,夜郎文化就分布在这个地带内。 这块地带至今最主要的考古发现集中在贵州,更准确地说,在贵州西部。
贵州的夜郎县考古
近年考古学在贵州发现了大量的夜郎文化文物,细心的人常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把这些考古遗存认作夜郎文化,而不是其他文化?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考古学通常以发掘出土的物质文化来划分文化体系,多以遗存的出土地点来作命名,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但也有以某民族来命名的,这时就必须拿出该民族可靠的实物证据。比如滇文化,就是因为在发掘的大墓中出土了滇王金印才予确认的。
夜郎文化
夜郎文化的确认将找出什么样的民族证据呢?这还是一个未知数。《史记》里称,西南夷的那些方国里,惟独夜郎和滇国被汉朝授以了王印。夜郎在滇之前被汉王朝封王,如今滇王印已经在云南被找到,但夜郎国这尊王印至今仍下落不明。因而,很多人都指望着能找到夜郎王印,就象当年找到滇王印一样。然而,这个良好的愿望能否实现,同样未知。世界上曾多次发生过寻找并揭示古人宝藏的奇迹,但是更多的宝藏却掩埋在历史厚厚的尘埃中,也许,它们注定永远不会出现。 可是,对古夜郎的探寻将会不停顿地进行下去,这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
传承发祥地
唐宋夜郎县与桐梓渊源
唐代设置的夜郎县,在今贵州省桐梓县境内。《唐书·地理志》载:“贞观六年(公元624年)开山洞、置珍州、置夜郎、丽皋、乐源三县。“《元和郡县志》(公元813年成书)载:“珍州管县三:夜郎、丽皋、乐源。”据史籍分析,夜郎县辖地为今凉风垭梁子以北至松坎南,东临正安、绥阳县境,西邻习水县境;丽皋县在夜郎县西北与习水县接壤处;乐源县在夜郎县西北与綦江县西南部一带。州治、县治同置今夜郎坝。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废夜郎县,隶于南平军。夜郎县历唐、五代、北宋、存在478年。夜郎县治所在地夜郎坝地名沿用至今。今为夜郎镇政府所在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4年)县治迁到夜郎坝东20里地的桐梓坡,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县治再次搬迁到虎峰山麓的冬青坪,即今日的桐梓县城——娄山关镇。建置千多年的史实,证明了今桐梓与古夜郎有极为深厚的不解之缘。清代学者顾祖禹、田雯、臧励酥、蒋攸钻认为古代夜郎国在桐梓。唐、宋两代史学家见到《史记》和《汉书》均称“唐蒙从巴属符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均认为汉初的夜郎国在桐梓。西汉中叶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至西汉末年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年—公元前25年)夜郎国首领多同臣服汉朝,予受封县令可世袭,传王兴,邪务110年后,王兴,邪务被汉朝诛除,夜郎国解体,不入史册。而此次历史事件670年后,唐代独选桐梓县境的夜郎县治兼珍州治,这里必有深刻内在历史原因及夜郎文明、文化的传承与继续。
夜郎王的历史
夜郎王兴被诛杀,夜郎国被灭。但过了670年后,夜郎族人逐渐发展壮大成为颇有影响的居民群落,并在巴黔古道干线的集散点发挥作用及影响,即从经济、文化、人口及物资等各方面为其后的建置准备了较充分的条件。这使得隋以后建立的盛唐不能无视夜郎部落在该地的存在,以及汉授王侯的史实。这时唐王朝总结了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土流并治”的教训,调整推行“以土官治民”统治政策,因此在夜郎坝设置县治兼珍州州治,统率三个县。此时的夜郎县没有固定的治所,“随所畲种田移”。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在夜郎坝盆地临溪台地筑夜郎县城。唐代张文昌《送蛮客》诗云:“借问炎州客,天南几日程;江南恶溪路,山绕夜郎城。”说明夜郎县城周围是山,是山中一座城,反映了夜郎坝的地形特征。当时还明确了夜郎县辖地范围,约为今桐梓县城的三分之一。据史籍分析,这时夜郎县有800多夜郎人,200多土著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地广人稀。至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杨慎,公元1488~年公元1599年)被谪滇南路过桐梓驿(今新站镇)曾去夜郎坝凭吊李白。在他的著作《丹铅录》中记载:“夜郎在桐梓驿西二十里,有夜郎城碑尚在。”并作诗描述夜郎风情:“夜郎城桐梓,原来堞垒平。村民如野鹿。犹说翰林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7 11:59
目录
概述
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