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牛(学名:Hydrodamalis gigas)是儒艮科、无齿海牛属哺乳动物,又名巨儒艮、无齿海牛或斯特拉海牛,是已灭绝的巨大哺乳动物。它们是海牛目中已知体型最大的物种,比起其近亲
海牛与
儒艮都要来得大,而它们也是生存至近代的海牛目动物中,唯一适应寒带气候的物种。根据斯特拉的记录,大海牛身长约7.5米,体重4500-5900千克,可长到10.7米长。大海牛的前肢粗壮但短钝,呈桨状,尾巴的外形与儒艮相似。除了不具牙齿以外,大海牛的另一特点在于前肢末端仅有腕骨与掌骨,趾骨退化至几乎完全消失。
物种学史
命名
大海牛在1751年时发表为一独立物种,早于林奈提出学名格式的时间,加上27年内即宣告灭绝,已知没有模式标本留存,因此曾经有多种学名被提出。Zimmerman在1780年时命名将大海牛的学名命名为Hydrodamalis gigas,1794年Retzius确立了无齿海牛属(Hydrodamalis)。19世纪时大海牛曾归入Rytina属。大海牛另有两个俗名,分别是borkèntier(俄)与kapustnik(德),前者含意为“像树皮般的皮肤”,后者的意思是“吃甘蓝的(cabbage eater)”。
发现
博物学家格奥尔格·斯特拉(Georg Steller)是白令船长探险队的成员,也是第一个对大海牛进行描述的科学家,大海牛也因此被称为“斯特拉海牛”。大海牛于1741年在
白令海峡发现,发现者为博物学者乔治·斯特拉,当时他正与探险家维他斯·白令一同旅行,而他也是已知唯一看过大海牛活体的生物学家。当时大海牛的数目已十分少,主要生活在靠近司令群岛的
白令岛与铜岛的近海水域。
分类
在《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通过遗传分析,确定了现生物种中与大海牛关系最近的种类。对细胞核基因的研究显示,儒艮与大海牛的关系比另外3种海牛更近,大海牛其实更应该称为“巨儒艮”。儒艮是已知唯一一种海洋食草哺乳动物,大海牛则时常进入淡水水域。
在以往的地球历史中,至少存在过19种儒艮,相关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始新世。关于海牛目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它们与大象的关系相比其他哺乳动物要近得多。早期的海牛目动物可能像海马一样长着4条粗腿,行走在海水中,以海洋藻类和海草为食,并逐渐学会游泳,最终演化成适应水生生活的体型。大海牛是海牛目演化的顶点,在现代生物中,它们是仅次于鲸类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物。
化石
北海道札幌市一居民于2003年8月发现了一块大海牛肋骨化石,化石长约50厘米。从化石推断,这头大海牛体长约6米到7米。岛根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放射线绝对年代测定法,最终认定这头大海牛生活在距今大约850万至790万年前。北海道教育大学古生物学名誉教授木村方一认为,这证明这种海牛约在800万年前就在北太平洋西侧的北海道地区开始进化了。
形态特征
大海牛是已灭绝的巨大哺乳动物。它们是海牛目中已知体型最大的物种,比起其近亲海牛与儒艮都要来得大,而它们也是生存至近代的海牛目动物中,唯一适应寒带气候的物种。根据斯特拉的记录,大海牛身长约7.5米,体重4500-5900千克,可长到10.7米长。大海牛的前肢粗壮但短钝,呈桨状,尾巴的外型与儒艮相似。除了不具牙齿以外,大海牛的另一特点在于前肢末端仅有腕骨与掌骨,趾骨退化至几乎完全消失。
斯特拉(1751)将头部和颈部描述为较短,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界限较弱。鳍不存在,鼻孔成对,位于鼻尖附近,眼睛相对较小。口腔周围有许多巨大的触须状刚毛。颈部似乎比其他活着的海牛更灵活,可能有助于其在更大的区域进食,而大身体的运动更少。身体头部和尾部逐渐变细,但腹部和两侧看起来又圆又肿。健康时,背部略微凸起。大海牛与其他儒艮类相似,尾巴末端有鲸鱼般的尾鳍。这种动物的皮肤不同寻常,因为它有一层黑色、增厚的树皮状表皮层,这可能保护它免受觅食浅滩岩石的磨损。
与大多数其他海牛的鳍状肢相比,大海牛的前肢具有高度的进化性。它们没有趾骨,并表现出几种特殊的运动方式。斯特拉(1751)将前肢描述为相对较短,具有明显的钩状形状。艺术重建将水足动物描绘成具有鳍状四肢,但看过活体个体的观察者所绘制的图画支持了斯特拉(1751)的说法。四肢上的表皮层非常厚,斯特拉(1751)描述了水足动物在浅水中觅食时使用四肢拉动自己。
栖息环境
大海牛生活在富含藻类和海草的寒冷、浅水、沿海水域。经常在溪流或河流的河口附近发现牛群。
分布范围
大海牛曾经分布于白令海科曼多尔群岛的近岸地区。大海牛首次被人类发现时,其分布范围大致位于
白令海的司令群岛周边,往东达
阿留申群岛西侧,往西至
堪察加半岛。由
上新世与
更新世的化石发现记录分析,过去大海牛的分布范围可能广达整个北太平洋中北部海岸地带,东侧达
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与墨西哥西岸约北纬30°处,西部则到日本的
本州岛(南限约北纬 37°)。
生活习性
群居
大海牛是群居动物,常常10几头组成一群,群居动物似乎包括幼鱼、雄性和雌性。幼崽被放在鹿群的中间,斯特拉(1751)描述了鹿群成员试图帮助被捕获的个体。
