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位于
广东省广州市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917~971年),初名为新藏寺,元朝在原寺旧址重建殿宇,易名福田庵,明代再度大规模扩建,更名为龙藏寺,从此奠定了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的地位。后因历史原因,致使佛寺仅存大雄宝殿一座,其余殿堂均变为民居。1996年,自耀智法师受命出任住持以来,经多方协调,大佛寺重修并逐渐兴盛。
命名
因在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以黄铜精铸高6米、重10吨大佛像而得名。
历史沿革
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917~971年),初名为新藏寺,元明两代几易其名,为南汉王
刘龑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在羊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建七间佛寺,合称“南汉二十八寺”。
新藏寺兴盛了数百年,至宋代曾一度荒废。元朝入主后,在原寺旧址重建殿宇,易名福田庵,香火得以延续。明代再度大规模扩建,东起双门底下街(后永汉街,今北京路),西至龙藏街,南接寺前街(今惠福东路),北达西湖街(今西湖路),尽入版图,寺院更名为龙藏寺,从此奠定了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的地位。到了明末,佛教渐趋式微,龙藏寺香火不旺,缺乏资金修葺殿宇,被官府接收,改为巡抚御史公署。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兵南讨广州。平南王尚可喜与
耿继茂为统帅,合围穗城,遭明兵顽强抵抗,攻战十月而孤城难下,于是纵火焚城。公署毁于火,殿宇悉数化为灰烬。
清康熙二年(1663年),尚可喜心生忏悔,故自捐王俸,亲任董理,以“为天子祈福”为名,动工重建佛寺,至翌年冬竣工。建成时,尚可喜立大石碑《鼎建大佛寺记》,此碑现仍立于殿门右侧。佛寺殿宇布局,建筑规格,皆仿京师官庙式样。其中的大雄宝殿,更是气势雄伟非凡,殿中供养三尊大佛像,一一皆以青铜精铸,各高6米,重10吨,堪称领南之冠,“大佛寺”之名,亦由此而得。后因历史原因,致使佛寺仅存大雄宝殿一座,其余殿堂均变为民居。
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国库空虚,当局将大佛寺部分庙产变卖以充军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大佛寺仍有十来个僧人,为生产自救,以库房、斋堂为工场制作纸伞、纸盒以维持生计。
“文革”期间,大佛寺的僧人被逐,庙宇被占,文物被毁。
1986年冬,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恢复开放大佛寺,还寺于僧。
至1991年春,占用单位将颓垣断壁的大雄宝殿,移交广州市佛教协会管理。
2000年,大佛寺成立了省内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
2016年1月,大佛寺建设一期工程佛教图书馆和佛教文化博览苑落成。
2019年5月6日,广州市大佛寺建设工程(二期)开始公示,拟在一期已建成的佛教图书馆、佛教文化博览苑和大雄宝殿南侧新建三座殿,并在惠新西街设地下车库出入口,有助于缓解北京路商圈停车难问题。
2023年12月,广州市大佛寺复建工程落成。
方位布局
大佛寺完成总拆迁建筑面积25700多平方米,先后建成包含毗卢殿、禅堂、功德堂、念佛堂、方丈室、图书馆、佛教展览厅、素食馆等多功能、现代化的佛教文化综合大楼,以及观音殿、地藏殿、钟鼓楼、天王殿、山门等殿堂,建筑面积共30000余平方米,与寺院鼎盛时相近,成为集礼佛、禅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佛教寺院。
重要景点
大殿坐北向南,面宽七间36.32米、进深五间25.36米,十九架梁用六柱,两山墙承重,梁枋用材粗大,九架梁厚达70多厘米,上下梁间采用如意纹驼峰斗拱承托,檐下施三踩三翘斗拱,斗拱用材高21厘米、厚10.5厘米,梁头及斗拱施彩绘,色泽鲜明而简洁。驼峰、斗拱造型简朴,复盆式砂岩柱础古朴稳重,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大殿所用的巨型楠木柱为安南(今越南)王所捐赠,经近350年仍完整无损;其建筑艺术仿京师官庙兼具岭南风格
大雄宝殿正面檐下悬挂着的“阐扬三密”牌匾,是孙中山先生亲笔书赠。弘扬佛法是寺庙的传统,民国十年(1921年),大佛寺成立了“广州佛教阅经社”,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许,亲笔书赠以示鼓励。
大殿供奉的三尊黄铜精铸大佛,各高6米、重10吨,清代铸成时为岭南大佛之冠,是广东省内现存最大的黄铜铸像。三尊佛像中,正中为
释迦牟尼佛,左、右是
阿弥陀佛和
