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循环经济工业园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中以能源、煤炭综合利用、盐湖化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大柴旦循环经济工业园,依托大柴旦、冷湖、茫崖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盐湖、油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以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着力发展能源、煤化工、盐湖化工、
有色金属产业,辐射带动大柴旦、冷湖、茫崖等地的发展,构建国家重要的盐湖化工、能源、碳一化工、铅锌产业基地。
简介
工业园规划面积34.6平方公里,分为锡铁山铅锌尾渣与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精细化工产业区、饮马峡盐湖化工与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产业区、大柴旦盐化产业区。已形成220万吨原油、100万吨钾肥、150万吨铅锌采选、15万吨铅锌精粉、15万盎司黄金、320万吨煤炭、15万吨石棉、10万吨硫化碱、20万吨硫酸、6万吨硼酸、15万吨磷铵生产规模。
发展规划
大柴旦循环经济工业园立足于本地及周边资源优势和大柴旦已有工业基础,以盐湖资源、煤炭和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为指导,根据“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园四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构建结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群,实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大柴旦工业园区将建设成为海西州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基地之一。
大柴旦工业园区按“一园四区(工业区)模式分阶段进行规划和建设。四个工业区(锡铁山产业区、饮马峡产业区、大柴旦产业区)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但总体产业布局注重产业链之间的纵向连接和横向融合,在区内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体系,以资源最大化综合循环利用为原则,物料基本平衡。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大柴旦位于
青海省西北部,
柴达木盆地北缘,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辖区。是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东与
德令哈相连,南与
格尔木市接壤,西与冷湖行委相邻,北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
辖区面积及人口
大柴旦行委是海西州委州政府的县级派出机构,行政辖区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人,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藏、回等民族。辖区内无村、居委会。辖绿草山、大煤沟、花海子、马海等矿区。
水资源
大柴旦地区河流属柴达木内陆水系。全区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常年有水的有5条,河流年均总流量19.79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鱼卡河、塔塔棱河、嗷唠河、大头羊河、泉吉河。主要湖泊有西台吉乃尔湖、大柴旦湖、小柴旦湖。全区
地下水资源量为2.65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为2.8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3.507亿立方米,储量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
矿产资源
境内地质结构复杂,成矿条件好,区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已探明的有铅、锌、金、锂、钠、钾、镁、硫、硼、石灰矿、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储藏量居全省前列,已编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3种,盐类矿产7种,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的32.6%,是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基础设施
大柴旦工行委以外引内筹的方式,依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利用国债项目、地方财政投入、市场化运作等手段,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十五”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6.23%,超过“八五”“九五”时期投资的总和。五年共投入1.12亿元用于水、电、路、通讯、防洪及教育、卫生、文化、政权建设、安居工程建设和商业街区改造。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大柴旦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公路
青新公路(国道315线)与柳格公路(国道215线)贯穿全境,并于柴旦镇交汇。柴旦镇东距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市约200公里,距省会西宁市732公里,南距格尔木市约190公里,西北至甘肃省敦煌市360公里,是西去新疆、南进西藏、北上甘肃,东达西宁的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国道215线格尔木—大柴旦—敦煌高等级公路、德令哈—大柴旦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鱼卡—茶冷口—冷湖等重点工程建设已全面铺开,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
铁路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84年投入运营后从境内通过,设有饮马峡、锡铁山2个客货站。2009年还将启动柳格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格尔木—敦煌铁路横穿全区,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并争取在2009年年内动工建设。
通讯
全区
程控电话装机3000余门,移动、联通无线电话已全部开通,通讯网络分别覆盖镇区及交通沿线和大部分矿区,普及率分别为84.35部/百人,81.5部/百人。
电力
区内电力供给以35千伏和110千伏输电线路供给,锡铁山—柴旦—大煤沟的生活和工业用电,由35千伏输电线路覆盖;锡铁山—柴旦—鱼卡—滩涧山工业用电由110千伏输电线路覆盖;锡铁山—大煤沟的二回路工业用电由110千伏输电线路供给。上述线路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330KV湟源—西海—乌兰—德令哈—锡铁山—西台输电线路已建成,锡铁山330KV变电工程的建设,将为今后柴旦大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供水
全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65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为2.8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3.507亿立方米。城镇供水工程已于2000年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5000吨。
经济基础
经济总量
大柴旦行委“十五”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948万元,比“九五”增长63.47%,到2005年达到60272万元,人均GDP达58517元(约7076美元)。累计完成全地区一般预算收入54382万元,比“九五”增长131.88%,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245万元,比“九五”增长140.04%。 2007年大柴旦地区生产总值150629万元,同比增长31.18%,人均GDP为100419元,全地区一般预算收入8021万元,同比增长99%。
产业结构及工业化进程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加快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构建了以有色金属、盐湖化工、煤炭、电力为主的工业框架,形成了黄金、铅锌、钾肥、硫酸、硼酸、硼化产品,煤炭、电力、石油等产品系列,“十五”累计完成地区
工业增加值163340万元,比“九五”增长32.45%。其中行属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9186万元,比“九五”增长273.46%。经济结构向突出优势、打造特色转变,总体效益上升,
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加快,逐步形成了股份、集体、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发展格局。 近几年来,大柴旦经济发展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的方针,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推进了全区工业化进程。根据海西州政府关于“一区四园”的定位,已基本形成了以铅锌、黄金为主的
有色金属产业;以硼酸、硫酸、钾肥为主的盐湖化工业;以煤炭采掘、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1)
有色金属产业:锡铁山已形成150万吨/年矿石处理能力;滩涧山10万盎司/年黄金项目建成生产。
(2)煤炭能源产业:青海煤业鱼卡90万吨/年矿井建成投入生产;大煤沟90万吨/年煤炭开发能力已经形成;大头羊、高泉、绿草沟等矿区的煤矿已初具生产规模。
(3)盐湖化工产业:大柴旦硼工业园区已形成3.5万吨/年硼酸装配能力;万吨/年硫酸项目建成投产;10万吨/年
硫酸钾镁肥的生产线已建成试生产。
招商引资
2001年—2007年7月大柴旦行委引进项目24个,其中合同项目16个,金额22.86亿元,意向项目8个,金额127.8亿元,到位建设资金14.12亿元。
人力资源
大柴旦地区属海西州辖区,是典型的工矿区,属地面积辽阔、人口稀少,2006年未,全区总人口约1.5万人,有汉、蒙古、哈萨克、藏、回、满、土等13个民族。其中农牧业人口1724人(含马海农工商公司),非农业人口13300人(含流动人口)。从业人员约8400人,职工总数约3870人。 2006年全地区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数8400人。行属单位从业人员为1000余人。2006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488个,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569人,其中四类下岗人员再就业4903人。全区年末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
“十一五”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工行委全面实施“工业强区、项目立区、科技兴区”发展战略,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时期西部地区要“努力建设成为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工业产业密集区、开放型经济高速增长区、城镇化发展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优先区”的总体部署,和“柴旦要以开发有色金属、煤炭和发展盐化工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布局,建成重要能源、有色金属和盐化产品生产基地”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与和谐为主题,紧紧围绕抓机遇开发优势资源、创特色拓展区位优势、夯基础完善城镇建设、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求发展增强综合实力,继续实施“4335”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到2010年实现四个翻一番。即全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达到5590万元,年均增长16%;
工业增加值翻一番,达到102280万元,年均增长2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累计完成228159万元,年均增长11.64%。主要工业品产量达到:煤炭860万吨,黄金3000千克,钾肥4万吨,硼酸3.5万吨,精制硫化碱6万吨,硫酸9万吨;实现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使柴旦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兴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