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砗磲
砗磲科砗磲海洋动物
大砗磲是帘蛤目砗磲科砗磲属软体动物,又名蚵、大蚵等。贝壳厚重,略呈三角形,两壳等大,两侧不对称,壳顶前方有一足丝孔;背缘较平,腹缘波纹状,双壳不能完全闭合;壳外面有5条强大的覆瓦状放射肋,壳内面有与放射肋相对立的肋间沟;生长轮脉明显,在壳外面形成弯曲重叠的皱褶;铰合部狭长,两壳各有1枚主齿和1枚后侧齿;外韧带狭长,几乎与贝壳后部等长;前闭合肌消失,后闭合肌发达,位于中部。外韧带棕褐色,外套膜具黄、绿、青、紫多种色彩;壳外面灰色,内面白色。寿命80—100年。
形态特征
大砗磲体型极大,一般体长1.3米,体重200千克,最大可达300千克。贝壳略呈三角形,两壳相等,两侧不等,前端短,约为贝壳全长的1/3。壳质极为重厚,为双壳纲中最大型的贝类动物。壳顶前方有一足丝孔,幼体时壳顶前方弯入部分有强的足丝伸出,但在成体时则封闭。外韧带棕褐色,狭长,几占贝壳后部的全长。背缘较平;腹缘为波浪状的屈曲。
贝壳表面白色,十分粗糙,富有光泽,具有5条强大的复瓦状放射肋,有与放射肋相应的肋间沟。恰似古代车轮对路面碾轧日久所产生的深深凹槽,因此而得名。生长轮脉明显,在贝壳表面形成弯曲重叠的皱褶,在壳顶部分常被磨损。铰合部狭长,两壳均有主齿,后侧齿各一个。主齿短;后侧齿弱。后闭壳肌痕近马蹄形,位于中部。外套痕显明。一旦完全成长,巨蛤不能完全闭合自己的外壳。
大砗磲的外貌丑陋,但在海里张开贝壳时,体内的色彩却很绚丽多彩,不但呈金黄色、孔雀蓝、粉红、翠绿、棕红等鲜艳的颜色,而且还有形形色色的花纹和丰富的斑点和蓝绿色小圆圈及美丽的彩虹色,尤其是在外套膜的边缘。在千姿百态的珊瑚的衬托下更显得绚丽多彩。
栖息环境
栖息在热带海洋中珊瑚礁间的浅水环境里,通常位于深20米以下的浅礁滩和泻湖中,生活在0.5-30米水深的珊瑚礁间沙地中或瓦砾上,用足丝附着在珊瑚礁上生活或营自由生活。
生活习性
大砗磲依靠海水把浮游生物带进体内,作为食物消化吸收。它与一种虫黄藻有共生关系。它的外壳膜边缘有一种特殊的叫玻璃体的结构,能够聚合光线,使一种叫做虫黄藻的藻类大量繁殖,而虫黄藻又可以为砗磲提供一部分养料。这种蛤——藻的特殊关系称为互惠共生。
大砗磲的棕色是最明显的颜色,由虫黄藻产生。藻类吸收大部分波长的光以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是主要色素。这些色素反射绿色和红色,两者结合形成褐色。二次颜料吸收不同的、不太有用的波长的光,并将它们转换成更有用的波长,如蓝色和紫色。这些颜料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虫黄藻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颜色。然后还有其他色素用于保护蛤蜊免受有害紫外线和过多的阳光照射。其中虹膜细胞也有助于保护蛤免受紫外线伤害。这些结构反射光线,为外套膜增添了彩虹色。最后,黑点是形成了小眼(Ocelli),可能有数千个,随机分布在外套膜中。苍白或清晰的斑点是让更多光线到达虫黄藻的“窗口”(windows)。
砗磲为滤食性贝类,用鳃滤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摄食时依靠纤毛的摆动,形成水流,使海水从进水孔流入,由鳃滤出其所能摄食的浮游生物,通过唇瓣和口等器官将其转入消化道中,其余海水则从出水孔被喷出体外。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基里巴斯、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缅甸、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泰国和图瓦卢。
可能已灭绝:斐济、新喀里多尼亚、北马里亚纳群岛、中国台湾省和瓦努阿图。
引进:美国。
可能已灭绝和引进:关岛。
繁殖方式
大砗磲在夏季繁殖。雌雄同体,雄性先熟,在生殖腺发育过程中,精巢先发育成熟,随后卵巢开始发育并直至成熟,最终性成熟的砗磲体内同时具有发育成熟的精巢和卵巢。砗磲繁殖时存在壳的收缩和张开现象,繁殖时贝壳的每一次收缩或张开都是一次排放精卵的过程。为避免自体受精的情况出现,砗磲繁殖时先排放精子,经过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再排放卵子。排放卵子的数量可达上亿粒。每年大约长5厘米,幼时生长较快,寿命也很长,据说可以活到几百年。
大砗磲是雌雄同体动物,这意味着它们开始时为雄性,之后发育出雌性性器官,雄性器官在2-6年内发育,然后在3-10年内发育出卵巢。两个性器官都包含在一个共享的性腺中。由于该物种是固着生物,它们无法寻找合适的配偶,这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使用广播产卵进行繁殖。产卵高峰在午后中后期,在满月和新月期间。由于每只蛤的产卵延迟,无法进行自我受精。首先,会释放密集的精子云,然后是卵子。呼气虹吸管也会释放一种称为产卵诱导物质(SIS)的递质物质。SIS会立即被该地区的其他蛤蜊检测到并触发它们产卵,从而使许多蛤蜊同步产卵。相邻的蛤蜊通过吸入虹吸管与水一起吸入SIS。
SIS然后被化学感受器检测到,化学感受器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神经节(一个简单的大脑)。然后蛤会通过膨胀外套膜和收缩内收肌来做出反应。吸入虹吸管会关闭,大砗磲会剧烈收缩。在释放精子之前,前几次收缩将只含有水,然后是卵子。
大砗磲的卵直径约100微米,体型小的一次释放数百万个卵。体型大的一次可以释放超过5亿个卵。尽管它们的繁殖力很强,但大砗磲仍然濒临灭绝,这表明这不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繁殖方法。新南威尔士大学动物学院的RD Braley 观察到每2-3分钟发生一次产卵收缩,并且从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不等。他还指出,附近的一些大砗磲没有产卵,这表明它们在繁殖方面不活跃。
大砗磲的生长一般开始缓慢,但一年后迅速加速,达到约每年长12厘米。然后随着它们的成熟,成长速度再次变慢。一旦成熟,它们就完全是固着生物。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199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仅限野外种群)。
种群现状
该物种生长缓慢,种群数量少。导致易危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恶化,栖息地破坏,海区环境污染严重,严重破坏了大砗磲的生存条件。也因为过度捕捞。(IUCN)2018年评估,在中国台湾分布的种群,可能已经灭绝。
参考资料
Tridacna gigas.The IUCN Red List.2021-02-01
Tridacna gigas.Animal Diversity Wel.
TRIDACNA GIGAS.thegreatbarrierreeflibrary.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9 23:5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