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虫
汉语词汇
大虫是个汉语词汇,拼音dà chóng,指老虎。在《水浒传》武松打虎中曾经提到。老虎为最大猫科动物之一,是亚洲食肉动物
老虎的别称
老虎是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Felis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 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为最大猫科动物之一,是亚洲最顶级的食肉动物。
名称来历:
老虎被称作“大虫”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的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其中有文字讲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但是这段文字并没有解释虎被叫做大虫的原因。在《水浒》中有写到“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於巳午未三个时辰结夥成队过冈,请勿自误。”,以及武松在景阳冈醉卧大青石上时,“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为什么称老虎为大虫,大虫是什么意思呢?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大”有长(zhǎng)、为首的意思,如称兄弟中排行第一的为“大哥”;“大”又是敬词,如称“大人”“大夫”“大王”等。虎属毛虫类,是兽中之王。古人把“五虫”的首领与五行方位相配,西方之神即为白虎。“大虫”也就是毛虫之首领,兽中之王的意思。这与东方之神龙为鳞虫之长,南方之神凤为羽虫之王而被称为“龙王”“凤凰”(“凰”是南北朝才产生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由于虎性凶猛,为百兽之长,又往往借“大虫”以称类似之人。《水浒传》中有绰号“母大虫”,“病大虫”者。宋人卞衮性情惨毒,为盐铁副使时专喜鞭打下属,因此人称之为大虫。
昆虫的别称
蚖,原尾目(Protura)昆虫的通称,是一类微小无翅昆虫,生活在阴暗潮湿而富有有机质的场所,食菌类或有机质,在林地腐殖质中特别常见。它(蝾螈)亦曾经称大虫,但“并不广传,似乎隐去、佚失了”。
仓公淳于意是西汉的名医,他在宫门看见某舍人的奴仆面带病容,有“伤脾之色”,“望之杀然黄,察之如死青之兹”,即今所说的脸色枯黄,黄中泛青,青得要命,其病在脾(脾脏主消化)。这是仓公的诊断,而“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索隐在此句下注曰:“即蚖虫也。”蚖虫这个虫不是繁体虫的简写,而是古已有之的正体字,不音chóng而音huǐ,就是虺字。
体型较大昆虫
体型较一般同类昆虫较大者,也可称之为大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2 00:53
目录
概述
老虎的别称
参考资料