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第是“九帅”
曾国荃所造,位于
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雷家湾。
简介
双峰县荷叶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为湘乡县管辖),一代名臣
曾国藩的故里。曾氏当年修建的侯府“
富厚堂”以其威严气派和独特文化内蕴如今成为一方名胜。外人少有知晓的是,这座威风八面、挟以曾国藩名望的“乡间侯府”掩盖了另外一座恢弘府第的声望———“九帅”
曾国荃所造“大夫第”。
离“富厚堂”10余里,在荷叶镇大坪村横卧的虎形山下,你会看到一座气派豪华的建筑群,这就是曾国荃的“大夫第”。
湘军当年打下
太平天国重镇安庆之后,曾国荃带着掳掠来的大量金银财宝回到家乡荷叶,广置田产。他在大坪大建华宅,取名“大夫第”。“大夫第”是由“曾府家庙”、“奖善堂”和“敦德堂”三部分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据说有九进十八厅,共148间房屋,是当时湘乡境内最豪华的官僚别墅。
大夫第建筑群“九正十八厅”,共148间,房屋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外有护城河,河上还有豪华的玉带桥,宅外建有三里长的走廊,晴不曝日,雨不湿鞋,整宅占地14万平方米,长达1200米,宛若京师名苑。当时传闻曾老九雄心勃勃,要建跟皇帝一模一样的金銮殿,后因钦差
彭玉麟的委婉规劝,曾国荃息心止步,缩小了建筑规模。
时过100多年,今天,人们从保留部分仍可看到“大夫第”昔日的恢弘。其建筑工艺十分考究,栋梁、廊柱、横坊都是十分珍贵的楠木、梓木、梨木等木料,上面雕绘着云龙、山水、花卉等各种图案;砌墙用的青砖个个磨得方正平滑,砌缝细小笔直。石料全是花岗岩,上面雕镂着各种花纹图案。厅堂上的窗棂都镂成“回”文格,中间镶着五彩镏金图案,山墙的窗户中都镂有一“喜”字,四周簇拥着花鸟虫鱼。庭院内当年精心种植了花草,居室里陈设典雅、豪华,保留至今的家具上还可以看到“喜上眉梢”、“连年有鱼”、“百福永留”等象征吉祥祝福的图案。
经历沧桑的 “大夫第”虽然年久失修,但是“敦德堂”主体部分保,“奖善堂”已面目全非,“曾府家庙”亦被毁。“九帅”家府的废墟之中“崛起”了学校、粮站、邮电所等现代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加大了文化历史遗存的保护力度。随着曾国藩侯府“富厚堂”全面修复以及“曾国藩故里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大夫第”也被列入了抢救性保护规划,并被确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人们有望重新看到这座见证历史的昔日豪门官宅。
详细结构
荷叶大夫第是个庞大的建筑群,是湘中地区清代建筑的典范。原宅地总长六百多米,宽约二百三十米,总面积十三万多平方米。是竹亭公祠、敦德堂、奖善堂的统称。“敦德”语出《礼·中情》“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敦德堂主体部分保存较好。前厅台阶上挺立着四根高约八米大一抱围左右的花岗石檐柱。中间两根的柱座上各有一只大石狮子。大门有两米多宽,由四根整块花岗石料组装而成的。大门两边各嵌着一块汉白玉石碑。厅堂两边是青砖山墙,高十多米。前厅后廊四周都是八米左右高、抱围大的朱红广漆圆木檐柱。过了天井便是中厅,中厅后边是正厅。
传说
彭玉麟私访
荷叶大夫第虽是在
曾国藩关心下建成的,但建成如此宏大规模和如此富丽堂皇,则不是
曾国藩的本意。相反,
曾国藩多次劝阻曾国荃要节俭一点,不要树大招风。但曾国荃并未采纳其兄的意见。
听说大夫第从开工到竣工,前后用了八年之久,耗资巨大,令人咋舌。还有人说曾国荃要把大夫第建造成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屋脊上要安装琉璃宝顶并盖琉璃瓦,槽门前要建造环城河和浮桥。终于招来了“
彭玉麟私访大夫第”。
彭玉麟只说了两句话:“浮桥拆掉,屋减三尺。”因此,大夫第前面的浮桥后来停建了,房屋的山字墙也在设计的基础上降低了三尺。彭玉麟私访大夫第的故事,至今在双峰乃至湘乡民间广为流传。
打开南京进洋财
曾国藩拉起湘勇能剿灭“长毛”,在作战指挥上实赖其弟曾国荃之力。传说攻破南京(天京)后,曾国荃纵兵哄抢多日,他本人用船载天国大量金银财宝溯长江、湘江、涓水而上,再以人力运至大夫第。湘军中多曾氏本乡父老子弟,与之出生入死而熬至胜利的乡亲们,自亦附带着都发了一点小小洋财衣锦还乡了。此谚流传至今百几十年,生命力不曾稍减。现在如有人在外做生意或干其他轻松门路发了财的,乡亲们见面总还是恭维他“打开南京进洋财”回来了。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到底有没有留藏大量金银财宝?有没有被人挖掘出来?是不是被曾国荃和湘军将士们运走了?这一直是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