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镇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辖镇
大柳镇,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地处南谯区西北部,东与珠龙镇毗邻,南、与施集镇相连,西与定远县搭界,北与明光市接壤,镇人民政府距市区33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31.7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大柳镇户籍人口为11654人。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大柳镇境域属楚地。
隋代,属滁州。
民国时期,改滁州为滁县。
1949年10月,建立大柳乡,隶属农场区。
1950年4月,农场区撤销,隶属珠龙区。
1955年12月,撤区并乡,大柳、三星、曲亭3乡合并为曲亭乡。
1959年9月,属珠龙公社。
1961年5月,成立曲亭公社。
1983年3月,复为曲亭乡。
1992年3月,撤销曲亭乡改设大柳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大柳镇辖曲亭、横塘、华严庵、大柳社区4个村(居)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大柳镇辖1个社区、3个行政村:大柳社区、横塘村、曲亭村、华严庵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大柳种羊场生活区;镇人民政府驻大柳集。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柳镇地处南谯区西北部,东与珠龙镇毗邻,南、与施集镇相连,西与定远县搭界,北与明光市接壤,镇人民政府距市区33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31.7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柳镇地形地貌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势起伏大,由西向东渐低,南低北高。平均海拔100米。最高点皇甫山北将军峰,位于大柳镇西南,海拔399.2米;最低点位于瓦东村民组(穆庄水库上游),海拔50米。
水文
大柳镇境内河道属清流河水系,经曲亭村瓦东村民组入境,横塘村烂泥冲水库下游为清流河源头,向南经珠龙镇沙河集水库入长江;向北入淮河,境内河道长7.5千米。
自然灾害
大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雪)、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最严重一次的雪灾发生在2008年初,造成1.2万亩小麦受灾,200亩蔬菜、食用菌大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5万元。
自然资源
大柳镇境内矿产资源有绢云母、石英石、石墨、重石等,其中绢云母矿为全国不多见的稀有非金属矿种。皇甫山林场在镇内的自然景观面积23190亩。大柳镇上张大草场位于横塘村烂泥冲村民组,占地面积9500亩。
2011年,大柳镇有耕地面积22308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柳镇辖区总人口1213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01人,城镇化率14.8%。另有流动人口5742人。总人口中,男性6211人,占51.2%;女性5925人,占48.8%;14岁以下1306人,占10.8%;15—64岁9143人,占75.3%;65岁以上1687人,占13.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1750人,占96.8%;回族386人,占3.2%。
截至2017年末,大柳镇常住人口有8197人。
截至2019年末,大柳镇户籍人口为1165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柳镇财政总收入216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10元,比上年增长31%。
2019年,大柳镇有工业企业12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15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农业
2011年,大柳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5%。粮食作物以水稻、棉花、油菜、蔬菜等为主,生产粮食14400吨,其中油料作物产量3075吨,棉花产量72吨,蔬菜产量4518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出栏生猪2660头,家禽饲养量11.1万羽,肉牛饲养量522头,耕牛饲养量554头,山羊饲养量3020只;肉类总产量509吨。
工业
2011年,大柳镇工业形成以非金属矿开采生产、林木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商贸
2011年末,大柳镇有商业网点120个,职工198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
金融业
2011年末,大柳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1054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各项贷款余额1940万元,比上年增长74.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柳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50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2所,在校生500人,专任教师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50人,专任教师2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大柳镇有徽派古民居1个,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综合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农家书屋3个,藏书4500多册;业余文化艺术团体1个,从业人员11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卫生室4个;病床13张。专业卫生人员3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
社会保障
2011年,大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9户,人数654人,支出102万元,比上年增长8%,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2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8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6户,人数594人,支出72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101元,比上年增长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社会福利费8.1万元,比上年增长2.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846人,参保率9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柳镇有固定电话用户1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0.5%,宽带接入用户180户移动、联通通信覆盖率100%。
交通运输
2011年,大柳镇有311省道滁定公路穿境而过。镇区4个村(社区)全部修通“村村通”道路,共27千米。
历史文化
大柳镇因境内古代有大柳树驿站而得名。
风景名胜
大柳镇境内有皇甫山森林公园、弥陀寺、古银杏、古康王祠遗址、庞家寺汉墓、碧霞祠等景点。
皇甫山自然保护区主体在大柳镇境内,位于皇甫山主峰北将军的古烽火台遗址上建起来的塔式观火楼,耸立在青山云海之上,游人登上塔顶,山下低丘连绵,真可谓“一览众山小”。
弥陀寺,位于皇甫山腹地,元至正元年(1341年)建。几经兴废,最后一次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现存的寺庙房舍是1986年重建的。
古银杏,位于华严庵小学门前。树粗四人合抱,数枝并发,树冠直径20余米,每年产白果200多千克,据专家推算树龄至少500年以上。上世纪70年代以前被南京军区确定为飞机演习导航标志。安徽电视台、安徽电影制片厂曾在这棵古树下拍摄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故事影片《母与子》。现已被市、区列为古树保护。
宋康王赵构被掠去金国,逃回时,遇一老者牵一马相赠,并告知此马可乘不可饮。康王乘此马来到大柳北湾,见马渴不止,遂入湾饮水,马即成泥。世传为“泥马渡康王”。故大柳镇原有康王祠,现仅存遗址。
庞家寺汉墓,位于大柳镇西0.5公里庞家寺村东南。据考古专家鉴定,该墓为东汉早期墓葬,有2200多年历史。墓坐北朝南,砖砌盖顶,分前、中、后三室,南北长14.5米,东西宽3.1米。出土文物有世间稀见的陶楼、陶狗等陶器和五株钱等。
碧霞祠,始建于唐朝,古称天仙圣母殿。曾于清朝乾隆四十年(1749年)重建,并改名碧霞祠,光绪十六年(1751年)扩建,有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和东西配殿、玉皇阁等,另有真武庙、普照寺等,为平原地区罕见的精美古建筑群。时香火甚旺,每逢四月十五和九月十五为庙会期间。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大柳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7月29日,大柳镇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5月8日,大柳镇被安徽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命名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4 23:0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