药师佛,三者以不同手势作说法印、接引和禅定印,分别代表现在、过去和未来。佛像仪态慈祥,而且铸造工艺精美。各像均分为头盖、面部至肩、上身至腰、盘膝坐之下身和莲花座5段铸造,然后焊接而成。这是广东省内现存最大的古代黄铜铸像。与三尊佛像同时铸造的还有高4米、重5吨的一尊观音像。
大雄宝殿后面高大的建筑,就是新落成的佛教文化大楼(弘法楼)。大楼设地上七层,地下两层,仿古楼阁式建筑,大楼由主楼及东西两侧附楼组成,主楼为黄铜瓦五重檐歇山顶,附楼为金属青瓦卷棚歇山顶,南北立面各有两座楼阁式塔的意象设计,庄严典雅,飘逸灵动。大楼一二层为毗卢殿,清净庄严。
大佛寺尚建有面向市民、信众开放的大型佛教图书馆,藏书22000种19万册,馆刊《如是雨林》期发行量近20万份。
开发与保护
1993年8月9日,大佛寺被广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大佛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1月,大佛寺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重要事件
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广州查禁鸦片。抵达后为掌握实况,先化装为平民,扮演各种身份。经过三日微服探访,林则徐取城区中心的大佛寺,设立“收缴烟土烟枪总局”,指挥禁烟。查办过程中,对烟商烟贩实行严惩,劝告烟民戒烟。林则徐在《晓谕粤省士商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中明言:“若能迅速戒烟,主动交出所藏烟灯、烟枪、烟土、烟膏者,不究来历,不问姓名,赦免无罪。”告示发出后,许多人决心戒烟,纷纷交出烟具。有一些烟瘾大、时间长的老烟民无法戒除,没烟吸则浑身无力。林则徐体谅戒烟困难,命人研究配制一种戒烟糖,发给前来缴交烟具的人,每人发给一包戒烟糖,并亲自到大佛寺门口派发。此举社会反响甚大,更多烟民受此激励,纷纷主动戒烟。
广州地方政府趁太平天国起义之机,占用大佛寺西边大半僧舍,设立善后局。寺僧逐渐失去寺务管理权,一度仅剩3人。
民国十年(1921年),鉴于“世风日下,物欲横流,功利之说甚盛,道德之基益摇”,六榕、海幢、大佛、光孝等寺住持与陈隶简、梁季宽、汤瑛等联合30多人,发起成立广州佛教阅经社,目的是借此弘扬佛教之名,净化世道人心。阅经社址设在大佛寺内。得到孙中山嘉许,并亲笔书赠“阐扬三密”牌匾。如今一模一样的四字匾就悬挂在大佛寺大雄宝殿正面檐下。当时的广州市长孙科根据公安部门查议的意见,批示同意创立“广州佛教阅经社”。批文呈报省长陈炯明后,省政府发出布告,禁止各部军队驻扎大佛寺,以免影响正常的宗教活动。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国库空虚,大佛寺的太平没有持续多久。成立阅经社次年,即民国十一年(1922年),因经济困难,当局以筹集北伐军饷和市政建设为名,决定拍卖广州的庙产。二月,经市长孙科批准,财政厅与省公路处共同拟定,将大佛寺房产地产全部标价拍卖。计划完全落实的话,这一规模最大的丛林将从此在广州地籍上一笔勾销。寺僧闻讯,惊惶失措。大佛寺住持敬胜和尚率领僧众30多人,联合阅经社方面名人,到省府请愿。省长陈炯明到实地视察,得悉大佛寺为龙藏寺遗址,三尊大铜佛像有历史和艺术价值,应当保留,遂取消拍卖全寺地产之意,允许保留部分殿宇,继续佛事。已被拍卖的大佛寺房产,包括从大雄宝殿到今天惠福东路边大片地方,面积9000平方米,被兴业公司吴东启等商人投得。后来寺僧作艰苦努力,募集资金,陆续赎回包括大雄宝殿等8000平方米建筑物,方得保留原有丛林的部分格局。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受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委托,周恩来利用大佛寺大殿后东西二廊的佛殿式平房,集中第一军等部队中被排挤出来的各级党代表,开办高级政治训练班。为国民第二军、第四军、第六军输送了一批军官。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领导人陈延年、邓中夏、苏兆征、彭湃、阮啸仙、恽代英、沈宝同等也曾到此讲课。从5月22日至7月底,培训班开办两个多月,学员50多名,按军事编制成几个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结业后被派到第四军、第二军和第六军任职,参加北伐。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佛寺位于
广东省广州市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与北京路商业步行区交界处。
开放时间
8:00—19:30。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路线
可乘坐广州地铁一号线
公园前站、广州地铁六号线
北京路站。
参考资料
结果公开.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布《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