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枇杷(学名:Eriobotrya cavaleriei (H. Lév.) Rehder)是蔷薇科、枇杷属常绿乔木,高4-6米。小枝粗壮,棕黄色,无毛。叶片集生枝顶,长圆形、长圆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疏生内曲浅锐锯齿;近基部全缘。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有稀疏棕色短柔毛;花梗粗壮;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钝,沿边缘有棕色绒毛;花瓣白色,倒卵形。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桔红色,肉质,具颗粒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7-8月。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4-6米;小枝粗壮,棕黄色,无毛。叶片集生枝顶,长圆形、长圆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长7-18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疏生内曲浅锐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无毛,下面近无毛,
中脉在两面凸起,
侧脉7-14对,网脉在下面显著;叶柄长1.5-4厘米,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直径9-12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有稀疏棕色短柔毛;花梗粗壮,长3-10毫米;花直径1.5-2.5厘米;萼筒浅杯状,长3-5毫米,外面有稀疏棕色短柔毛;
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先端钝,沿边缘有棕色绒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8-10毫米,微缺,无毛;
雄蕊20;长4-5毫米;花柱2-3,基部合生,长4毫米,中部以下有白色长柔毛,子房无毛。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直径1-1.5厘米,桔红色,肉质,具颗粒状突起,无毛或微有柔毛,顶端有反折宿存萼片。
近种区别
大花枇杷与
窄叶南亚枇杷(Eriobotrya bengalensis var. angustifolia Cardot)的区别,在于后者叶窄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3.5厘米,边缘有深刻尖锐锯齿,花序短缩。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河边的杂木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生长习性
花期4-5月,果期7-8月,种熟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大花枇杷一般需15年才开花结实,其母树的结实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
繁殖方法
种熟后应抓紧采集。采回后的果实,应堆沤3-5天,果实混沙搓去果肉,用清水洗净。种子晾干,层积储藏。种子千粒重800克左右,每亩用种量30-35千克。
苗圃地应选在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播种前需对圃地进行深挖,并用3%的生石灰进行消毒。3月上旬播种,播种可点播也可条播。点播的株行距为10厘米×25厘米,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沟深8-10厘米。先在沟底放入已腐熟的饼肥,然后放一层5厘米厚的黄土盖住基肥后再播种。播后在种子上再覆盖一层2厘米厚的黄土,这样有利于减少苗间杂草,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最后盖一层稻草保湿。大花枇杷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在80%以上。播后约40天发芽出土,当幼苗30%出土后应及时揭开稻草。
大花枇杷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苗期管理较为容易。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拔除苗间杂草,除草后可施0.1%的尿素,以利于幼苗生长。5-6月间,每隔10天左右要松土、施肥一次,肥料以氮肥为主。7-8月,肥水中应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这时的肥水浓度应适度增加。如遇久晴不雨或高温土壤干燥,应在早晚进行田间灌溉,以降低土壤温度,保证苗木正常生长。进入9月以后,停止施肥,以免苗木疯长,影响苗木木质化。此外,在每次施肥前,要清除圃内杂草,以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的消耗。
栽培技术
大花枇杷小苗生长较快,一年生苗即可出圃移植或用于造林。由于大花枇杷主根发达,侧根、须根少,苗木移植宜在春季苗木发芽前的2-3月进行。为提高苗木的移植成活率,移栽时要剪掉大部分的侧枝及叶片,栽后要浇足定根水。
主要价值
大花枇杷根皮、叶、花入药;味甘、酸,性平,归肺、肝经。有止咳平喘、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咳嗽多痰、气喘、跌打骨折。
大花枇杷主干端直,生长迅速,树形整齐美观,枝叶茂密,树冠圆形。深秋,紫红色的老叶夹杂在绿叶丛中,盛花时如积雪压枝,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
果实味酸甜,可生食,亦可酿酒。
种子可榨油。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截至2018年,该树种分布广泛,种群数量众多,没有遇到任何重大威胁,也没有发现未来存在重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