性情
大海牛也过着群体生活。它们移动缓慢,而且性情温顺,因而成为十分容易捕杀的猎物。大海牛似乎不会潜水,至少进食时它们只将部分身躯埋入水中,在岸边啃食潮线附近接近海面的大型藻类。斯特拉的记录中提到它们会“集体进食,幼兽会被围在群体中央保护”。
由于大海牛不畏惧人类,加上活动范围接近岸边,行动又慢,因此相当容易捕捉。斯特拉称它们“从来不叫,即使受伤也如此”。关于大海牛的文献记录中,曾提到有一头雌性大海牛被捕杀拖上陆地,而另一头与它同行的雄性大海牛就在岸边停留不肯离去,时间至少持续了2天以上。斯特拉的日记中也记载,当有同伴受伤时,其他的大海牛会试图加以援救,根据猎人的说法,它们会尝试拔出受伤同伴身上的鱼又。
食性
大海牛以岩岸边生长的多种大型海藻为食,仅取食柔软的部分,它们是海牛目中唯一以藻类为主食的动物,不过偶尔也会食用海草。大海牛吃海藻的动作有些像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面动着头部。每隔四五分钟,就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大海牛的样子十分丑陋,但是由于它们胸部有一对乳房。乳房的位置与人相似,当母牛拥抱仔牛喂奶,头部和胸部露出海面,犹如人在海中游泳,故有“美人鱼”的美称。由于海中海藻类植物多而繁茂,因而无需终日忙碌奔波,所以游泳速度很慢,每小时仅2海里。
天敌
大海牛天敌可能包括虎鲸与大型鲨鱼。但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人类。
繁殖方式
关于大海牛的交配系统的细节知之甚少。斯特拉(1751)将它们描述为一夫一妻制,交配活动似乎集中在早春。据观察,后代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出生,但大多数出生发生在初秋。雌性每次繁殖尝试只生产一头小牛。斯特拉(1751)推断妊娠时间超过一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灭绝(EX)。
种群现状
当斯特拉第一次描述大海牛的时候,大海牛的群体已经很小,分布地区很有限,数量仅余1000-2000头。在人类发现它们后不久,白令海地区涌入许多猎人,这些人的目标是捕杀生存于当地的海獭与北方海狗以获取毛皮,而为了补给需求造成了大海牛的悲剧。这些人大量捕杀大海牛,吃它们的肉、用它们的皮来制造与修补船只。1755年11月27日,科曼多尔斯基群岛前哨总部收到命令,禁止狩猎大海牛。然而,此时大海牛极为罕见。已知1768年在白令岛捕获最后1头大海牛,距离斯特拉发现它们的存在仅仅27年。
灭绝原因
最后一头大海牛在1768年被杀死之后,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它们灭绝的原因,想弄清楚到底是这些捕猎探险把大海牛杀光了,还是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有说法认为,人类也在白令岛周围捕杀海獭,而海獭以海胆为食,它们的减少导致了海胆数量的爆发。紧接着,数量激增的海胆吃光了海底的海草,使大海牛没有了食物来源,最终导致大海牛种群的灭绝。然而,近期的研究显示,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准确。人类捕杀大海牛的速度比它们繁殖的速度快得多。猎人们捕杀的大海牛数量甚至是他们食用量的7倍。他们将大海牛视作取之不尽的资源,采用了非常原始而且浪费的捕猎方式。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人类在不到30年时间内就将大海牛推向了灭绝。大海牛也成为近现代为数不多的因为人类而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
主要价值
大海牛主要作为食物来源被猎杀。其肉易于制备,在味道和质地上与牛肉相似。脂肪可用于烹饪,也是灯油的来源。收获的乳汁可以直接食用或制成黄油。这种厚实而坚韧的皮革被用来制作鞋子、腰带和制作船皮。
动物文化
大海牛出现在拉迪亚德·吉卜林的短篇小说《The White Seal》中,大海牛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躲避猎人的避难所。在儒勒·凡尔纳1870年的小说《
海底两万里》中,尼莫船长虚构的鹦鹉螺号潜艇上的旅行者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海妖。2月10日,他们在红海遇到了一只雌性儒艮;尼莫说,狩猎使海妖变得稀少,但尼德·兰却用鱼叉捕食这种动物。它被描述为超过7米长,质量为5000千克,远远超过儒艮的测量和重量,尽管它们适合在较冷的北部水域发现的大海牛,尽管到那时它已经灭绝了一个世纪。4月12日,阿罗纳斯教授在荷兰圭亚那附近观察一群西印度海牛时,赞扬了它们的生态价值。因此,凡尔纳的作品表达了对环境主题的关注。
在当代文学中,大海牛出现在俄罗斯诗人安德烈·布朗尼科夫的诗集《Species Evanescens》中。在这本书中,诗人将灭绝动物的命运与发现者的命运进行了比较。这本书考察了乔治·斯特拉的性格,并描述了发现大海牛的
堪察加探险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