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山
清流县城45公里的赖坊乡动员罗村里东南山峰
大丰山位于距清流县城45公里的赖坊乡动员罗村里东南,最高峰为棋盘山,海拔1705.7米,为清流县境域最高的山峰。大丰山巉岩峭壁,险峻雄奇,相传古时欧阳真人在此修炼,道成身化为岩。
位置
大丰山高耸入云,气势恢宏,棋盘山是大丰山的主峰,站在这里远眺:一览众山小,连城的冠豸山龙岩的吊钟岩,清流的水库、村廓历历在目;还可观赏到日出、彩雾,梦幻景色,令人神往。主要景点有:半山庵、赵公亭、香炉峰、炼丹灶、寄子岩、牛绳路、饭干石、香炉山、化身岩、斩妖石、 棋盘石、鲤鱼栋、茶婆妈、天盆洗足、劲草石刻、枫香石、倒插竹、迎客松、尤其是南方罕见的千亩绿草带等景观。峰侧凹有始建于北宋距今近千年的大丰山道观。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奇山仙境,声名遐尔的当数客家道教圣地省级森林公园清流大丰山。大丰山位于清流县赖坊乡东南,棋盘峰海拔1705.7米,为清流县最高峰。相传有欧阳真人在此羽化,遂建欧阳真仙道观。棋盘峰山势陡峭,崎岖难行,极为难攀。棋盘峰顶可观赏到日出、云海、彩雾、蜃景,秀丽景色,尽收眼底。
历史背景
大丰山是道家圣地。相传南宋淳熙(公元1174-1189年)间,有个刘道士率徒弟五人到山顶探险,发现一块平地,有人住过的痕迹。后得知此处曾是欧阳真仙修炼得道升仙的地方,当地信徒就在他修炼处盖了顺真道观。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任广西知事的欧阳贤和海州训导欧阳杰,拜求当时的状元张显宗撰写《丰山仙源堂碑记》,叙载欧阳真仙事迹及道观基址,欧阳仙踪亦几百年盛荣于此,每日朝拜者络绎不绝。大丰山为游人所迷恋向往、魂牵梦绕,成为民众道教信仰朝圣膜拜之地,更多缘于风光秀丽和娓娓动听的神奇传说。传说中的神仙与名士人物在<<清流县志>>皆有史料记载可以考证。欧阳真仙原名欧阳大一,字世清,唐戊戌年(公元878年)七月十五日诞辰,十六岁那年上大丰山学道,经过二十几年的潜心修炼,最终在大丰山顺真道院修练成仙。裴应章(公元1536-1609),字元暗,号淡泉,明隆庆元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吏部尚书。
传说吕洞宾云游大丰山,感受此山仙气浓重胜似蓬莱仙境,欲开道场下渡凡仙。欧阳真人寄养在官坊村其姐家,为其姐放牧养牛。年少聪慧异常被吕洞宾慧眼看中,欲引渡为仙,守大丰山道场。在大丰山最高处南面悬崖绝顶上设好楚汉棋盘石,邀请何仙姑、九龙女(九龙洞狐仙)下棋对弈,何仙姑扮作侍茶少女,吕洞宾和两个仙女摆好棋盘等待欧阳世清入局。世清放牧上大丰山,见绝壁处有人下棋,甚感惊奇,前往观看,吕洞宾呼唤何仙姑拿出一粒仙丹给他泡茶,世清品味茶后,顿觉全身清爽有劲。于是坐下观看老人少女楚汉博弈,那知棋局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竟不能分出胜负。世清看得痴迷,不知时光匆匆逝去,竟然忘记了应该回家事情。
吕洞宾对世清说,渡你上天庭如何?世清想等把牛赶回家再说吧。吕洞宾开怀大笑说:不用赶,那头仙牛,早回天庭了。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啊!不信,去看看你插在山凹的赶牛竹鞭都长成竹林。世清去看,果真如此,诧异不已,遂打消回家念头,决意跟仙人上天庭。然而上天庭必须是修行圆满的得道仙人,凡人必须经历一番舍弃肉身的考验。吕洞宾对欧阳世清说:上天庭之前必须做一件事,就是从棋盘石上往下跳,我先跳,你闭上眼睛,随后跟来,不许偷看就行。说完纵身跳下万丈山崖。这么高也敢跳,这不是找死吗?世清心念一动,偷偷好奇往下一望,果然怵目惊心的场景呈现在眼前:血肉横飞,悬崖枝桠上挂满血淋淋的肠子。世清惊吓得在原地半晌不能语,打死也不敢往下跳。杂念一会儿,眼前血腥的场景忽然不见了,只见三位仙人腾云驾雾飞到半空,从天上传来吕洞宾的声音:欧阳真人,你的修行尚不圆满,只能做个半仙,就在大丰山好好修行,享受凡间烟火供奉,守好此地道场吧。从此,欧阳世清在香炉峰的岩洞中打坐修行,坚志修练不慕尘俗,终于悟得天道,功德圆满,神通天界,并被宋孝宗皇帝钦封为“通天妙应欧阳真君”。
“万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棋坪着意看”。大丰山是高耸入云,仙踪灵奇。裴应章诗曰:漠漠去封洞,巍巍地接天。芝香田有玉,火伏灶无烟。异树生奇萼,琼浆漱雨泉。山高名自胜,况复有神仙。大丰山是令人心神向往,众多文人墨客留下诗句,让我追古怀悠,萌生登临朝拜。
旅游路线
去大丰山朝圣有三条路线。一线在大丰山的东边,由永安罗坊的大丰山麓登山,山路崎岖而陡峭;一线在西边,由官坊大丰山麓登山,山路同样崎岖陡峭;一线在南边,乘车经琴源水库坝头至半山庵下车,徒步登山。此线较为舒缓。然而与西线在半山庵汇合后,由此一线往上至山顶,山路愈加崎岖陡峭惊险难行,故有爬“天梯”之说。
驱车沿着库区十几个弯道平行至近坝尾处,下车后就可以踏上一条向往的千年朝圣古道了。拾阶而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步履逾趋难迈。沿古道攀爬,穿过琴源水库原始森林,登上半山庵约需一个小时,经过多次蜿蜒爬升,到了一巨石处,靠巨石搭建有用石头垒的小庵,庵里供奉观音菩萨,名观音阁,寄子岩因仙公的灵应相助事迹而得名,所以此处也叫“寄子岩”。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3 23:08
目录
概述
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