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设大牢镇。开皇十三年(593年),升大牢镇为大牢县(因县界有大牢溪而名)。时县境大部属大牢,隶属
资州(后名资阳郡)。大牢县治地今
旭阳镇(一说五通桥区
金山镇)。
唐武德元年(618年),割资州大牢、
威远二县置
荣州,以荣德山为名,升公井镇为
公井县,以为州治。
贞观元年(627年),析大牢县置
旭川县,旭川县治今
旭阳镇,大牢县治
五通桥金山镇。六年(632年),移州治于大牢县,割
嘉州咨官县来属。
永徽二年(651年),移州治于旭川县。
景龙二年(708年),以废
云州罗水、云川、胡连三县省入大牢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荣州为和义郡,改大牢县为应灵县。
罗水县(
神龙中—708年)。神龙中,析
荣州置罗水县,以罗水为名,治罗水(今荣县
河口镇),隶云州,为州治。景龙二年(708年),州废,省入大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